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獲得-《梁寧·產品思惟三十講》

ps:偶然從【獲得】上聽到梁寧的《產品思惟三十講】,感受很棒,抽時間聽完了全部的課程,特整理筆記以下。面試

 

  • 01發刊詞|產品能力是每一個人的底層能力

產品能力就是訓練一我的:判斷信息,抓住要點,整合有限的資源,把本身的價值打包成一個產品向世界交付,而且得到回報。
 
經過這30講,但願擁有三個東西:
1.一雙眼睛。發現痛點、找到破局點的敏銳之眼;
2.一雙手。動手優化,着手改變的行動之手;
3.一顆心。洞察人性的同理心,懂得本身與用戶,懂得產品上每一個細節給到人的知足感、確認感和依賴感。

  • 02案例:用戶體驗與結婚教練

在開始肯定長期關係以前,如何有框架地去觀察一我的,進行是否適配的判斷。
第一層:感知層
相貌,舉止,着裝。
 
第二層:角色框架層
每一個人都在生活的角色裏,而且被角色馴化。好比一個公務員,一個教師,你和他打交道就有很明顯的角色痕跡。
感知層和角色層都較淺。
 
第三層:資源結構層
包含一我的的財富資源,人脈資源,精神資源,出身背景。
 
第四層:能力圈
 
第五層:存在感
一我的的內核,就是他對本身存在感的定義。
存在感在於人就像生存之餘動物同樣,就是觸發情緒和推進行動的開關。
一我的爲何奔波,勞累,不安,焦慮,機關算盡,那是由於他的存在感尚未被知足。
不一樣的人對於存在感的追求不同。一我的是爲了避免斷強化本身的存在感,擴充了本身的能力圈。
若是你明確知道本身想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存在,你就會不斷改變本身的能力圈,改變本身的資源,而後甚至改變本身外在的樣子。
 
沒有任何一我的是完美適配另外一我的的成熟產品,你須要看到的是一我的可以持續讓本身變化的內在的動力。
而後在漫長的不肯定的將來裏,明確大家兩我的是否是可以一塊兒擁抱不肯定,擁抱變化,在變化中變得成熟,彼此適配。
 
忽視是一種虐待。

  • 03-04同理心訓練|愉悅,不爽,憤怒,恐懼

把人比做一個手機,情緒是底層的操做系統(感性),後天學習的知識技能就是裝在系統上的app(理性)。
當情緒失控,全部的app也就沒法使用。
 
用戶沒法像專業的pm同樣分層次的表達本身的體驗,他只能表達情緒。因此咱們要學會讀懂用戶情緒。
 
四種基礎的生物性情緒:愉悅,不爽,憤怒,恐懼。
 
知足是度量產品,人與人關係的刻度。
愉悅就是被知足。不知足就是不爽。
 
你不厭其煩的地方就是你的天分所在,這個東西會持續給你知足感。
 
憤怒和恐懼也是一對感受,都是來自於被侵犯。由於個體不一樣,對侵犯者的體量不一樣,因此有時是憤怒,有時是恐懼。
 
憤怒就是感受到本身的邊界被侵犯。
人的邊界就是本身的存在感的邊界。
好比職場上,一我的去搶另一我的的工做,就是侵犯邊界。
好比,兩個女的,開車刮蹭,不必定憤怒。可是若是對方坐她老公大腿上,這個女的確定就憤怒了,由於邊界被侵犯。
 
一隻貓在本身的領域裏,來了另一隻貓,邊界被侵犯,這隻貓就會憤怒。但若是來的不是另一隻貓,而是一隻老虎,貓就不憤怒了,它會恐懼。
幾我的要來拆你家房子,你多是憤怒。但若是龍捲風來了,你就不憤怒了,你就恐懼了。
你會發現英雄人物,在常人恐懼的點,他體現爲憤怒。
 
