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CMMI之七:需求管理過程域--轉載

版權聲明:本文爲博主原創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權協議,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接和本聲明。
本文連接:https://blog.csdn.net/dylanren/article/details/5951912

我說CMMI之七:需求管理過程域

先講講需求管理的含義。

何謂需求管理?需求管理就是管理需求的一致性。

這裏講的需求指什麼?指的產品與產品構件需求,對於軟件而言一般就是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SRS)。在CMMI模型中將需求分紅了2類:客戶需求,產品與產品構件需求。客戶需求是採用用戶的術語表達的,用戶驗收的依據,通常是由客戶提出需求,由開發人員記錄、描述、整理下來。客戶需求是平衡了客戶的須要、指望、約束和接口需求後的結果。產品與產品構件需求是採用開發人員的屬於表達的,是開發方驗收的依據。產品與產品構件的需求是基於客戶需求派生而獲得的,可是又並不是僅僅基於客戶需求,還可能由開發方附加了一些需求,還可能因爲技術路線的實現約束而附件了一些需求。

誰和需求的一致性呢?用戶需求、設計文檔、代碼、測試文檔、用戶手冊、安裝手冊、項目計劃書等文檔。

在什麼時候保證和需求的一致性呢?在需求開發的初期,在設計時,在編碼時,在編寫測試用例時,在編寫用戶手冊時,在需求發生變動時,在設計、編碼、測試用例、用戶手冊發生變動時!

需求管理是CMMI 2級中的惟一的一個工程類過程域,工程類過程域包括需求管理、需求開發、技術解決方案、產品集成、驗證、確認,只有將需求管理放在了CMMI的2級,爲何呢?不管需求是如何獲取的如何描述的,首先要管理需求的變動!這裏隱含了一個前提,即需求是文檔化的,需求管理的對象是需求,需求不能是虛無飄渺的,要固化下來,固化下來就是需求文檔。

 

在此過程域中包含了5條特定實踐,翻譯以下:

SP1.1 理解需求:與需求的提供者對需求的含義達成一致

SP1.2 得到對需求的承諾:得到項目組成員對需求的承諾

SP1.3 管理需求的變動:在項目進行中,管理需求的變動

SP1.4 維護需求的雙向可跟蹤性:維護需求和工做產品之間的雙向可跟蹤性

SP1.5 肯定項目工做和需求間的差別:識別項目計劃、工做產品和需求之間的不一致

每條實踐都有一個編號,以「SP1.3 管理需求的變動:在項目進行中,管理需求的變動」來講明一下,SP表明特定實踐,1表明是第1個目標的實踐,3表明是第3條實踐。每條實踐有一個名字,「管理需求的變動」便是這條實踐的名字,「在項目進行中,管理需求的變動」是這條實踐的正文。編號和名字都是解釋性的信息,是幫助記憶的,每條實踐的正文是「指望的」。

 

逐條解釋每條實踐:

 

SP1.1理解需求:與需求的提供者對需求的含義達成一致。

模型的每條實踐都是動賓結構的描述方式,是沒有主語的,咱們在理解時要結合公司的實際狀況,加上主語。對於這條實踐,是誰與需求的提供者對需求的含義達成一致呢?是需求分析人員,是項目組的開發人員,是乙方。

需求的提供者是誰呢?是甲方,是客戶、最終用戶與間接用戶。客戶是出資者,是花錢買系統的人,最終用戶是真正使用系統的人,間接用戶是既不用系統也不掏錢買系統的,可是對系統是否上市、可否成功起了重要做用的人。舉例來說,大家家小孩須要買個手機,你是出資者、小孩子是最終用戶、國家工信部是間接用戶,三者的需求是不同的,關注點是不一樣的。手機要既知足你的需求、小孩子的需求、政府的要求才能夠銷售出去。注意三者是and的關係,不是or的關係,缺一不可。

