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做業——案例分析

我的做業——案例分析


第一部分:調研, 評測

1.下載並使用,描述最簡單直觀的我的第一次上手體驗。

這個APP的圖標是淡綠色,算是很是小清新的顏色了,給人比較舒爽的感受,點擊APP進入頁面後,總體佈局顏色和圖標也是很是的搭配的。總體在外觀美化上來說,是一款很是簡單方便的英語APP。html

2.按照《構建之法》13.1節描述的 bug 定義, 找出幾個功能性的比較嚴重的 bug,至少2個。

定義:
bug是一個英文單詞,本意是臭蟲、缺陷、損壞、犯貧、竊*器、小蟲等意思。如今人們將在電腦系統或程序中,隱藏着的一些未被發現的缺陷或問題統稱爲bug(漏洞)。
因爲現代社會的發展,bug另有一種引伸意義,用來形容某事物厲害的超乎想象,BUG可使電腦系統崩潰、容易被施詐者攻擊,現有修復漏洞的工具。前端

用專業的語言描述 (每一個bug 很多於 40字),若有必要, 能夠配圖。數據庫

bug1:
在這一部分是在任意打開一個聽力口語後,將播放頁面返回時,會有一個黑色的框有時延遲出如今下方,如圖所示:後端

而延遲事後的原樣應該是這樣:安全

bug2:
由於我有試着翻出之前的三級的書,試着用激活碼驗證一下,發現不能夠,後來想一想個人已通過期了,而後我問了一下用過這個的學妹,她說她舍友有出現過激活碼沒辦法驗證的問題,最後不知道怎麼輸入了不少次,聽百度的輸入了「-」後就成功了,可是具體截圖是沒有的,因而我百度了一下關於這個的問題,參考了這個截圖:微信

來源:http://tieba.baidu.com/p/5885994232?traceid=app

3.相信每一個同窗的朋友中必定有人須要用這樣的軟件, 選擇一個朋友(用戶)進行採訪,並加以記載。

1.介紹採訪對象的背景和需求(他們爲什麼要使用該軟件,例如開博客,讀博客,給博客點評,她有什麼痛點,她還有別的需求麼)

舍友,英語六級沒過,以爲聽力有些吃力數據庫設計

2.讓採訪對象使用10 – 30 分鐘該APP的功能 (請上傳照片證實用戶的確正在使用, 遠程採訪的同窗請讓別人幫忙照相)

3.描述用戶使用這個產品的過程,用戶的問題解決了麼?軟件在數據量/界面/功能/準確度上各有什麼優缺點?用戶體驗方面有問題麼?

  • 數據量上:語種挺多的,就是內容挺少的
  • 界面上:功能分類有條理,尋找方便
  • 功能上:能夠聽聽力,錄音,也能在在線課堂上學習,就是部分課程收費過高
  • 準確度:挺準確的
  • 用戶體驗:分類明確,查詢方便,發音也挺準確,就是內容太少了

4.用戶對產品有什麼改進意見?

舍友表示要多增長些真題,還有就是下降些收費,畢竟網課收費這麼高,不如直接去報班。
我我的認爲免費課程仍是能夠提升學習的,可是若是深刻學習時,須要用到的一些它收費的課程,由於APP不是那麼的大衆化,感受不是特別安全,用戶可能不肯意投入這麼多錢在裏面。工具

建議:佈局

  1. 開放試聽,對於收費課程能夠採起五分鐘試聽的方式來吸引用戶購物。
  2. 添加一個單詞搜索功能,能夠快速搜索不認識的單詞,提升用戶的使用率。
  3. 能夠仿照百詞斬進行主題設置,好比解鎖界面或者手機導航欄。

4.請選擇一個結論:通過這麼多工做,你必定有充分的理由給這個軟件下一個評價:

總的來講,這個軟件還不錯,口語的以及聽力都很是標準,並且一些學校掛鉤的課程也是有免費學習的,相比用電腦端來登錄學習英語,手機APP更加簡單方便。在提升學習能力上,能夠做爲一個輔助工具。

5.[附加題]除了定性的結論,是否能有定量的結論 (就像比較時髦的手機評測那樣, 跑個分?), 如何定量地評價一個軟件?

