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瑪函數(Gamma函數),也叫歐拉第二積分,是階乘函數在實數與複數上擴展的一類函數。伽瑪函數在分析學、機率論、偏微分方程和組合數學中有重要的應用。微信
咱們一般看到的伽瑪函數是這樣的:函數
這究竟是個什麼東西?有什麼用?歐拉又是怎麼發現它的?學習
歐拉大神spa
發現伽瑪函數的原由是數列插值。數列插值問題,通俗地說就是把數列的通項公式從整數定義域擴展到實數。例如數列1,4,9,16,.....能夠用通項公式n²表達,即使n爲實數的時候,這個通項公式也是良好定義的。直觀的說,就是能夠找到一條平滑的曲線y = x²,該曲線可以經過全部的整數點(x, x²),從而能夠把定義在整數域的公式擴展到實數域。3d
1728年,哥德巴赫開始處理階乘序列的插值問題:1,2,6,24,120,720,...,既然能夠計算2!, 3!,…,是否能夠計算2.5!呢?把最初的一些(n, n!)的點畫在座標軸上,確實能夠看到,可以畫出一條經過這些點的平滑曲線。問題是,這條曲線是什麼?blog
哥德巴赫沒法解決階乘往實數域上擴展的這個問題,因而寫信請教尼古拉斯·貝努利和丹尼爾·貝努利兩兄弟,因爲歐拉當時正好和丹尼爾·貝努利在一塊玩,他也所以得知了這個問題。以後歐拉於1729年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由此致使了伽瑪函數的誕生。當時歐拉只有 22 歲,這讓我感受本身就是混吃等死的。get
在某一個特殊的時刻,歐拉發現階乘n!能夠用一個無窮乘積表示:數學
若是有m項乘積:io
當m遠遠大於n時,上式可繼續計算:function
當m→∞時,無窮乘積的極限:
很難想像在沒有計算機的年代可以發現這個變態的無窮乘積,估計歐拉當年是根據極限倒推無窮乘積,而後對外宣稱在機緣巧合下發現了無窮乘積。
值得注意的是,n!明顯不等於③,③又是由②整理而來的,所以n!也不等於②,而是在m→∞時n!等於②或③的極限。以n = 2爲例,n! = 2,m是二、50、100時,②的結果分別是1.五、1.961538461538461七、1.980392156862745,展開的越多,越接近於n!。
有了這個無窮乘積,歐拉便開用1/2代入①進行嘗試:
根號裏面的東西是英國數學家沃利斯(John Wallis)在1665年寫下的沃利斯公式:
因而歐拉把沃利斯公式折半:
π真是一個神奇的數字!
1665年牛頓還很小,尚未發明積分,沃利斯用各類巧妙的技巧獲得了這個結論,推導過程其實是在處理。受沃利斯的啓發,歐拉開始考慮以下的通常形式的積分:
此處n爲正整數,a爲正實數。利用分部積分:
繼續使用分部積分:
上面全部遞推合併到一塊兒就獲得了最終的結果:
如今階乘變成了積分的形式。然而這個式子的前提是n是正整數,沒法推廣到分數,歐拉繼續研究如何化簡這個表達式。a是一個任意實數,可否讓a消失?一個慣用的方法是取極端值,a > 0的一個極端是無窮,看看讓a趨近於無窮時會獲得什麼結果。這裏歐拉使用的技巧是讓a等於兩個實數的商:
等式兩側同時除以(f+g)(f+2g)…(f+ng):
當f→1,g→0時,左側趨近於n!,可是右側出現了討厭的0分母,此時爲了簡化計算:
將上式結論代入④:
用求極限的方式去掉f和g:
當f→1,g→0時h→0,(1-th)/h的極限變成了0/0的形式,在洛必達法則的幫助下,0/0形和∞/∞形的極限也是能夠求解的。令u(h) = 1-th,v(h) = h,根據洛必達法則:
因而在對⑤的等式兩側求極限時,神奇的一幕出現了:
任意實數a已經消失了,n!變成了一個簡潔的積分形式。繼續變換:
這就是歐拉最先定義的伽瑪函數,實際上就是階乘擴展到實數範圍:
可是歐拉後來修改了伽瑪函數的定義,變成了:
這也是如今咱們所說的伽瑪函數,⑥和⑦是兩種表達,⑦更爲常見,從積分域能夠看出t和u的取值範圍。
本文參考:https://cosx.org/2013/01/lda-math-gamma-function
出處:微信公衆號 "我是8位的"
本文以學習、研究和分享爲主,如需轉載,請聯繫本人,標明做者和出處,非商業用途!
掃描二維碼關注做者公衆號「我是8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