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微管理28 - 反饋

路飛試用期期間,按照四代的安排,在內部技術培訓結束之後,就直接參與到產品的平常開發和維護中來了。
 
在四代規劃的轉正考覈中,在轉正的當天,新同窗須要準備一份考覈,內容只有一個,就是對軟件提出修改建議。不過在路飛轉正前,其實他已經提出過許多軟件的修改建議了,四代最終覺的這個考覈彷佛有點多餘,因此路飛不用通過這個環節了。
 
 
而對於轉正的另一個環節,路飛是須要準備的,那就是提出試用期的反饋。
 
貓論、摸論和不爭論

 
說到反饋,就要說起四代一直作事的風格,而提到作事的風格,就要說起一位偉大的前輩。之因此這麼說,是由於他有很是有特色的三個論斷:「貓論」,「摸論」和「不爭論」,不論是不是他老人家的原創,可是是他將這些簡單的道理放到建設中,取得了豐功偉績。
 
說到這,你已經知道他是誰了吧!
 
「貓論」就是那句經典的「無論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固然,不少人片面的接受了這句話。)
 
 
「摸論」就是指「摸着石頭過河」。
 
「不爭論」指的就是「不爭論,是爲了爭取時間幹。一爭論就複雜了,把時間都爭掉了,什麼也幹不成。不爭論,大膽地試,大膽地闖...證券、股市,這些東西究竟好很差,有沒有危險……能不能用?容許看,但要堅定地試。看對了,搞一兩年對了,放開;錯了,糾正,關了就是了。關,也能夠快關,也能夠慢關,也能夠留一點尾巴。怕什麼,堅持這種態度就沒關係,就不會犯大錯誤」。
 
 
四代以爲,這些論斷即便是放到互聯網時代的瞬息萬變的快速演變中,一樣意義重大,真的沒有哪套理論能這麼生動而深入的描述如何應對新事物或者經驗的了。對於新事物或者經驗,咱們先不要爭論其對不對,而是覺的可行,就拿過來試試,不行就調整一下,實在不行就取消嘛。
 
並且,歷來沒有什麼經驗和教訓是直接能夠拿到紅細胞來直接套用的,引入任何新的理念和方法,都先須要研究可行性,而後再通過「本地化」環節,也就是先將不適合當前團隊現狀的細枝末節修減掉,而後將新事物的核心思路抽取出來,針對團隊的當前情況從新填充一些必要的細節,而後就是在團隊中試運行,再接着很是很是重要的一步就是持續的收集團隊的反饋,而後根據這些翔實的數據來調整新事物或者取消新事物的採用。
 
不少團隊引入新經驗失敗,要麼是沒有本地化,要麼就是沒有持續的收集反饋。
 
 
因此在四代的全部流程中,反饋都是很是重要的一環,針對入職培訓和試用期的工做,四代一樣也要從當事人收集反饋。
 
求之於勢,不責於人

 
路飛對於入職培訓,以爲還不錯,至少有機會練習了一下演講的技能,學習了一些新的知識,而對於試用期的工做,他惟一的反饋就是對軟件還不怎麼熟悉。
 
針對這個問題,不少人會說,這擺明是本身不努力嘛,本身應該首先要花時間去熟悉軟件啊,這句話沒有毛病,對於我的成長來講也很是正確,可是放到一個團隊中,就是能夠優化的。
 
四代始終認同《孫子兵法》中的一句話:「求之於勢,不責於人」,這個事情,團隊能夠構建一種讓我的迅速熟悉軟件的環境,而不是純粹的依靠我的的自覺。懶惰是大部分人的天性,不能依靠「自覺和勤奮」這個小几率事件來解決讓新人熟悉軟件這個問題。
 
 
能提出反饋,是反饋環節的第一步。如何根據反饋及時作出響應纔是更重要的一步。不少的團隊貌似提供了不少反饋的途徑,可是因爲收到反饋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改變,就致使反饋機制名不副實。
 
就好比四代所在園區的食堂,平時也提供本子和筆,你能夠寫一些意見,不過他們收集到意見後,基本狀況是,領導也就是隨便的解釋一下面臨的困難,敷衍一下,而後就這麼過了,而後呢,而後你們天然不會再提什麼意見了。
 
 
當四代收到了路飛的反饋之後,四代以爲很是有道理,他須要及時作出響應,對於路飛,實習期已通過了,他已經沒機會再經歷一次實習期了,因此四代只能讓他在開發過程當中逐漸去熟悉軟件的各項功能了。
 
不過針對這種狀況,四代專門安排了路飛和鼬參與到測試文檔的整理工做中,但願經過這樣,讓他們更快的熟悉起軟件。
 
試用期內容的調整

 
針對路飛的反饋,四代對新人試用期間的工做進行了調整,他覺的是有必要增長一個環節來讓新人快速的熟悉軟件的各項功能;同時,四代以爲讓路飛他們參與到測試文檔的作法也不錯,那就不如將這個環節加到試用期裏面吧。
 
說幹就幹,四代迅速的調整了試用期內的工做內容:
 
新人入職前兩週,專心參加公司的相關培訓和紅細胞的內部培訓。固然了,內部培訓期間,他仍是須要準備部分培訓內容做爲培訓考覈。培訓結束後,緊接着的兩週就是參與到技術支持工做中,感覺一下客戶是怎麼使用軟件的,軟件常見有哪些問題。再接着的兩週是配合測試團隊整理一部分測試文檔並充分的熟悉軟件的全部內容。當這些工做結束後,新人再逐漸的參與到開發團隊平常的工做中。
 
 
三個月試用期結束之後,新人要準備實習期的考覈,四代思前想後,以爲仍是不該該省略這個過程。
 
其實對於實習期結束,需不須要考覈一直是個問題。
 
不少公司沒有這個考覈,只要實習期表現差強人意就沒問題,何況任何人在試用期內都會有意識的表現很好,由於這個階段公司開除人成本要比轉正後開除人低的多,這是一種壓力。
 
 
四代以爲實習期結束之後仍是應該考覈一下,這樣新人會有個目標,既然做爲目標,那麼這個考覈就不能太隨意,那麼制定什麼樣的考覈纔是合適的呢?四代皺起了眉頭。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