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工做法圖解》一種優秀的時間管理方法

    剛開始工做的時候,經常感受效率低下,若是同時有好幾件事情要作,就會忙不過來。所以,找了幾本不錯的書籍學習了一下時間管理。工做了以後才發現時間管理很是重要,提升工做的效率,能夠爲本身省出更多的時間作本身的事。好比天天學習一點知識,哪怕只有半個小時,長此以往也會有很是顯著的效果。這篇隨筆是讀《番茄工做法圖解:簡單易行的時間管理方法》一書的筆記。微信

    番茄工做法,簡單地說,就是首先列出你當天要作的事,根據優先級排好隊,設置25分鐘鬧鐘,從第一件事開始作。此外還要有每日回顧、作每日承諾、控制中斷、預估要花的功夫等。詳細的說,有如下五個階段:學習

計劃

    在一天的開始,從積壓的工做(活動清單)中提取最重要的活動,填寫到「今日待辦」表格中。這就是當天的自我承諾。什麼是活動清單?它是你要作的全部事情的清單,每次來了一件新的事情,就馬上把它加到活動清單裏面。天天早上,你須要從活動清單裏挑出優先級最高、想要今天完成的事情,排好序,寫到「今日待辦」裏面。要預估好工做量,可以在一天內完成,通常1~3件事就足夠了。3d

跟蹤

    肯定當天活動以後,開始25分鐘的番茄鍾,從第一項開始進行,切記:一個番茄鍾內只能專一作一件事情。番茄鐘的時間因人而異,若是你是新手,也能夠縮短爲15分鐘,若是你有自信長時間專一,那也能夠適當延長。時間越長,被打斷的概率就越大,所以不宜太長。blog

    在每一個番茄鍾內,你要收集一些過程指標,好比計算遇到的中斷次數。若是在家裏,能夠用廚房裏的那種小扭蛋或者鬧鐘,可是聲音比較大,在辦公室能夠用番茄鍾軟件,這類軟件有不少的,我用的是be focused。用這類軟件,你能夠設定25分鐘專一,3分鐘休息,軟件會自動一直連續下去。分別設置好開始工做和開始休息的音樂,長此以往就造成了條件反射,一聽到開始工做的鈴聲人就馬上專一起來,聽到休息的鈴聲就會進入放鬆狀態。排序

中斷

    電腦不要登陸微信qq,把郵件和社交軟件的通知關掉。避免中斷。若是忽然有新的臨時任務,就把它寫到活動清單中,最好不要打斷當前的工做,等到這個番茄鍾結束後,再按照優先級從新對列表裏的工做排序,而後下一個番茄鍾就從列表的第一件事情開始作。效率

休息

    休息的時候就應該完全休息,能夠離開座位,倒杯水、倒杯咖啡,活動一下肩膀,查看一下郵件和社交軟件是否有新消息。但儘可能不要回復郵件,回覆郵件一般時間比較久,也應該也列入今日待辦裏面,專門爲它安排時間,避免打亂原本的計劃。總之在休息的這3~5分鐘裏,不能再想任何工做的事情。這樣纔是高質量的放鬆,可以充分提升下一個番茄鐘的效率。通常在4~5個番茄鍾結束後,能夠安排一個長的休息(例如10~15分鐘)。登錄

 

今日待辦可視化

   

番茄鍾sed

  

記錄和處理

    在一天結束時,將當天收集的數據歸檔,寫入「記錄」表格。能夠記錄天天完成了幾個番茄鍾,平均每一個工做花費了多少番茄鍾,若是數字很大,就嘗試着拆分工做。檢查今天給本身安排了幾項工做,是否都完成了?若是沒有完成,那緣由是什麼?是給本身安排的太多了,仍是其餘緣由。明天早上安排工做的時候,就能夠進行適當調整。天天對本身一天的工做進行分析和觀察,從記錄的數據中提取有用信息並總結,以便改進。軟件

    作完的工做就把它勾掉,一天下來,看到今天完成的工做,可能很少,但會頗有成就感。過去個人時間管理比較糟糕,經常一天作了n件事情,但沒有一件是完全完成的。

可視化

    最終你要將信息以某種方式組織起來,能夠作成可視化的圖表,能夠一週作一次。從中找出改進流程的思路。根據本身的工做習慣天天作自我調整。有經驗了以後,每次給本身安排工做的時候,就能夠預估每一項工做大概會用多少番茄鍾來完成。長此以往就能夠愈來愈熟練和精準地安排時間和工做。

 

    最後,推薦幾本時間管理的書籍,都是挺有名的、口碑不錯的,我本身讀下來也以爲很是有收穫的:《番茄工做法圖解:簡單易行的時間管理方法》、《小強升職記》、拖延症晚期的同窗能夠讀《拖延心理學》、《晨間日記的奇蹟》能夠幫助克服熬夜,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