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絕學家庭使用手冊/高海波,孫平主編;健康養生堂編委會編著.——南京: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6學習
在平常生活中,咱們時常受會到一些小病的困擾。雖然小病不如重大疾病那樣急需治療,但也會給咱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必定的不利影響。spa
所以,咱們在面對咽喉痛、肌肉痠痛、疲勞等小病時,切不可掉以輕心。只要在生活中掌握一些治療小病的方法,好比按摩、拔罐、刮痧等方法,就能夠輕鬆對付這些小病,還能達到調理保健的目的。blog
感冒 外邪入侵所致方法
感冒,是一種自愈性疾病,是因外邪侵襲人體所引發的,以頭痛、鼻塞、流鼻涕、打噴嚏、惡寒、發熱、脈浮等爲主要臨牀表現的病症。常見有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暑溼感冒三種類型。im
類型:風寒型感冒技術
特徵:鼻塞聲重或鼻癢、打噴嚏,流涕清稀,咽癢咳嗽,痰液稀薄,嚴重時會伴有發熱惡寒、頭痛無汗、肢體痠痛d3
病因:主要因風邪、寒邪侵入人體所致db
類型:風熱型感冒img
特徵:發熱微惡寒,頭痛汗出,鼻涕濁,咳痰黃稠,口乾欲飲,咽喉紅腫疼痛入侵
病因:主要因風邪或火邪(火熱之邪氣)侵入人體咽喉所致
類型:暑溼型感冒
特徵:上吐下瀉,全身無力,鼻塞,流涕,發熱,頭沉重
病因:人體感覺了夏季暑溼時的邪氣,又因喜歡納涼和冷飲,使體內的暑溼爲風寒所遏,而疏泄受阻
感冒的緣由
疾病是因爲人體抵禦外邪的功能減退及外邪侵入體內所致,而感冒正是外邪侵襲人體所引發的。在風邪、寒邪、暑邪、溼邪、燥邪、火邪(火熱之邪氣)這六種外界有害的邪氣當中,風邪是形成感冒的主要緣由。現代醫學認爲感冒是由病毒或細菌感染所致使的,這個觀點與中醫外邪入侵的觀點類似。
侵入體內的邪氣與身體的正氣進行殊死搏鬥,就造成了感冒的各類症狀。因爲形成感冒的邪氣一開始多入侵人體體表,所以只要發汗便能驅除身體裏的邪氣,而使感冒痊癒。
感冒時出現寒戰的症狀,是入侵的寒氣較盛所形成的。這時可用給身體加溫的方法來治療,如喝熱湯、蓋上厚被子、外出時多加衣服。反之,若感到口乾舌燥或身體燥熱,則是體內熱邪過盛,此時須要補給身體充足的水分以降溫,並調節體溫。另外,夏季常出現嚴重胃腸症狀的感冒,通常認爲是由溼邪所形成,此時應食用能化溼解暑的食物,以排出積聚於體內的水分,使溼邪得化。
風寒型感冒
風寒型感冒是因風吹受涼或感覺寒邪而引發的感冒,秋冬季發生較多。其症狀爲全身痠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
患有風寒型感冒者會全身發冷,這是因爲風寒侵入體內的緣故。因爲邪氣從背後和後頸的毛孔侵入,因此會以爲背部特別寒冷,甚至出現寒戰,即便體溫上升也仍會感受寒冷,流水樣鼻涕,並伴有頭痛、關節痛等症狀。
要治癒風寒型感冒,能夠用發汗的方法將邪氣趕出體外,因此身體的保暖很是重要。
穴位按摩
1
按摩風邪出入口的風門穴,有助於趕出體內邪氣。
2
若有咳嗽症狀時,可按摩有助於調整肺功能的列缺穴。
對症藥方
荊防達表湯