本質上,憤怒實際上是一種恐懼。
焦慮也是恐懼,它來自於對恐懼的想象。
 
恐懼是邊界。恐懼會困住一我的的手腳。看到一我的的恐懼,你就基本上知道他的邊界在哪裏。
恐懼是痛點。
 
要麼作一個讓人愉悅到爆爽的產品,要麼作一個能夠幫人抵禦恐懼的產品。
人們會爲了解決恐懼而買單。
 
聽獲得,認知焦慮,也是恐懼。
 
如何改變本身的人生:直面恐懼。

  • 05潛意識、防護與說服

人會基於自身所處的角色、所在的場景和我的的認知判斷,選擇性地說一些他以爲正確的話,可是在這個場景正確的話不必定是用戶真實的選擇。
 
一個好的銷售擅長打破防護。好的銷售都帶有攻擊性。
一個好的pm是根本不讓用戶啓動防護。
一個產品若是引起用戶啓動意識,讓用戶思考,某種意義上,就是在推開用戶。爲何?由於,意識即防護。
一個產品要作到的就是迎合用戶潛意識下的選擇。
熟悉的感受就是潛意識裏以爲安全的感受,這樣就不會觸發防護。
所謂用戶調研,就是清空本身,接納別人的世界觀。

  • 06認清人的本性,理解角色化生存

當你初步接觸一我的時,你一開始看到的只是他的角色。
人是由於訓練和壓力才造成角色的,而集體就是角色的彙集。
當咱們都被角色訓練好,收斂自我,鑽進一個同質化的殼裏,咱們就成爲了一個集體。這羣鑽進了同質化殼裏的人,就會呈現出來一種集體人格。
被教育的過程有五個關鍵動做:
1.肯定目標
2.創建恐懼的邊界
3.放入清晰的標的
4.給予獎勵,讓他產生路徑依賴
5.不斷重複
 
教育是反人性的,理想化的,按照人類對美好指望來教育你
張小龍:好的用戶體驗,目標就是作到天然。
天然和角色化是相反的詞。
 
角色化生存就是咱們真實的生存處境,可是隻有去角色化地認識、溝通、交互,你纔可以獲得真正的感情。

  • 07自我與自律

作產品經理的人善於感知,在已經地結論上創建新觀點。而作其餘管理地人更善於邏輯推理和總結概括。
左腦思惟:邏輯強,時間觀念強,感覺力差,更自律
右腦思惟:感覺力強,更自我
 
自個人人更適合作產品。由於創造力是自個人延伸,控制力是自律的延伸。

  • 08-09點線面體的戰略選擇

本身是一個點(殺毒軟件),渠道是線,平臺是面(360平臺),領域是體(互聯網)
 
當你想作一個產品的時候,入手只能是一個點。
但你要想清楚,它附着在哪一個面上?這個面在和誰競爭,它能如何展開?這個面,是在哪一個經濟體上?這個經濟體,是在快速崛起,仍是沉淪?
悲催的人生,就是在一個常態的面上,作一個勤奮的點。
更悲催的人生,就是在一個看上去常態的面上,作一個勤奮的點,你天天都在想着將來,但其實這個面正在下沉。
最悲催的人生,就是在一個看上去常態的面上,作一個勤奮的點,其實這個面附着的經濟體正在下沉。
若是一我的一輩子只能收到點狀努力的計時收益,歷來沒有享受過一次,線性週期的成果回報,這就叫窮人勤奮的一輩子。
 
結婚教練給女孩第一次相親提了三點建議:
1.打扮要女性化。
 
2.不要努力表現本身, 不要談本身最擅長的東西,不要努力營造氛圍,平淡如水便可。
若是是追求短線關係和片面接觸,固然應該玩命閃耀。好比表演,好比作銷售。
但若是是長期關係,兩我的認識相處的目的是締結婚姻,成爲長期合做、伴侶關係,那麼就應該平淡處理。
爲何? 由於每一個人如今呈現的樣子,其實都是本身過往全部經歷的累加。
有句話說:「你的樣子裏,有你愛過的人,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讀過的書。」
 
3.適當的時候,主動結束約會。若是對方再也不約你了,就放棄這我的。
 
順勢而爲
「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是要本身去找有勢能的「面」,而不能寄但願於員工的「點」。
人生的選擇遠比努力更重要。
你的選擇應該是一條「線」、一個「面」,甚至是一個「體」的收益。你我的的努力,只是在「點」、「線」、「面」、「體」的既定框架內,做爲一個「點」的掙扎而已。

