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突,指雙方有爭執,且彼此知道對方是不友好的,本身也不打算友好。它和「批評」的區別是:受批評的一方不會反擊,頂多辯解幾句,對方一瞪眼就住嘴了。它和「競爭」的區別是:衝突僅僅想證實對方是錯的,或者想讓對方得不到什麼(爭奪資源),而競爭是想比對方作出更大的貢獻。學習
我不考慮平級間的衝突,這種衝突有太多的偶然因素了。除了利益衝突,還可能就是看不順眼、恃強凌弱等等。只有組織規則或者上級所引發的平級間衝突才值得研究,但它屬於宏觀互動的範圍。遊戲
如今專一於上下級間衝突。這種衝突的時機無非有兩種:一時沒忍住,或者有預謀。前者是偶然緣由,後者是腹黑技能,皆非我學(新下級學)之道,後面就再也不考慮上下級衝突的時機問題了。資源
我要考慮的是膽氣、策略和預防。技巧
膽氣,就是平日馴服的下級爲何膽敢捲入衝突。下級主動發起衝突的事例有,但很少,主要是防守反擊。但就算是防守反擊,對許多上級也是難以容忍的冒犯——在他看來,下級只有跪着才和他平等,站着已是沒大沒小了,竟然還敢站着吼叫?!方法
下級的膽氣何來?一種多是忍無可忍,例如工做責任太大,或者報酬過低,或者受到欺騙,或者人格攻擊,甚至就是爲了別人打抱不平。不論哪一種,必是碰到了底線。面對本身的憤怒,心靈雞湯書會勸你忍,你身邊的某些人也這麼勸你,但我認爲得具體狀況具體分析,只能由你本身去反思該不應忍。郭德綱在一次接受採訪時說:「不明白任何狀況就勸你必定要大度的人,你要離他遠一點。勸別人的時候,那嘴角都撲哧撲哧的」。工作
還有種多是有恃無恐,例如:壓縮
一、 反正下級辭職要走了;漏洞
二、 獲得了其餘人的支持,特別是其餘上級的支持;
三、 對方違反了組織規則
第二種狀況其實很險惡:也許別人的支持只是假象,也許連支持你的人都自身難保。第三種狀況就好多了:就算你只有孤身一人,規則也一直在那裏。
但也有兩個能夠不在意規則的例外:一個是規則自己就是惡法,或者規則違反國家法律之類「更大的規則」,於是是無效的;再一個是涉及到基本人權,包括人身攻擊、使你不能盡應有的家庭義務等。所謂「加入遊戲,就要服從遊戲規則」這話也不是永遠有效的,能夠用這樣的邏輯來反駁:我是人,纔有資格加入遊戲;但遊戲規則又不把我當人了,說明規則有漏洞,從而沒必要遵照規則,至少我有權退出。
關於衝突的策略:衝突中使用什麼樣的言語、什麼樣的戰術?打擊到什麼地步?個人回答是:儘可能圍繞組織規則展開,特別是規章制度這樣的明規則,這就叫「光明正大」「有理有據」,脫離了宮鬥這種低級趣味。但對於前述兩個例外,就沒必要拘泥於規則了:對人身攻擊者,就對等地罵回去;對阻撓你盡家庭義務者,就質問他本身是否是從石頭裏出來的;對違反國家法律的規則,就問他敢不敢蓋個公章發給你。
因此下級平時就要琢磨組織規則:長期的仍是眼前的;部門的仍是全局的;明的仍是潛的;深得人心仍是聲名狼藉。就算不是爲了衝突,琢磨規則也是頗有好處的。
可是,不要覺得你拿起了規則,對方就會像機器人同樣跟着規則轉了。坦蕩耿直的人會就事論事,根據規則和你爭;陰險狡猾的人會曲解規則、瞎編亂造,企圖讓你暈頭轉向、氣得發瘋;粗野蠻橫的人會說「隨你怎麼說,就是不行,我也不聽!」。請注意:上述各類衝突方式和性別、外貌、談吐、學歷等都沒什麼關係。好比,外表柔弱的北大女博士,可能在弱勢時楚楚可憐、強勢時粗野蠻橫。