在CMMI中將需求分紅了4個組成部分:須要,指望,約束條件和接口需求。須要是最基本的、不可裁剪的需求;指望是能夠實現也能夠不實現,最好能實現的需求,指望是能夠妥協的需求;約束條件是對須要和指望的限制條件,是實現須要和指望的環境與障礙;接口需求是系統與其餘系統之間的銜接關係,任何一個系統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何謂「一致」?是需求分析人員承認需求而且需求的提供者也承認了需求。僅僅是需求分析人員承認,需求提供者不承認,這顯然是不成的,最終驗收時確定沒法經過;僅僅是需求提供者一廂情願,需求分析人員或者開發方不承認也是沒法實現的。需求提供者關注什麼?其一是正確性:是否準確表達了本身的需求?其二是完備性:是否遺漏了需求?開發人員關注什麼?除了上述的正確性與完備性,還關注無二義性、可測試性、可實現性等等。

如何達成一致呢?一般是需求提供者(客戶+最終用戶+間接用戶)講解需求,需求提供者提供最初的需求,由需求分析人員整理需求,而後再給需求提供者確認需求,確認後通常是簽字承認、郵件確認或體如今會議紀要中。

 

SP1.2 得到對需求的承諾:得到項目組成員對需求的承諾。

這條實踐所講的承諾是指對需求可實現性的承諾,是項目組成員對客戶的承諾,承諾什麼呢?是承諾需求是能夠實現的。注意,這個承諾不是客戶對項目組的承諾,不是客戶承諾需求不變。

項目的參與人員在瞭解的需求以後,在和客戶對需求的理解達成一致後,在評估了需求的技術可行性以後對客戶承諾需求是能夠實現的。SP1.1是本條實踐的基礎,是本條實踐的前提。

在CMMI模型中主要在3處提到了承諾的管理,(1) REQM的SP1.2;(2)PP過程域中SP2.3:對需求進行承諾;(3)IPM過程域中SP2.2管理關鍵依賴的子實踐,管理存在關鍵依賴關係的人員之間的承諾。這3處分別描述了對需求的承諾、對計劃的承諾、對關鍵依賴關係的承諾,承諾的層次是逐步細化的,從宏觀到微觀,要求逐步加深。

中國人自古以來說究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個「諾」是一種口頭的承諾,是一種作人的信譽,在模型中提到的承諾要求必定要文檔化,有記錄,是書面的承諾,能夠做爲一種官方的依據,不能空口白說。

在實踐中能夠經過項目組的核心承諾對需求進行了評審、進行了估算、進行技術可行性的確認以後書面簽字確認來記錄。在SP1.1中要求了客戶承認開發方對需求理解,客戶須要書面確認,這裏開發方也要進行書面承諾,兩者均可能表現爲書面的簽字,簽字的含義不一樣。

 

SP1.3 管理需求的變動

管理這個單詞是在CMMI中出現頻率很高的一個單詞,這個單詞的賓語不一樣含義是不一樣的,這裏所說的管理就同這個PA的名字中的管理的含義是一致的:即保證需求的一致性。

這裏所說的管理首先是要肯定這個變動是應該變動的,其次要確保變動了全部相關內容,最後要確保修改的正確性,即很少改、很多改、不錯改。評價是否須要變動時,須要由客戶方與開發方的人員都要參與評價,不能僅僅由一方說了算,須要雙方成立決策的小組,對需求的變動進行綜合的評估。要考慮需求更變的技術影響、管理影響:

技術影響:

修改需求

修改設計

修改代碼

修改測試用例

修改用戶操做手冊

產生的技術風險

……

管理影響:

變動工期

變動工做量

變動成本

變動計劃

變動質量目標

……

須要創建需求變動的控制流程,是否全部的需求變動都走相同的流程呢?未必!

