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html
將需求進行分類、清楚軟件產品的利益相關者、獲取用戶需求(用戶調研)、競爭性需求分析的框架、功能的定位和優先級、目標估計和決心、找出估計後面的假設、最後分而治之git
提案,評估和WBS程序員
N--need需求、Approach--作法、Benefit--好處、Competitors--競爭、Delivery--推廣方式算法
目標(根據實際的需求來定)、決心(它承諾在特定日期交付預約義的功能,做爲特定的質量級別)、估計(單個任務花費的人力、時間)數據結構
項目經理(PM),PM負責除產品開發和測試以外的全部事情,包括正確地作產品和正確地作流程。
PM的做用:收集需求、設計用戶界面,編寫規範、協調市場、文檔、測試、定位、帶領團隊達成決策
注:項目經理是和你們平等工做,而且作具體工做,和其餘團員一塊兒造成決議,只管事無論人的,和領導型經理是不同的。框架
Bowman是谷歌的視覺設計主管,谷歌的一個團隊不能在兩個藍色之間作出決定,因此他們在每個藍色之間測試41個陰影,看看哪個表現更好。他最近就邊界是否應該是3, 4,或5像素寬進行了辯論,並要求證實他的狀況。我已經厭倦了辯論這種微小的設計決策
,《論語》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作事要求精益求精,在進行用戶調研的過程當中,爲何不能調研細微到毫釐,即作調研作過頭?或者說如何肯定作用戶調研的界限,究竟哪一種調研纔算是作過頭呢?好比當我作用戶調研時,我努力朝着最精確的方向去作,但我是否已經作過頭了呢?風險厭惡是一我的接受一個有不肯定的收益的交易時相對於接受另一個更保險可是也可能具備更低指望收益的交易的不情願程度。 風險中性是相對於風險偏好和風險厭惡的概念,風險中性的投資者對本身承擔的風險並不要求風險補償。咱們把每一個人都是風險中性的世界稱之爲風險中性世界(Risk-Neutral World)。 風險偏好是指人們在實現其目標的過程當中願意接受的風險的數量。
如上三種態度是一個從保守到開放的過程,這三種態度中任何一種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是否是風險中性必定是最好的選擇呢,或者是求穩發育仍是冒險一搏呢?學習
解答:O(1),全部的if子句只包含一個操做。我原來寫的O(n),我覺得上限是n就直接填了O(n)。 - 錯題2:
Determine the order of the following pseudocode fragment.
j = 1
for i = 1 to n
j = j * 2
next i
for k = 1 to j
x = x + 1
next k
```
解答:O(2n) ,第一個循環的2n值被計算並存儲在j中,所以第二個循環執行2n次。說實話,這個題是題目看錯了,我把 j = j * 2 當作了j²。測試
本週學習《構建之法》,代碼只練習了課上的代碼。
.net
6我的1本書不夠看設計
代碼行數(新增/累積) | 博客量(新增/累積) | 學習時間(新增/累積) | 重要成長 | |
---|---|---|---|---|
目標 | 5000行 | 30篇 | 400小時 | |
第一週 | 188 | 1/1 | 25 | 算法分析 |
第二週 | 70/258 | 1/2 | 15/40 | 《構建之法》7-9章 |
第三週 |
計劃學習時間:15小時
實際學習時間:15小時
(有空多看看現代軟件工程 課件
軟件工程師能力自我評價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