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管理學大師的三段話:
1. 「在當今社會,一切都是項目,一切也將成爲項目。」 ---- 美國項目管理協會主席保羅
2. 「項目管理將站在21世紀管理舞臺的中央,21世紀將進入項目管理時代!」
---- 管理學大師 Tom Peters
3. 「在應付全球化的市場活動中,有兩個管理將起到關鍵的做用。
第一個是戰略管理 ,第二個管理是項目管理。
戰略管理立足於企業的長遠和宏觀,它考慮的是一個企業核心的競爭力問題,
而項目管理是實現這個公司戰略,而且支撐這個公司快速健康發展的主要手段和重要保障。」
---- 美國學者戴維.克蘭德
【評】
俗話說:"屁股決定腦殼",
作技術的人,認爲技術改變世界;
作互聯網的人,認爲未來的世界就是互聯網;
上面的第一,第二條,如同手裏只有一把錘子,則把全部事情看做都是釘子,都想用這把錘子敲下。
管理領域坦白地說,是兩件事 ---- 「作正確的事」和「正確地作事」,
戰略管理是作正確的事,項目管理則是正確地作事;
它實際上是一種方法系統,教人們怎麼作事,怎麼樣把一件事作得既有效又有章法。
因此,這個時候從不一樣的角度出發的話,高層管理人員和基層管理員工作的事情不一樣,崗位不一樣,
可是作事的流程和方式能夠同樣。
程序員
案例:
週末的時候,你和你的愛人要在家裏作家務。
大家有三件事情要作:
第一件,大家須要拖地,且只有一個拖把,須要30分鐘;
第二件,大家須要擦窗,且只有一個抹布,須要30分鐘;
第三件,大家壓根切菜,且只有一把刀,也須要30分鐘;
如今的問題是,若是隻能用以上的工具來完成這三項工做,且不能破壞工具,也不能添加工具,
完成這些工做,大家兩我的須要多長時間。
最簡單的答案:
60分鐘:
兩人隨意負責一項工做並行進行,剩下的工做再讓另外一人作三十分鐘;
或90分鐘:
都交給一我的幹,另外一個歇着,調調情就好;
還有一個是通過考慮、優化並徹底可行的答案:
45分鐘:
具體作法是將事情分解成15分鐘一段,而後兩人輪換着作就好了,至於排列組合能夠隨便;
例如:
第一個15分鐘,你切菜,你愛人擦窗;
第二個15分鐘,你拖地,你愛人繼續擦窗;
第三個15分鐘,你繼續拖地,你愛人切菜,完成;
架構
就是作這件事的目的和意義;
拿上面的熱身練習來講,
若是是週末兩我的爲了調劑下生活,一塊作家務,不管是90分鐘仍是兩個小時都沒有關係。
這和兩我的爲了快速完成家務好出去看電影是徹底不同的。
再來看參加這個培訓的同窗,能夠將同窗分紅三類人:
第一類學員叫 volunteer -- 志願者,
他們對項目管理課程很感興趣,也一直想了解和學習。
如今有這個機會了,他們會把問題、困惑帶到課堂上來,經過學習來提升。
能夠說他們原本就是來學習的。
第二類學員叫 vacationer
領導通知他們,辛苦了,去培訓兩天吧。公司把這個培訓當成一種慰勞或獎勵。
因此他們來是度假的,來度假的心態就不同,他們很放鬆,課程好就聽,很差就休息下。
第三類學員叫 hostage
他們是被綁架來的,企業裏有規定必須來聽一些培訓課程,因此他們人在心不在。
因此,作事的目的和意義不一樣,會致使這件事情的過程和結果徹底不一樣。
而能不能正確認識事情的目的和意義,也會大大影響事情的過程和結果。
好比,我在華爲上課時,有同窗和我交流,
跟我說:「我真是不理解公司發起的這個項目,明明不賺錢,爲何還要作呢?」
而實際上,公司項目的發起並不必定是爲了賺錢,也多是戰略目的。
因此理解這一點,會有助於項目往好的方向發展。函數
咱們只要找到一個很是能幹和優秀的人來擔任這個項目的負責人,
在這種項目管理模式下,只要你選好了人,哪怕是制度和流程不是很完善的狀況下,他也能把項目作好。
【評】
在計算機行業,從程序員出身的管理者,有兩種類型是比較常見的。
一種是甩手掌櫃型:
計算機行業的分工劃分很細,換個方向徹底就有很大的差異;
這種領導的管理方式,就是負責明確需求,再對着需求找能作這個需求的人,後面的事就徹底交給這我的了。
至於這個項目的執行過程和最後結果,就徹底看找的這我的的能力、職業素質和責任心了。
因此這種管理方式,最操心的是項目前期的捕捉需求和找對人,而以後的工做就很輕鬆了。
但風險也顯而易見的 -- 項目的過程和結果容易失控;
一種是事必躬親型:
程序員,特別是有必定水平程序員,都會有一點像「文人相輕」的傲氣和臭脾氣。
這樣的領導會什麼事都要過問,架構,人員安排,程序的bug也會親身指導。
甚至有時看不過去了,直接本身捲起袖子上陣。
因此這樣的領導會一天到晚忙於各類細節,
在項目的風險,進度和結果,以及團隊的培養方面有忽略的風險。
咱們以前有個CTO,就是這種類型。
技術部的人員招聘的最後一面都是他,添加設備須要他簽字,