  • 10痛點、癢點、爽點

痛點是恐懼。(海飛絲解決頭屑問題)
爽點是即時知足。(餓了,手機點外賣,送貨上門)
癢點是知足虛擬自我。什麼是虛擬自我?就是想象中那個理想的本身。(網紅的服飾)

  • 11用戶畫像

第一套用戶畫像:羊羣與草地
第一隻羊,頭羊,狼
 
測試你的產品:
首先要有第一隻羊;
這隻羊在這裏過得很好、玩得很開心,它獲得了即時知足;
這時能夠引入更多羊,也就是產品能夠推廣了。
 
第一隻羊時冷啓動,第一個用戶。
頭羊是kol,當出現頭羊,說明這個組織擁有了網絡效應。(百度貼吧的吧主)
b2c,向b端收費,狼就是b端
 
第二套用戶畫像:
大明,笨笨,小閒
大明:對本身的需求很是瞭解,很是清晰。追求性價比。沒有忠誠度。(搜索,比價,百度)
笨笨:我有大概的需求,當尚未那麼明確。(女孩逛街,淘寶)
小閒:我沒有消費需求,我就是打發時間的。(騰訊)

  • 12場景

當用戶停留在這個空間的時間裏,要有情景和互動讓用戶的情緒觸發,而且裹挾用戶的意見,這就是場景。
 
不少時候,你覺得你是在消費產品,其實你是在消費場景。舉一個高發的消費行爲——吃飯。吃飯有多少場景?咱們簡單說一下。
好比說,早餐怎麼吃?是本身對付一下,仍是擺好盤、拍照曬朋友圈?這就是不一樣的場景。
中午餐怎麼吃?你本身帶便當,一邊看網劇一邊吃,這是一個場景;幾個同事一塊兒叫便當,在會議室裏邊吃邊聊,這是一個場景;幾個同事一塊兒出去吃,而後AA制結帳,這是一個場景;中午請客戶吃飯,這是一個場景;中午情侶約會也是一個場景。
因此腦補一下,你會發如今不一樣的場景下,發生的消費實際上是徹底不同的。
 
只有能觸發用戶情緒的場景纔是真正的流量入口。 互聯網商業其實就是三個核心詞:產品、流量、轉化率,也就是產品的比拼、流量的爭奪、轉化率的優化,這就是互聯網商業競爭的所有。

  • 13系統能力,總體流程與肯定性

什麼是系統能力?我之前問過這個問題, 給你泥土和水,你能作出一個蘋果嗎?
幾乎每一個人都會茫然,可是蘋果樹能夠。用泥土和水作出蘋果就是蘋果樹的系統能力。
 
將產品定義爲服務。
 
atm機的肯定性是取錢。atm機的背後須要硬件維護,檢測等。

  • 14效率

企業是效率分工的產物。
小米的護城河是效率。參與感。
集中力量投入到一個產品裏。單點作到極致。
利用我的流量,快速拓展小米小店。
 
小米的三級火箭模式是:
一級火箭: 小米手機,也是頭部流量。咱們都知道一級火箭是不掙錢的,因此小米手機的利潤極其低。
二級火箭: 小米手機拉動的立體化零售渠道。
三級火箭: 將來MIUI、小米雲等互聯網業務,才真正支撐起小米的利潤以及它的智能化將來。
 
CEO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斷地尋求外部勢能爲你的組織賦能。

  • 15-16迭代

迭代是什麼意思?
迭代就是小步快跑,把最內核的部分先放出來,不斷優化、小範圍試錯。
有個說法:讓互聯網產品在互聯網上生長。
判斷一個產品經理是否厲害,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判斷他設計的產品第一個版本有多簡單、直接、切中要點,能不能直指人心。
迭代其實有兩個價值:
對外部,能夠快速獲得用戶的反饋,讓用戶反饋去驅動產品;
對內部,創建了開發團隊的節奏感和肯定性,每週都有新版本。
 
