項目微管理26 - 打卡

公司實行打卡考勤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四代仍然對當時管理團隊提出要實行打卡考勤時那信心滿滿的神情記憶猶新。
 
彷佛只要實行打卡考勤,你們的工做熱情就當即會被調動起來;彷佛只要實行打卡考勤,那些偷懶的傢伙就會當即變得勤奮起來;彷佛只要實行打卡考勤,咱們的工做效率就會大幅提高。一切聽起來彷佛很完美,不是嗎?傳說中公主和王子幸福生活的故事立刻就要實現了!
 
 
爲啥要打卡?

 
爲何要實行打卡考勤呢?事情的原由也並不複雜:
 
一來聽說是之前公司實行的是「人治」,靠你們自覺去作事,不過結果倒是你們慢慢懈怠下來了,效率愈來愈低;二來是近來有人提意見,說有幾我的作的比較過火,天天早上老是要遲到幾分鐘,這樣對來的早的人不公平。
 
 
因而公司迅速的行動起來,提出了打卡考勤的建議,而且提交到管理團隊討論,因而除了四代保留意見外,你們一致舉雙手同意,因而打卡考勤開始實施,互聯網公司特有的高效運做風範,仍是要大讚一下。
 
反對的第一個緣由是考勤並無解決問題

 
四代不同意考勤主要就是針對上面考勤要解決的那些問題,由於四代以爲那些都是表面現象,即便考勤能從表面上解決它們,可是對被表面現象掩蓋的本質問題,仍是起不到任何有效的做用,尤爲是對技術部這樣沒法精確用數據衡量的部門。
 
四代記得KPI與OKR之爭很是重要的一個依據就是:考覈的結果一般是公司要考評什麼,員工就會給你什麼。
 
 
放到當前公司的場景中來,既然公司追求的是打卡數據,並且全勤的人還有現金獎勵,那麼四代預計公司打卡考勤的結果就是,你們會把精力放到追求打卡的數據上,因而打卡的數據會愈來愈漂亮,全勤的人數會逐漸增多,遲到的人數可能會減小,表面上你們積極的在工做。
 
可是,其餘狀況仍是和之前同樣,因此工做效率嘛,不會有根本性改善,由於你們仍是不會從根本上關注如何提升各自的工做效率,由於你們的注意力被成功的轉移到了打卡考勤自己。
 
打卡的結果面面觀

 
從打卡實行到如今,四代看到的狀況就是,原來早到的人,因爲已經養成習慣了,仍是早來,不過意見沒有了,這是好事。
 
而原來老是由於一些小事會遲到幾分鐘的人大部分確實不會遲到了,由於遲到3次以上會罰款。你們都力爭準點上班,準點下班,由於全勤就是這麼要求的嘛,還有現金獎勵。爲了準點到達,之前擦邊能買早飯再上班的兄弟都變成先打個卡,而後慢悠悠的下去吃或買個飯。
 
 
之前請個假,若是忙完實在沒事幹的話,還會回來上個班,如今即便這樣,由於請了假了,要考慮打卡記錄,沒事來幹嗎呢。之前若是有點事差個半小時,你們可能打個招呼,晚到一會就行了,如今爲了避免曠工,只能請個假,爲了半小時請半天假,簡直無語!那事辦完了,天然回家休息了。
 
總之何時都要記得打卡,這與利益相關,你們必需要重視的,螞蚱再小也是肉啊!
 
完美的事?

 
記得四代在讀碩士的時候,學校要求若是想碩士畢業,必需要在全國性質的期刊上發表至少兩篇論文,聽起來好專業啊,好客觀啊!好完美啊!不過實際的狀況是,靠着這項業務,卻是養活了很多期刊,原委嘛,聽四代說完就知道了。
 
四代當時的導師是學校的一個副校長,有多是工做繁忙,四代只見過他老人家一次,而後就是畢業典禮上又見了一次。
 
平時的話,四代也不知道幹些什麼,上完專業課後,就是跟着別的兄弟一塊兒混,而後某一天就被收編了,和別的導師的學生一塊兒作項目,而後就是這樣,時間不知不覺就到了畢業季了。
 