荊芥、防風各15克,蔥白、甘草各5克,生薑3片,紫蘇葉、淡豆豉、杏仁、前胡、桔梗各10克。
煎法:加水1000毫升,煮取湯藥500毫升,除去藥渣便可。
服藥法:每日2次。
風熱型感冒
風熱型感冒是風熱之邪犯表,使肺氣失和所致。症狀表現爲發熱重、微惡風、頭脹痛、有汗、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黏或黃、鼻塞、流黃涕、口渴喜飲、舌尖紅、苔薄白微黃。
感冒伴有高熱,是因火熱之邪氣過盛形成。病邪從鼻腔與咽喉侵入,所以多有咽喉痛的症狀。在感冒初期雖然也會感到發冷,但持續時間很是短暫,很快便會出現發熱、喉嚨乾渴的症狀。
此時最重要的是發汗,讓病邪發散,使身體邪熱隨之排出體外。另外,因爲出汗,體內水分也相對不足,所以需常常補充水分。
穴位按摩
1
按摩可發散火熱邪氣的大椎穴,能夠降溫;按摩能調整肺功能,並能清熱的合谷穴。
2
按摩能減輕咽喉疼痛的魚際穴。
對症藥方
桑菊飲
桑葉15克,杏仁、桔梗、蘆根各10克,菊花、連翹、薄荷、甘草各5克。
煎法:加水1000毫升,煮取湯藥500毫升,除去藥渣便可。
服藥法:每日2次。
暑溼型感冒
暑溼型感冒就是由於夏季悶熱,溼度比較大,且人們貪涼,常常吹空調,而感覺風寒之邪形成的。
在夏天與溼氣重的時期,常發生外感暑溼所引發的感冒,這類感冒常見於容易出現水腫、體內溼氣較重的人。
感冒時會出現頭重、全身無力,脾胃、腸道功能降低的症狀,進而出現上吐下瀉。若溼邪侵襲關節,則會引發關節痛。
此時最重要的是調整腸胃功能,將聚積於體內的溼氣排出體外。
穴位按摩
1
按摩可以緩和腸胃症狀的中脘穴;有嘔吐現象時,則按摩內關穴較有效。
2
有發熱症狀時,可按摩合谷穴。
對症藥方
藿香正氣散
藿香15克,半夏、厚朴、紫蘇、白芷、大腹皮、茯苓、白朮、陳皮、桔梗各10克,炙甘草6克。
煎法:將以上11味藥碾爲細末,加水500毫升、生薑3片、紅棗1枚,同煎至300毫升,除去藥渣便可。
服藥法:睡前服用,每日1次。
常見病飲食宜忌速查手冊/《國醫絕學健康館》編委會編.—重慶:重慶出版社,2010.3
中醫認爲,感冒的發病是因爲外感時令之邪,加上體內機體功能失調而造成的。不論春、夏、秋、冬,若有不正常的氣候變化,且人體內有蘊熱、或水溼、或痰飲、或傷食、或氣滯、或正氣不足,形成機體抵抗力一時降低,即成感冒病。感冒分爲風寒感冒(外界風寒邪氣侵入皮表)、風邪犯肺(外界風邪侵犯肺經)、表寒裏熱(外表受寒,體內有熱)、風寒挾溼(外受風寒,挾有溼邪)等類型。
飲食宜忌
宜·1.風寒感冒者宜吃溫熱性或平性的食物,如辣椒、花椒、肉桂、大米粥、砂仁、金橘、檸檬、佛手柑、洋蔥、南瓜、青菜、扁豆、紅豆、黃芽菜、豇豆、杏子、桃子、櫻桃、山楂等。
2.風熱型感冒者宜食用疏風、清熱、利咽的寒涼性食物,如綠豆、蘋果、柿霜、枇杷、柑橘、橙子、獼猴桃、草莓、羅漢果、無花果、旱芹、水芹、空心菜、莧菜、菠菜、金針菜、萵苣、豆腐、冬瓜、紅薯、絲瓜、胖大海、綠豆芽、柿子、香蕉、西瓜、苦瓜、甘蔗、番茄等。
3.流感患者宜食清涼食物,如蓮藕、百合、荸薺等。
4.感冒期間,腸胃功能不佳,宜多吃軟食、流食,如粥、麪條、羹、湯等。
忌·1.凡感冒期間,不管風寒感冒或是風熱感冒,忌吃一切滋補、油膩、酸澀食物,諸如豬肉、鴨肉、雞肉、羊肉、糯米飯、黃芪、黃精、麥冬、人蔘、胎盤、阿膠、各類海魚、蝦子、螃蟹、桂圓肉、石榴、烏梅以及各類黏糯的甜點食品。