圈層,能夠理解爲關係圈。
圈層壁壘。
 
咱們本身的人生也是迭代的產物。
從一個最好的內核開始,一個一個動做地持續迭代和一次一次微小的選擇,就會成就你的產品以及你的人生。
今天你在一個什麼樣的點位上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在將來的幾年裏,你會用什麼樣的方式持續迭代。

  • 17穿越生死線

阿里巴巴對於領導力的定義就是帶領你們穿越生死線。在生死存亡之際,找到關鍵任務,帶領人穿越生死。
別人不敢玩,不敢拼的風險,就是壁壘。在生死線以外是安全區,安全區是沒有壁壘的。
 
騰訊用風控能力區分職級
普通員工,明確知曉常見風險。 好比,別靠近水,游泳有風險。
項目經理,具有風險規避意識。 好比,安排活動路線的時候,有危險的地方就放棄、繞過。
總監,有風控能力。 我有風險規避意識,明確知道長線風險。避不過的時候, 我知道應該怎麼組織你們,以及作好突發事件的預案。
總經理,能操做有風險的執行。 常規水域安全但競爭激烈,僧多粥少。有個地方魚不少,可是要穿過一片風高浪大的地方,我有本事跨越大海,帶大家去資源豐盛的地方打大魚。
 
平原地帶的競爭,必定是體量大的贏,先到的贏,不要命的贏。
 
領導力的核心是甄別關鍵任務。

  • 18-19用戶體驗

《用戶體驗要素》這本書裏提到:「用戶體驗的要素,來自5個層次的層層選擇與疊加建設。」這五層分別是:感知層;角色框架層;資源結構層;能力圈範圍層;戰略存在層。
 
最核心的戰略存在層, 就是着手作任何一個產品前,必須明確地定義這兩個問題:
1. 咱們要經過這個產品獲得什麼?
2. 咱們的用戶要經過這個產品獲得什麼,他們爲何會依賴咱們?
 
你能存在,是由於別人持續須要你,不是由於你厲害。
 
戰略層的外延是第二層——能力圈層。能力圈要肯定:
1.咱們要作到哪些事,具體要提供什麼樣的肯定性。
2.咱們不作哪些事,對這些事堅定不碰。
 
能力圈的外是第三層——資源結構層。
毛主席一句話定義了「資源」,就是「誰是咱們的敵人,誰是咱們的朋友」。
 
一樣看人的五要素:
淺層關係看談吐和角色;
深層看:自我設定,能力圈建設和資源建設;
 
用戶體驗地圖,就是按照用戶與產品進行接觸、進入、互動的完整路徑。
如何畫?
1.一個畫像完整的人物角色;
2.清晰描述用戶的目標和預期;
3.服務觸點;
4.用戶使用路徑;
5.用戶使用曲線;
 
用戶研究不是總結一個數據,來證實本身的對錯,而是要創建一個有表明性的故事。
一個好產品,是從一個好故事開始的。

  • 20服務藍圖的核心要素:峯值和終值

服務設計藍圖是爲了解決資源結構和角色框架的問題。
 
用戶體驗地圖是講「第一隻羊」怎麼在我們設計的「草地」上玩得開心,具體在哪一個點爽,哪一個點不爽;
服務藍圖則是站在服務提供者的立場,怎麼在整體成本控制的範疇內,給這隻羊核心體驗,而且保證服務不崩潰。
簡單說,用戶體驗地圖是以用戶情緒爲中心的,而服務藍圖則是以服務流程爲中心的。
 
服務藍圖要作一眼,一條路,三個點。
一眼:就是讓用戶」一眼「看到本身的目標;
一條路:產品要有一個清晰的路徑,即告訴用戶如何走到本身的目標;
三個點:峯值,終值,忍耐底線;
忍耐底線:打開網頁的等待時間等;
 