理解CMMI模型要靈活,不要僵化,要根據本身企業的實際狀況進行裁剪。

有一家客戶將需求的變動劃分了高級別與低級別的兩種變動,低級別的變動PM批准便可了,高級別的變動須要CCB批准:

高級別的需求變動:

影響其餘項目組或者影響項目外部承諾的變動;

單次變動估算規模大於項目整體估算規模5%;

單次變動致使工做量成本增長超過1人周;

項目整體累計變動規模大於項目整體估算規模30%後的變動。

低級別的需求變動:

    除上述高級別變動之外的變動。

 

在需求變動的流程中有幾個要點須要強調:

(1)   變動的波及範圍分析要完備;在進行波及範圍分析時要參考需求跟蹤矩陣;

(2)   需求的變動要有評審、批准;

(3)   需求變動完成後要驗證變動的正確性;

(4)   變動完成後要變動基線,從新發布基線,通知相關人員。

 

SP1.4創建需求跟蹤矩陣

需求跟蹤矩陣通常簡寫爲RTM,RTM能夠表達2類跟蹤關係:

   橫向跟蹤關係:需求與需求之間的影響關係;

   縱向跟蹤關係:需求到設計、代碼、用戶文檔、測試用例、計劃之間的影響關係。

 

 並不是全部的跟蹤關係都要創建矩陣,要根據企業的實際狀況進行取捨,好比有的企業只創建客戶需求到產品需求,產品需求到產品需求,產品需求到設計,產品需求到系統測試用例的跟蹤關係。也並不是全部的需求都要創建跟蹤矩陣,好比有的企業僅對全局性的需求創建了跟蹤關係。

這條實踐在不少企業中都被忽略了,或者即便作了也只是形式上有了RTM,實際中並無發現有何做用,而白白地增長了工做量。其實這條實踐的做用與項目的規模頗有關係,項目規模越大,這條實踐的做用也越大,項目規模越小,這個實踐的做用也越小。

針對RTM在我以前的博客中有多篇博文都討論了,這裏再也不多說了,請搜索相關的博文看看吧。

 

SP1.5 識別項目計劃、工做產品與需求之間的不一致性

這條實踐中的字眼就是工做產品,這裏說的工做產品指的設計文檔、代碼、用戶手冊、測試用例等之類的技術文檔。這句話能夠改寫爲:

   識別項目計劃與需求的不一致:便是否有的需求沒有責任到人去開發呢?

   識別設計與需求的不一致:是否有的需求沒有被設計呢?是否有的設計不能知足需求呢?

   識別代碼與需求的不一致:是否有的需求沒有被實現呢?是否有的實現不能知足需求呢?

   …….

   如何理解上述的識別2字呢?

   識別就是找出來,識別就發現出來,識別就是評審出來,識別就是測試出來。識別的手段包括了評審、測試等驗證與確認手段。這個識別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在項目進展過程持續進行屢次的,這個識別是要參考RTM的。

   若是發現了不一致,怎麼辦?記錄問題,定義措施,跟蹤關閉,使其保持一致!

 

以上對REQM的5條特定實踐進行了解釋,如何創建需求管理的流程呢?其實這個PA並不是必定要去編寫一個需求管理的流程。須要仔細分析一下,下面給出一種思路供參考:

    SP1.1 能夠編寫到需求獲取的流程中,當需求獲取完成後,由客戶確認需求理解的一致性;

    SP1.2 能夠編寫到需求評審的流程中,當需求評審完成後,由開發人員確認需求的可實現性;

    SP1.3 須要編寫一個需求變動的流程,該流程能夠合併到配置管理的變動管理流程中;

    SP1.4 能夠在需求開發過程當中創建客戶需求到產品需求,產品需求到產品需求的跟蹤矩陣,能夠在設計過程當中創建設計到產品需求的跟蹤矩陣,在測試過程當中創建測試用例到產品需求的跟蹤矩陣,以此類推;

    SP1.5 能夠在需求評審、設計評審、代碼評審、測試用例評審、測試、用戶手冊評審、需求變動、設計變動等流程中體現識別不一致的活動。

不必定須要寫一個需求管理的流程吧!

模型,要用活了!
————————————————
版權聲明:本文爲CSDN博主「麥哲思科技任甲林」的原創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權協議,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接及本聲明。
原文連接:https://blog.csdn.net/dylanren/article/details/5951912測試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