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走出軟件做坊》讀後感想

劉鐵鋒
 
看完了阿朱這本書,我想的更多的是爲何?
1、爲何項目作很差?
既然是軟件做坊,通常來講,都仍是談不上什麼軟件產品的。能說的,也就只有項目而已。
可是,爲何項目作很差?
在個人第一個項目中,帶領10餘程序員工做大半年。 獲得的,不只僅是客戶的白條和責難。更多的是,讓一支生機勃勃的開發團隊幾乎信心全毀。爲何?
在看到《走出軟件做坊》以前, 我一直在苦苦思索這個問題。
咱們的團隊工做很是勤奮,天天都是毫無怨言地工做到11點。徹底沒有休息日。甚至徹底是按照標準的開發方法和流程來進行控制。可是,客戶仍然認爲隊伍在偷懶,人員投入不夠。一度矛盾極端激化,爲何?
當我看到「四駕馬車」的概念的時候,恍然大悟了。
「開發團隊」不等於「一羣程序員」。核心開發人員必須保護起來。必須由一個專門的人以文檔,ppt或者其餘的方式來保證和客戶的溝通。按照這個思路下去,就發現不是人很差,而是沒有把人用好。
對於一個小的開發團隊來講,儘管麻雀雖小,可是五臟必須俱全。所謂公共代碼開發員,簡直就是一臺汽車的引擎。他不該該被客戶的責難和需求改變而影響,更多地,他要作的就是保證系統的穩定。相應的職責理清楚以後,起碼你能保證由一我的員是心態平和,積極穩定。而不是後院處處起火,全部人都心浮氣燥,亂做一團。
爲何項目會作很差?抓住最關鍵的問題了嗎?
 
2、爲何沒有人?
軟件做坊裏,每每會出現,作什麼事情好像就只有那一兩我的能幹,其餘的人好像都幹不了,也不知道何時可以成長起來。稍微能幹一點的人弄很差還會跑掉。爲何?
小公司到底應不該該有企業文化?怎麼纔有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可以留住人嗎?
阿朱說,其實,人對了,世界就對了。
深覺得然。
我有一個員工,生性純良,工做很是努力。但就只有一點,彷佛沒有怎麼長腦子。沒有見過的東西,徹底不知道怎麼作。
你們都很鬱悶。
他天天提心吊膽。帶他的小師傅每天發飆。以爲說,這個世界上怎麼可以有這樣不會動腦子的人。越是罵他,越是質疑他,他越是兢兢業業,連路都快不怎麼會走了。
可是,在下降了對他的指望值,讓他先作重複性的工做。沒有見過的東西先幫他作個樣例,而後讓他照着作。多鼓勵他作的好的地方。
三個星期以後,我居然沒有聽到這個小師傅的抱怨了。反到開始說,這個傢伙作重複性的東西還很像回事。如今省心多了。
原本就是嘛。雖然這只是我按照阿朱的方法作的一個實驗而已,可是,時間加上努力,事情發生了改變。
爲何沒有人?
你以爲呢?
  
3、爲何沒有事業?
有了項目,有了能做項目的人。爲何沒有事業?
爲何仍是簡單重複,客戶不斷改變定製,突圍老是遙遙無期?
爲何?
你真的理解了你的行業麼?你真的理解了你的客戶麼?
阿朱說:
1.本身的企業是否常常深度參與行業會議,和行業專家在一塊兒,和客戶在一塊兒?
2.本身的企業有沒有行業模型能夠成書?
3.本身的企業中有多少員工來自客戶行業?
4.本身的企業的成功案例集多厚?成功案例中有多少知名企業?
因此,爲何沒有事業,你以爲呢?
  
4、你還想要什麼?
在阿朱的會上,我問了他一個問題。爲何明明知道企業應用軟件行業的利潤率不高,仍是會選擇作這個行業?
他說,的確如此。金山的雷軍也這麼說。這個行業會有發展的瓶頸。可是,他仍然相信,傳統的產業機會巨大,信息技術的創新只要應用進去,哪怕只有一點點,帶來的改變和機遇都是巨大的。因此,他願意作這樣的努力來看到這件事情的發生。
  
我佩服這樣有理想的人。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