你們對於體驗的記憶由下邊兩個核心要素決定:
峯值是體驗最高峯的時候,不管是正向的最高峯仍是負向的最高峯,必定是能記得住的。
終值是體驗結束時的感受。
 
設計服務藍圖核心就是讓你在資源有限的狀況下,配置你的資源,在關節點上安排角色,保證總體服務路徑不崩潰,儘可能不壓到用戶的忍耐底線。而後儘可能集中資源,打造體驗的峯值,最後再作一個體驗終值的美好小尾巴。

  • 21用戶激勵系統

激勵就是完成預約動做給他知足。
好比:海豚頂一下球,給一條魚吃;
 
外在激勵:獎金,名譽;
內在激勵:讓人找到感受,持續深刻,把事情作到位的方式;
 
激勵系統的兩個要素:
受激勵點;好比:超神,mvp;
被激勵能力;
 
下降激勵的門檻。
 
人會上癮,是對肯定性知足感的依賴。上癮的機制就是對肯定性知足感的機制;

  • 22名字與口碑

名字是什麼?是召喚。
 
給世界萬物命名的過程就是認知這個世界的過程。
 
判斷一個名字是否有力,在於能在對方心中召喚出一種什麼樣的情感。
 
什麼是口碑?口碑就是把事情作過頭。超出預期。
從滿意變成推薦。
 
口碑就是你把那些事情作過頭,而後別人要口口相傳的時候會說的話。口碑是你要替消費者說一句他要說的話,而後讓他說出來。

  • 23-24創新模式

產品經理的定義:產品經理是以創造用戶價值爲工具,打破舊的利益平衡,創建對己方有利的新利益鏈,創建新平衡的過程。
互聯網不是存量競爭,而是增量競爭。
俞軍的用戶價值公式:用戶價值=(新體驗-舊體驗)-替換成本。
用戶的替換成本包括什麼?品牌認知、獲取成本、學習成本、使用成本,包括使用過程當中遇到問題獲得及時幫助的便利程度等。
BAT替換成本爲0.
擺脫已知,把本身丟進未知裏,在徹底的陌生感裏找方向、找空間。
 
俞軍說:「當你找到藍海,找到一塊用戶體驗爲零的領域,你須要作的是什麼?你須要把用戶體驗作到100分再發布,仍是作到60分就快速鋪開市場?固然是產品作到60分就趕忙上。」
速度第一,快速感染用戶鋪開市場,讓最多的用戶體驗到你。這就是給後來者的壁壘,這就是藍海的意義。
 
將來已來,只是分佈得不均勻。
 
咱們須要的某種能力要素,它可能已經產生併成熟了,只是它正在另外的某個領域被使用着。就看這個已經存在的將來,它會不會撞到你眼睛裏,讓你起心動念。這就是靈感的瞬間。(小雞孵化器=嬰兒恆溫箱)

  • 25新要素
咱們把互聯網商業簡單地抽象爲三個要素,產品、流量和轉化率。那麼,實體商業能夠簡單地抽象成四個要素:產品、空間、流量和轉化率。
新要素1:找到實體空間的好位置
實體經濟要拼位置,由於位置即流量。
新要素2:把消費者變成投消者。
亞朵衆籌。
新要素3:ip
新要素4:場景電商

  • 26三級火箭
360的第一級火箭是免費殺毒工具, 利用這級火箭打破了持續10年的殺毒軟件市場三國鼎立的局面,成爲用戶量最大的安全工具。
360的第二級火箭是從免費殺毒工具變爲安全網絡平臺, 進而推出360安全瀏覽器和360安全網址導航。
360的第三級火箭就是它最終承載的商業閉環, 從安全瀏覽器和網址導航的廣告收入,得到企業的經營利潤。
 
搜狗搜索的新三級火箭。
第一級火箭:頭部流量。今天搜狗在移動搜索方面80%~90%的流量來自騰訊,其中從QQ瀏覽器導入的流量佔到70%。
第二級火箭,內置搜索。用戶在微信內、QQ內等不一樣的場景裏的訴求,在瀏覽器以外經過龐大的使用場景去釋放更多搜索的需求。搜狗內部稱之爲智慧戰略。
第三級火箭,商業變現。
 