從vivo商店能夠看出來,下載量爲102萬次安裝,這個用戶量仍是很壯觀的,從評論來看,呈現極端效果,23.8%的人五星好評,可是有53.8%的人給了一星差評,能夠從下面的評論發現驗證碼的問題對不少用戶來講都很是的不友好。不管是操做不當仍是怎麼樣,這個對應的課程的激活碼的顯示順序可能須要有待提升,若是是用戶進入了錯的地方輸入了驗證碼而報錯,雖然不是APP的問題,可是大多數客戶都進錯了地方只能是軟件設計的還不夠貼心。

第二部分:分析

1.使用此軟件的全部功能 , 估計這個項目作到這個程度大約須要多少時間 (團隊人數6 人左右, 計算機大學畢業生, 並有專業UI 支持)。

團隊任務 預估時間
需求調研 300
需求分析 180
系統設計圖紙 90
開始前的軟件編碼規範 90
開始數據庫設計 200
開始軟件先後端設計 1000
前端界面的美化 200
代碼測試 190
用戶使用調查 300
Bug修補 250
需求說明書的調整 80
整合發佈 50

2.你在第一部分發現的bug,爲什麼軟件團隊不能在發佈前修復?他們是不知道,仍是有意不修復?你以爲是什麼緣由?從下面的可能性中選取幾個:

Bug1:
我認爲這個BUG點應該是他們沒有考慮到的問題,由於不知道他們的內部代碼,對於這個後退延遲,界面變黑的狀況,可能有我個體手機差別的問題,由於我發現別人沒有這個問題可是個人手機有。這個BUG我認爲應該在他們測試的時候沒辦法測試出來,可能個人vivox7對於這個延遲反應比較遲鈍吧,是個個案。

Bug2:
這個的話我以爲是這個軟件被差評的最重要的緣由。這個BUG通過百度後發現好像並非後臺的問題,不少都是用戶沒找對相對應的課本,激活錯了,致使激活碼不可用,因此這個應該是他們不知道問題,由於他們沒有想到大部分的用戶對於這個書籍的命名的區分是分不清楚的,這個須要在後續的用戶使用調查中根據用戶的需求度來調整方便的顯示。讓用戶可以簡單準確的找到本身想要激活的書籍,不會由於名字相似而激活錯書籍,屢次輸入激活碼。

3.團隊在哪個層次還有問題? 能夠把本身想問軟件團隊的問題都列出來。

我以爲大家的軟件最大的問題在於,軟件知名度尚未打開的狀況下,收費太高了。能夠看到甚至有上千的學費。對於英語的學習,線下有不少的補習班,一個一對一的老師可能補習班收費才一千多,而網課的話,一樣的資源能夠錄下來屢次收費,按道理應該比線下便宜才能夠吸引用戶。

第三部分:建議和規劃

(參考《構建之法》第8章功能的定位和優先級;第9章項目經理)

1.這個軟件/網站/服務有不少能夠提升的部分, 若是你是項目經理,如何提升從而在競爭中勝出?

若是我是項目經理,我將會繼續延續界面的美化程度,而且經過用戶評論調查等改進頁面設計,將頁面的圖標以及內容儘量的貼合用戶的需求。除此以外,我認爲要下降收費標準,增長免費的資源,結合一下商業模式,將課程捆綁出售,好比買一送一這樣的,多搞搞活動增長用戶量。偶爾在節日也能夠進行一些限時免費學習的課程,這樣用戶學習到一半發現頗有用,可能會考慮買下後續的學習內容。也能夠單獨買一套課程的某一節課,這樣可能對用戶更加的方便。

2.目前市場上有什麼樣的產品了?