2.風寒感冒者忌吃寒涼性食品,如柿子、柿餅、豆腐、綠豆芽、田螺、螺螄、蚌肉、蜆肉、生蘿蔔、生藕、生紅薯、生菜瓜、生梨、生荸薺、羅漢果、冷茶、薄荷、金銀花、白菊花、胖大海。
3.風熱感冒者忌食生薑、胡椒、桂皮、茴香、丁香、砂仁、白酒、冬蟲夏草等。
4.忌吸菸,煙會刺激呼吸道黏膜而產生大量痰液,使病情加劇。
行爲宜忌
宜·1.多喝開水。2.多睡覺,多休息。3.天天遲早,醋加水(比例爲1∶2)熏蒸室內,每次20分鐘,去除室內病毒。4.每晚用熱水泡腳,泡15分鐘至雙腳發紅。
忌·1.忌勞累,勞累容易令人抵抗力更加降低。2.忌亂服藥。
食療妙方
蔥姜米醋粥
原料·生薑5片,連須蔥白1段,大米50克,米醋適量。
作法·
①大米淘洗乾淨,與生薑放入鍋中煮一二沸。②放進蔥白,待粥將成,加入米醋,稍煮便可。
適用人羣/風寒感冒者。
用法及宜忌/趁熱飲服,蓋上被子保暖,使患者微微出汗。
功用解析 防風解表發汗、祛風鎮痛,生薑、蔥白同大米煮粥,對風寒感冒有較好的效果。
蔥白煮雞
原料·雞肉50克,蔥白2段,香菜2克,生薑5片,紅棗5顆,大米50克,鹽適量。
作法·
①蔥白、香菜洗淨切碎,紅棗去核,大米洗淨,生薑去皮拍扁切碎,雞肉洗淨切塊。②把雞塊、大米、生薑片、紅棗一塊兒放入沙鍋,加清水適量,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煲1小時。③加清水適量,放入蔥白碎、香菜碎煮沸,用鹽調味食用便可。
適用人羣/風寒感冒者。
用法及宜忌/趁熱飲服。有食積的人不宜服用本方。
功用解析 補虛祛風寒,發汗解表。
生薑粥
原料·鮮生薑10克,大米50克,紅棗5顆,紅糖適量。
作法·
①鮮生薑切成薄片,大米、紅棗洗淨。②鮮生薑片、大米、紅棗加水同煮爲粥。③待粥將成時加入紅糖適量,稍煮一下子便可。
適用人羣/有溫肺暖胃、驅散風寒之功效,對平時脾胃虛寒患風寒感冒者適宜。
用法及宜忌/趁熱飲服。
功用解析 此粥中的大米、紅棗和紅糖健脾胃,益氣扶正,姜辛溫發散能祛風寒。
薑汁蔥花炒雞蛋
原料·生薑30克,蔥白4段,雞蛋3個,鹽、植物油各適量。
作法·
①生薑刮皮洗淨,榨取薑汁備用;蔥白洗淨,切粒。②雞蛋打入碗中,加入薑汁、蔥白粒、鹽少量攪勻。③鍋內放少量油,下拌好的雞蛋液,翻炒至剛熟便可。
功用解析 此菜有發散風寒、開胃的功效,適合感冒者食用。
蘿蔔瘦肉湯
原料·青蘿蔔500克,瘦肉200克,蜜棗3顆,生薑2片,鹽、醬油各適量。
作法·
①青蘿蔔去皮,切成厚片;蜜棗洗淨;瘦肉洗淨,切成片。②將水燒沸,下瘦肉片焯一下。③將所有材料放入沙鍋內,加水煮約2小時,而後加入鹽、醬油稍煮便可。
功用解析 蘿蔔具備健胃消食、順氣化痰、生津止渴、清熱解毒、通利小便等多種做用,對治癒傷風感冒有必定做用。
香菜魚片湯
原料·香菜100克,魚肉250克,姜4片,鹽、醬油、植物油各少量。
作法·
①香菜洗淨,切成段;魚肉切成片,加鹽稍醃。②鍋內放少量植物油,下入魚片稍煎,而後撈出。③鍋內加水,放入薑片和魚片,煮沸後加鹽、醬油調味,而後下入香菜段便可。
功用解析 香菜具備刺激食慾、增進消化等功能,適於寒性體質、胃弱體質者食用。此湯具備祛風散寒、調理肝氣、防治感冒的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