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應聘互聯網公司的簡歷應該是怎麼樣的?

轉自:http://kb.cnblogs.com/page/505105/面試

從去年到如今看了幾百份簡歷,包括產品運營和產品設計師的職位。我不是 HR,只是想直接看到求職者的情況,看看是否是要換更準確的渠道去招聘對的人。我看簡歷的目的也很簡單:找到沒有什麼問題且可能合適的人,而後約來聊聊看是否合適。微信

  (我不是 HR,因此可能和專業負責人力資源的看法出入很大。本答案只是經驗之談。可能部分細節要求過於嚴格,可是在本身的實際招聘中顯得十分可靠,有效減小了選錯人帶來的面試成本。)學習

  個人扣分項大體分如下幾類:網站

  1、給我閱讀你的簡歷增長成本(求職信與簡歷的問題)設計

  1. 發件人名字是網名blog

  2. 郵件標題沒有投遞的職位,或者是錯誤的職位資源

  3. 簡歷的名字中沒有包含真名和職位博客

  4. 簡歷不是 PDF 版本產品

  5. 簡歷沒有清晰的結構微博

  2、給我判斷你的專業能力增長成本(簡歷中的噪音)

  1. 無關的我的信息,好比放上本身的照片,不論是登記照仍是大頭照仍是自拍照

  (*不少人針對放照片有不一樣的觀點。做爲看簡歷的人來講,想法只有幾種簡單的狀況:我喜歡好看的人,願意 Ta 成爲個人同事;我嫉妒好看的人,不想 Ta 成爲個人同事;我不喜歡好看的人,不想 Ta 成爲個人同事。無論求職者到底好很差看,都是在拿本身的臉去冒險,由於你不知道看簡歷的人我的喜愛和想法是怎樣的。這樣一個不肯定的因素,不建議放在裏面。有人會說「我長得好看,照片也沒有什麼問題,放在簡歷中可讓人印象深入」。的確「印象深入」的目的達到了,可是最後決定關鍵的仍是專業技能,除非這個公司招聘的時候其實不缺人。)

  2. 將求職信的內容寫在簡歷中

  3. 簡歷過於囉嗦或者過於簡短

  4. 簡歷的技巧部分沒有和將來職位相關的必要技巧

  3、讓我以爲你的專業能力差(簡歷中的有效信息)

  1. 描述過往經歷過於片面→對作過的事情的全貌沒有認識

  2. 描述成果過於模糊→不知道本身的投入究竟帶來了多少產出

  3. 寫在簡歷中的工做成果與前面作過的事情沒有因果關係→對作過的事情的本質沒有思考和認識

  4. 絲毫沒有和申請職位相關的經驗技巧→沒有充分地準備這次求職

  5. 錯別字和病句等→不認真

  沒有以上問題就加分,對應項作的越好加分越多。對於應屆畢業生和有工做經驗的人要求也有所不一樣,也能夠分爲是對有相關工做經驗和沒有相關工做經驗的人的要求。

  對於有相關工做經驗的人,因此除了沒有以上的扣分項之外,我比較欣賞的簡歷特徵:

  1. 有求職信,簡要描述爲何選擇了這個公司和這個職位。誠懇,不誇張。做爲創業公司的一員,我十分但願看到對咱們正在作的事情感興趣的人。若是你能以本身獨特的視角和思考體現這個興趣,我會很歡迎你加入咱們。

  2. 簡歷能看出求職者對於排版、格式等審美的自我要求。簡歷是一個自個人產出,若是本身能對這個產出有着比通常人更高的要求,我相信這個簡歷背後是一個有責任心和上進心的人。簡歷和求職都是本身的事情,若是本身的事情本身都不要求作的很好,那我如何能夠信任你是能將工做作好的呢?

  3. 能說清楚本身相關經驗中的要點和先後的因果聯繫,而且使用數聽說明具體結果。好比申請產品設計師職位,能夠寫本身設計了什麼功能,給什麼事情帶來了多大的提高。最怕看到產品設計師說本身作了什麼事情,帶來了多少註冊用戶。寫簡歷的時候這我的是在往上面堆內容,仍是正在地在對本身進行審視和思考,兩者區別仍是挺大的。說清楚的人讓我知道他的專業能力是優秀的;說不清楚的人,不管以前職位看起來多麼高端,同樣是水貨。

  4. 經驗的描述能體現良好的工做習慣和做風。這一點很難,我不多看到簡歷說的很好,可是對於之後在團隊中扮演的角色相當重要。若是以前的經歷是做爲一個領導者,描述清楚管理相關的經驗會讓人另眼相看。若是以前的經歷更偏向協做者,那麼從一個基層的位置抽象到整個團隊的高度去描述本身的角色和經驗也會讓人印象深入。

  對於沒有相關工做經驗的人,尤爲是應屆生,可能會以爲本身有很是大的經驗上的劣勢。這的確是一個劣勢,但也應該看招聘方的需求。若是申請的職位上的不少技能其實是能在短時間內通過培訓得到的,就應該在簡歷中着重突出本身的聰穎、踏實——即學習能力,讓招聘方以爲你是能夠在短時間內彌補本身短板,潛力巨大的人。因此除了沒有以上扣分項之外,我比較欣賞的簡歷特徵有:

  1. 有求職信,簡要描述爲何對本身的職業作出了這樣的規劃和選擇。誠懇,不誇張。做爲互聯網行業的人,我十分但願看到你對互聯網的一點點獨到的思考。做爲互聯網這個公司的人,我十分但願看到你是怎麼從那麼多同類公司中選擇了咱們。做爲你申請職位的面試官,我十分但願看到你對這個職位是怎麼考慮的,你指望的成長是什麼樣的,你是否有去搜索看看這個職位究竟是要作什麼樣的事情,你對此的準備究竟是多少。

  2. 你和互聯網目前有哪些交集,你對這些交集作了哪些深刻的研究和思考,這些研究和思考到底有多深刻。做爲想加入互聯網行業的人,若是能敏銳地從本身使用的產品、泡過的社區,從本身的朋友親人的使用體驗中看出一些有趣的現象和趨勢,本身作一些研究和嘗試,得出一些結論,並對結論進行有效的驗證——這會令我很是感興趣,即使你可能只是個大二的學生。而我說的這些事情,和年齡、教育背景,都沒有關係。我關注的核心是:你是否足夠留意你的互聯網生活,而且真的對互聯網有興趣。

  3. 你有一段令你感到很是自豪的經歷,而且向我展現這個經歷的成果。好比你本身的博客,運營的微博,運營的微信公衆賬號,本身的開源項目,本身的網站,本身的淘寶店,本身的旅行經歷……簡言之,讓我看到你對你的生活是充滿了好奇心和想象力,而且你願意爲之付出努力去作一些嘗試的。

  總結成一句話:

  請讓我知道你對互聯網(要點一)的這個公司(要點二)的這個職位(要點三)是感興趣(要點四)而且對此有準備的(要點五)。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