  • 百詞斬
  • 扇貝
  • 拓詞
  • 可可英語
  • 知米背單詞
  • 滬江開心詞場
    以上都用過了,如今正在用滬江開心詞場,對我我的比較合適。

3.做爲新的項目經理,這個產品的核心用戶羣是什麼樣的人, 典型用戶長什麼樣?學歷,年齡,專業,愛好,收入,表面需求,潛在需求都是什麼?

  • 核心用戶、典型用戶:應該是在校大學生,以及出國打算或者須要四六級的人羣們。

  • 學歷,年齡,專業,愛好:應該不限制的扒,那英語專業啊或者大學生什麼的確定佔大多數吧。
  • 表面需求:由於須要英語能力提升,可是又沒有長時間線下學習,須要用零碎的時間提升效率。
  • 潛在需求:但願學習國外文化,多多瞭解國外知識,提升本身的能力。

4.功能:你要設計什麼樣的功能? 爲什麼要作這個功能,而不是其餘功能? 爲何用戶會用你的產品/功能? 你的創新在哪裏? 能夠用 NABCD 分析(http://www.cnblogs.com/xinz/archive/2010/12/01/1893323.html).

  • N (Need 需求):
    對於現在的快信息時代,愈來愈多的碎時間被人們浪費。因而在手機上快速學習一些能力已經成爲主流。大多數四六級以及考研出國的大學生都須要利用平常的碎片時間來學習,提升我的能力,因而手機APP成爲了主流。

  • A (Approach 作法):
    能夠將背單詞或者學習和番茄學習時間表相結合,將注意力提升在25分鐘內,這一點能夠學習拓詞APP,每個單詞的選擇時都有計時,這樣能夠提升集中力。
    除此以外能夠學與娛相結合,將一些簡單的遊戲融入進來。

  • B (Benefit 好處):
    結合科學的學習方法以及科學的注意力集中時間,可讓學習效率大大提升。在遊戲中學習也是一個大大的買點。

  • C (Competitors 競爭):
    網上有不少的英語類APP,我以爲咱們能夠吸收一些特點來完善咱們,好比計時提升注意力,好比鎖屏界面製做,好比適當加入PK模式。可是咱們的特點也應該保持住,好比結合了大學課程的書本,能夠同步校內的學習,這一點其餘APP是沒有的。

  • D (Delivery 交付)
    我以爲能夠經過微信朋友圈傳播,前期的時候收費課程能夠實行錦鯉抽獎,對於錦鯉獲獎的人能夠免費學習任意課程。除此以外能夠經過用戶間的推薦,成功拉過來一位同窗,他買的課程推薦者也能夠共享等方法,加速APP的流通。

5.若是你有錢能夠招聘 6 我的, 有 4 個月的時間, 你做爲項目經理, 應該如何配置角色 (開發, 測試,美工等等)?

做爲一個大學生的感官來說,我對一個APP的態度最直觀就取決於他的美工水平,若是特別符合個人習慣,讓我很舒服,那我就會繼續使用下去。因此美工就像是一個開門鎖,用視覺感官吸引住用戶量。因此若是我來分配,我可能最重視美工環節,而後開發次之,最後測試。固然測試也很重要,由於測試才能很好地給用戶好的體驗,可是我可能更喜歡測試階段多融入用戶體驗方面。

6.描述你的團隊在16 週期間每週都要作什麼,才能在第16周如期發佈軟件的改進版本,並取得預想中的成績。

時間 安排
1-2周 需求調研
1-2周 需求分析
第3周 系統設計圖紙
第4周 開始前的軟件編碼規範
第4周 開始數據庫設計
第5-10周 開始軟件先後端設計
第10-13周 前端界面的美化
第13周 代碼測試
第14周 用戶使用調查
第15周 Bug修補
第16周 需求說明書的調整
第16周 整合發佈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