圍繞規則展開衝突的好處,並非增長勝率(下級學不是厚黑學),而是:
一、 勝了也不顯得你太張揚,敗了也不顯得你太丟臉。頂可能是你沒吃透規則。
1991年蘇聯亞納耶夫等人發動 「8.19事變」。美國是反對此次事變的,但美國並無直接譴責,而是說它違反蘇聯憲法,並所以中止對蘇援助。明明是干涉蘇聯內政,卻顯得比蘇聯人還蘇聯人。並且,就算事變成功了,美國也同樣能絕不尷尬地和亞納耶夫繼續來往。但其實美國藉此表達了反對態度,再配合一系列明暗操做,事變完全失敗。
二、 下降局外風險,爭取局外支持。
大老闆看到手下兩我的衝突,確定不高興,以爲本身組織裏有內鬥分子。別人看到你捲入衝突,也可能對你有負面印象。若是你依託規則,這些風險就小多了。
三、 助你看清對方的真面目,這比一時一事的成敗更重要。
老話說「你不仁,我不義」,就是一方的不道義引發另外一方的不道義。若你不圍繞規則,那你怎麼知道對方原本就壞,仍是被你帶壞的?
四、 助你保持理智,儘可能避免私人恩怨。就算避免不了,面子上也過得去。
你可能會失望,由於你想知道怎樣贏得衝突。我也曾經想知道,但如今不了,由於:
一、 沒有絕對的取勝招數。你學到的招數,別人也能學到。
二、 可否取勝和太多因素有關:人品、朋友、權勢、口才,等等。條件不充分,什麼招都沒用。
三、 取勝的評價也是個問題。不一樣風氣的組織中有不一樣的評價標準,每一個人也有各自的見解。極可能有人以爲你勝了,有人以爲你敗了。脫離了評價標準,怎麼研究招數?
四、 就算勝了又怎樣?找下一個更強大的對手嗎?你不是爲了和上級做對才加入這個組織的。
五、 假如我真的有辦法讓你贏得全部的衝突、還讓上級一如既往地喜歡你,那你必然會變成新的上級。你的下級再一樣對付你呢?
因此我能作的就是祝福你打贏衝突,同時儘可能減少反作用。
預防衝突比衝突策略更重要。原由不一樣的衝突,預防的方法也不一樣。
有的衝突,原由是整體壓力太大,逼你們自相殘殺。避免此種衝突的辦法是雙方都看出了真相,不互相埋怨,不與對方爲敵。但這要求雙方都足夠理智、尊重對方。
還有的衝突,原由確實是一方壓迫另外一方。若是雙方長期共事的話,單純忍讓是沒用的。咱們有時把好欺負的人比成空氣,可是空氣也不能無限壓縮啊。實際上,預防這種衝突的關鍵是創建邊界感,在對方欺人太甚以前制止。大多數衝突都是過分謙讓後的忽然反彈。好比上級一直讓你幹不少分外事,你已經很不高興了,但仍是強忍着不流露,直到某天爆發了:這裏,所謂「喜怒不形於色」反而幫了倒忙,客觀上是在欺騙上級。
可是怎樣創建邊界感也是個有難度的課題。有人天生就會,有人只能後天學習。而這種技巧就像下棋同樣:不論什麼妙着,只要會的人一多,就不靈了,緣由是:上級老是要給下級壓力的,若是他給你壓力時你表達不愉快、試圖創建邊界,而他發現你的表達方法是從別處學來的,就會認爲你在發送虛假信號想偷懶,你這邊界還能創建起來嗎?這和下級發現上級說套話的道理是同樣的。
我只能指出一點:別怕得罪上級。專心討好他,就無法創建邊界感,最終只能「奴隸起義」。在這裏又看出平時研究組織規則、認清底線的好處:依託規則,創建邊界會容易些;認清底線,能合理安排預警力度,不要等對方碰到底線了纔給以狂風暴雨式的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