總結一下,三級火箭是什麼意思?
第一級,頭部流量。
第二級,沉澱某類用戶的商業場景。
第三級,完成商業閉環。
 
要玩三級火箭,有幾個必要條件。
第一,第一級火箭必定要高頻應用。三級遞推必定是高頻推低頻,沒有低頻推高頻的。
第二,經過第一級火箭得到大量用戶以後,要快速展開一個可以沉澱用戶的商業場景。 
第三,操盤三級火箭的人,必定是個勢能積累到必定程度的人。
第四,操盤三級火箭的人,必定是個狠人。

  • 27顛覆式創新
不少沒落的企業,在本身的價值網上依然是優秀的,只是它依附的價值網過期了;搭載在新的價值網上的企業,實現了本身的顛覆式創新。
就好像你是你社會關係的總和,你的社會關係哺育塑造了你,同時他們也鎖定、限制和束縛了你。
一個企業成就於本身不一樣部門和它依附價值網之間,資源與資金的輸入輸出。但它賴以存在的價值網,也會鎖死這家企業。
 
價值網裏,至少有三個角色:一是客戶,二是對手,三是投資人。
 
顛覆式創新最重要的標準就是,是否開啓了一個新的價值網?你是否是到了「新大陸」?

  • 28如何評估產品
中觀:學習套路
大公司是學習套路的好地方。一家公司能系統培養某一類人,說明這家公司在這個領域有不同凡響的套路,好比:聯想出銷售、騰訊出產品經理、阿里出運營、百度出技術。
 
除非你打算在大公司呆一生,不然最好不要超過5年。
爲何?由於大公司教你套路,同時也會深深地把你角色化,讓你只能做爲系統的一個角色,習慣系統內的生存。
由於靠套路成不了高手。套路可讓你更有章法地展示本身,更容易搞定面試官,成爲系統內按指令行事的公司中層。
 
微觀:體感
平常中,咱們作每個細小選擇,靠的是什麼?靠微觀體感,就是真實地感知每個微小瞬間。
不少愛好者、發燒友是有微觀體感的,他們須要補中觀的套路,纔可以有系統、有層次地釋放他的感覺。
而在大公司也好,看書紙上談兵也好,擁有了中觀套路的人,必定要補微觀體感。不然,提及來都對,作事卻都不到位。
 
宏觀:打大仗
你說錘子手機的微觀體感和中觀套路如何?很好啊。比起小米手機,差在宏觀能力。
你說易到用車當時的用戶體驗和口碑如何?很好啊。比起滴滴,差在宏觀能力。
在這套課裏的點線面體、創新模式都是宏觀能力。

  • 29人生邏輯大於商業邏輯
肯定性>依賴>點線面體
 
馬雲的組織觀:
三級組織是共同規則。通常的公司職員、學生、生產線的工人、軍人、犯人都是共同規則管理。
二級組織是共同利益。平時管士兵是共同規則;打仗要攻城了,誰先進城有賞,這算一種共同利益。老闆和員工之間,是共同規則;和股東之間是共同利益。
一級組織是共同信仰。我黨早期的故事,就是有信仰的組織。
頂級組織呢?是至情至性。
 
那什麼樣的人、東西、感受會給你肯定感,讓你以爲可依賴,實際上是極其重要的。爲何有人畫祕密花園填色圖會以爲治癒?有人作飯會以爲治癒?由於這些都是有肯定感的東西。
對一個產品的使用,對一我的的關係。持續收到肯定感的反饋,就會以爲安全,以爲能夠依賴。若是忽然變得不肯定,就會有被傷害的感受。這也是網站不要輕易改版的緣由。
 
重要的不是完美,而是對方要的那個肯定性你是否還能提供,對方是否還依賴你,這纔是關係的關鍵。(父母,伴侶)
 
商業是以利潤爲中心,人生是以意義爲中心。
商業並不是人生的所有。人死前盤點本身的一輩子,其實沒有人看這一輩子賺了多少利潤。
作你有心裏肯定感的事,人生邏輯大於商業邏輯。

  • 30產品鏈接客觀世界、過去與未來
專業化視角,專業化能力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