 
要想畢業,寫兩篇論文發表先,你說四代怎麼搞?沒辦法,你們只能都是花錢找期刊發表,因而師兄弟們一塊兒花錢,一塊兒發表,因而能夠畢業了!搞笑嘛?一點都不,我相信不少不少學生都是這樣的,學生不只養活了學校,還養活了不少衍生的行業,因此說學生的家長可真是不容易啊。
 
 
有些社會閱歷的兄弟確定一眼就發現問題所在了:難道論文的數量真的表明學有所成嗎?這個問題就如同「難道考勤的數字真的表明工做勤奮與否嗎」同樣的無厘頭。
 
反對的第二個緣由是不符合「成本收益」原則

 
四代不同意考勤的第二個重要的緣由就是成本。那遲到的人究竟有多少呢?具體是什麼緣由呢?若是是個案的話,真的須要動用公司層面來制定相關的政策來解決問題麼?其實討論的時候四代根本不瞭解這些問題的答案。
 
侃到這裏,四代想到了一個之前據說的故事,聽說在法國的許多老城鎮,許多的房子是沒什麼窗戶的,初到那裏旅遊的人都很奇怪,難道那裏的人都是吸血鬼的後代麼?爲何造房子的時候很少造些窗戶呢?
 
 
後來聽講法國的歷史才知道,這是與收稅有關係的。你們都知道,收稅的金科玉律是富者增之,貧者減之,那麼在當時法國怎麼去知道一我的有錢仍是沒錢呢,簡單,就是數窗戶,誰的窗戶多,誰就多交稅!
 
其實你們都知道這個不許,中間一度曾經有人還想改過,不過最後放棄了,緣由是數窗戶政府成本最小,最容易把稅收上來,而當時其它手段帶來的高額的運做成本政府根本承擔不起。
 
其實說這個故事,四代就是想表示制定一項政策實際上是成本很是高昂的。
 
制定政策不只須要團隊花費大量時間去討論,還要花大量精力去補充細節;不只須要花費大量的工做去推廣和培訓員工,還須要大量的人員去監督來保證政策順利執行。不是說如今的企業負擔不起,而是說制定時必定必定要慎重,由於一旦開始一項政策,有時不只僅是浪費了寶貴的時間來作一些沒什麼太大意義的事,反而有時會帶來意料不到的反作用。這其實也是要用經濟學中「成本收益」去分析的。
 
 
在四代看來,考勤就是這樣一種「成本收益不匹配」的舉動。考勤通常都是管理人員在常規手段用完,激勵失效的狀況下,最後採用的一塊遮羞布了。
 
一旦採用打卡考勤來約束員工,強制保證員工的工做時間,也就意味着管理手段的全面失敗,作的很差的時候,不只會給士氣形成深度的傷害,並且會使項目的進度調整喪失基本的靈活性,由於當你要求組員加班的時候,組員內心會天然而然的蹦出一個問題:「爲何?我不是按公司制度作到全勤了嗎?爲何要額外加班?」,固然他們也可能不表現出來,不過這個問題必定是存在的,由於就連四代有時候就是這麼想的,以己度人,別人也會有一樣的想法。
 
 
因此在紅細胞,四代歷來不提打卡這回事,並且也歷來不會把打卡的狀況參與階段考評,經過這樣,四代指望把打卡的反作用降到最低。
 
管理的本質

 
在四代內心,要促進員工效率的提高,嚴格的「軍事化管理」或者說「管控」管理是低效甚至無效的,只有迴歸管理的本源,使用信任與激勵,經過溝通與利益,營造安全共贏的工做環境,才能真真的達到,而這也正是四代不懈努力在作的事情。
 
 
四代不會爲了打卡帶來的表面的好處,失去好不容易慢慢創建起來的信任關係。
 
 
打造信任和穩定的工做環境,很是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爲員工提供一個長期發展的機會,而後就是不按期一些額外的激勵,這就涉及到了四代一直在考慮的「預期與驚喜」的問題,由於從回來的那天起,管理團隊一直就強調什麼事都要給員工一種驚喜,不要讓員工有預期,不然效果不會太好。
 
那麼,四代一直存在深深的疑問:到底是要給預期仍是要給驚喜?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