到具體的項目上,用什麼語言,如何提升程序的並行度,用什麼的庫函數也會親手指導。
他一天到忙得不行,發郵件也一般是深夜了,
至於他下面的中層管理,缺少機會去突破和創新,沒有動力去積極配合項目開展,就變得很平庸了。
最後項目也因非技術緣由上線不久就匆匆撤下了,
整個項目團隊歷時一年的加班加點的成果沒取得想要的效果,二十多人的團隊也風流雲散。
其實上面的說的兩種類型算是兩個極端,應該是咱們在項目管理中須要去避免落入或錯誤使用的。
第三種類型則是能科學、熟練運用本課程的方法來進行項目管理的人。
另要注意的是,項目管理方法,手段的運用多少,工做量的多少還須要取決你所處的管理層級。
能夠將管理層級基本分紅三個層次:基層管理,中層管理和高層管理。
每一層級中對同一個方法、手段的關注和使用程序都是不同的。
對於基層管理:
你只負責一小塊,帶3、四,或不到十我的,這時的管理手段更傾向於事必躬親,
關注的重點是的實現,bug解決,效率優化。
對於中層管理:
你會更關注部門協調,資源調度,項目風險,團隊梯度的建設;
你須要運用大量的管理工具,去向下安排工做,中間跟蹤項目進度,向上彙報結果。
至於高層管理:
會更傾向於甩手掌櫃型,
工做的重點是關注市場動向,捕捉需求,挖對人,指明方向,鼓舞士氣,創建制度,獎功罰責。
工具
其實項目管理不少時候就是研究作事的次序和安排。
如上的熱身練習中,45分鐘的方案就是一個很好的安排,能取得更好的效率。
學習
在項目管理中,涉及到項目的內容的分解,排序,因此須要使用到一些工具、技術和方法。
優化
拋開崗位對專業能力的具體要求外,一我的在項目管理上須要具備六種能力,
這六種能力咱們能夠分紅硬技能和軟技能兩類:
前面三種軟技能分別是:
領導力(Leadership)
影響力(Influence)
溝通和協調能力
後面三種硬技能分別是:
計劃分解能力,能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
績效分析能力,能準確地瞭解項目當前的狀態,並對項目的民展趨勢作出預測。
風險管理能力
因此咱們會在課程中對這六種能力作仔細的介紹。
這六種能力,就是咱們所說的第一個P, 即People,項目管理者身上應該具備的能力和素質
排序
作一件事情的要求和境界是什麼?能夠用四個字來形容「多、快、好、省」。ip
多,即項目管理範圍。
在作項目的時候,項目的範圍有可能會變動,
因此對變動進行管理,對項目的內容和邊界進行界定,明確目標,都是屬於基範圍管理。
一個項目的目標越明確,邊界越清晰,這個項目成功的可能性就越高。
同時,項目實施過程當中,對變動的管理越規範,這個項目的最後成功率也會更高。
因此,「多」對應的是範圍。項目管理
快,對應的是項目的進度管理。
全部的項目都受時間約束,咱們對交付的壓力其實不少時候在時間上的壓力是很大的,
由於咱們知道那個時間點必須交出來,否則前面幾個月的努力就白費了。
有一句項目管理中的話,叫「後牆不倒」,
就是在肯定時間的時候,你不要跟我來談其餘條件,也不要跟我談什麼限制因素,
我如今告訴你,若是這個時間作不完的話,這個項目就沒有意義了。
因此後牆不倒的意思就是這個時間節點是不能改變的。
咱們須要想辦法儘快有效地把事情作好 -- 項目的進度管理。資源
每一個項目咱們還受到預算、成本和資源的限制。
咱們必須很是敏銳地意識到項目中最受限制的因素,尤爲是資源限制。
因此在項目管理中,對於稀缺資源和共同資源的管理和掌控,是項目管理中很是重要的一個要素。
質量,在中國不少狀況下,經常是咱們的項目管理當中沒有按照這個最樸素的方式來作。
文革時期的「大躍進」失敗了,爲何?
它作到了多,快,省,但把好丟失了,這個是違反項目原則的。
前面的三個因素都是能夠調整的,但惟有最後一個不能喪失。
能夠用一個圖來歸納項目管理的學習內容:
如今項目管理指標不是四個,而是七個。
除了前面加進去的資源外,還有兩個,他們的分別是風險管理和干係人滿意度管理
風險管理,英文叫 risk management, 是對項目進行防範於未然的管理項目
它是經過溝通和交流,讓干係人滿意。
這一點在中國的項目的管理中很重要。
有次,作項目的總結 ,項目是國家級重點項目,延誤了半年多。
這從項目管理上來講,其實並很差,但領導上去講話時,卻給了這個項目很高的評價。
領導說:「在去年咱們資源受到嚴重製約的狀況下,咱們公司幾乎全部的項目都在延誤,
而大家這個項目是咱們公司所有項目中延誤得最短的,因此我對大家很是滿意」
下面是項目的三重製約中的七個管理指標
圖:後面將按項目管理我的能力培養的兩種技能,硬技能,包括計劃分解能力,績效分析,風險管理軟技能,包括溝通協調能力,影響力,領導力共六個方面來一一分析和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