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親之路post
(13)學習
農曆新年,老潘果然沒有回家。他屯了一屋子的零食,選擇獨守北京。不少人說在外漂泊久了,就容易想家,而我多是個例外。cdn
我想念家裏的人,卻不想回家裏去。不過,鑑於我爸的淫威,我又沒有老潘那般勇氣,我仍是收拾細軟,走上返鄉歸途。對象
工做第一年,手上攢了點錢。我給老姚買了個電動剃鬚刀,給老媽買了部新手機。像大多數勤勞樸實的中國父母同樣,他們接到禮物後,先是喜笑顏開,然後開始數落我,不應爲他們破費。blog
老姚是一個愛熱鬧的人,特喜歡張羅。每逢春節,他必然擺好酒席,盛情款待親朋故交。之前年歲小的時候,我負責給他們端茶倒酒,根本就沒有上桌吃菜的資格。那時候就盼望着早一點長大,可以跟他們一塊兒喝酒,一塊兒吃那些美食。get
如今,終於到了能夠上桌的年紀,可我卻只想逃離。那些美食依然頗有吸引力,那是母親花了很長時間精心準備的。倒人胃口的是坐立飯桌周圍一些上了年紀的人。it
他們一些腐朽的思想不斷地在我耳邊盤旋迴繞,讓人非常苦惱。他們一邊痛罵着官員們的貪污腐敗,一邊又鼓動年輕人必定要去當官,當官就能發大財。io
如果你在銀行工做,他們會盤問能不能走後門從銀行裏多貸點兒款,利息越低越好,最好是不要利息的那種。如若你在運營商工做,他們會打聽公司內部是否是話費隨便衝,能不能給他們些優惠,最好是衝100送1000。我猜測假如你在中*南*海工做,他們可能會向你討一個縣長,市長來坐坐。入門
那些人總幻想着走捷徑,走後門,但願能一步登天。可在現實生活中,卻大都膽小如鼠,是那種謹小慎微,苦命討生活的人。class
飯局中,我聽到了太多諸如誰家的兒子初中輟學辦了個工廠發了大財,誰家的閨女讀了碩士讀成了傻子此類的話。讀書無用論在這樣的飯局裏很盛行,而且還頗有市場。一些人絞盡腦汁,苦思冥想,用身邊的各類事例來佐證。
不過,當他們瞧見我後,又瞬間轉換態度,頻頻誇讚我學習努力,上了一所還不錯的大學,未來確定是前途無量。這種先後矛盾、心口不一的態度讓我以爲特別好笑。
想必那些老爸不在場的酒局上,我也難逃成爲他們的談資。不過,畢業以後,謀得知名國企這份工做以後,事情發生了些許改觀,我應該會成爲他們談資裏的正面例子。
可,不管作正面典型仍是反面教材,我都不喜歡。
(14)
除夕夜守歲,新年鐘聲準時響起,時間來到了農曆甲午馬年,個人本命年。不知不覺已經24歲了,老姚在24歲的時候,我都會小跑了。
大年初一,天還沒亮。我早早起牀,穿上了母親給我買的一身紅,紅背心,紅秋褲,紅襪子。匆匆吃了幾個餃子後,便跟着幾個堂哥在村裏走街串巷地給家族長輩們拜年。
之前,老家村裏規矩比較多,給長輩拜年的時候,須要真的跪在地上磕頭。如今年味漸漸變淡,規矩愈來愈少,磕頭也是能省則省。進門後,小輩們嘴上意思意思,長輩們通常都會走上前來扶住不讓磕頭。你們互相問候,閒聊幾句就算拜年完成。
固然,也有一些人嚴格恪守祖宗留下來的這些規矩,去他們家,晚輩們必須行磕頭大禮。村支書姚錢盛即是其中之一。姚錢盛盤踞村支書之位達二十年之久,在村裏有着很高的聲望。
二十年前,他去南方跑業務,積累了很多財富。後來當上了村支書,又給村裏拉來了很多業務,幫助村裏不少人辦起了工廠。
姚錢盛帶領村裏人發財致富,算得上是個「治世能臣」。多年的苦心經營,讓他在村裏說一是一,此時儼然一副土皇帝的模樣。
政府開展新農村建設,鼓勵村民集中承包土地,每畝地國家給予必定數額的補助。種地還有補助這樣的好事,你們天然都想分一杯羹。在這件事上,村支書姚錢盛有着很大的權力。所以,逢年過節,他家門庭若市。
做爲同族的小輩,咱們給姚錢盛磕頭倒也說得過去。不過村裏一些其餘姓氏,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爲了討好姚錢盛,也前去磕頭拜年,着實使人唏噓。
世上之人,皆爲利來,皆爲利往。
(15)
拜完年後,我跟母親在廚房爲年後幾天的宴席忙活。過年最操勞的人莫過於母親了,一我的操持着各路親朋好友的吃喝,經常忙到後半夜。
「來咱家給你送書的那個姑娘,大家還有聯繫嗎?」母親一邊包餃子一邊跟我閒談。
「媽,那都何時的事兒了?」姑娘上門送書仍是高中那會兒的事情。我掐指一算都過去五年多了,我媽竟然還記得。舊事重提,她確定另有所謀。
「博崖生了個閨女。」母親開啓新的話題。
「這麼快,我記得他去年夏天才結的婚呀,看來他媳婦是帶球入門。」
博崖是我堂弟,二十歲就結了婚,還未到國家法定結婚年紀,所以還未領結婚證。我媽旁敲側擊,顧左右而言他,無非是想提醒我,是時候談婚論嫁,考慮結婚生子的事兒了。
俗話說慈母多敗兒,老姚對這句話深信不疑。所以,每當我犯了錯誤,他責罰個人時候,但凡我媽上前勸解,他都會用這句話來講落我媽。
我媽顧及個人心理,她不逼迫我,只是委婉地勸導,生怕刺激到我那敏感的自尊心。老姚就不同了,他是獨裁者,說一是一,他纔不會管你有何想法。他已經着手給我尋找合適人家的姑娘,還安排我媽在串門的時候,在村裏婦女羣體中散播我單身尋求對象的消息。
要說大學四年裏,我有什麼後悔與遺憾。不是沒有好好學習,進而得到保研資格;也不是沒能積攢人脈,賺得人生第一桶金;而是沒能找尋到志同道合,三觀一致,能攜手相伴的姑娘。
在大學裏,我曾經雙腳踏遍孤單,也曾四腳印遍幸福。因爲對於愛情沒有苦心經營,最後落得兩手空空,不得不走上相親的道路。
對於相親這種明顯具備功利性質的求偶行爲,我有些抵觸。在我看來,相親老是給人一種作交易的感受,雙方把各自條件與要求晾在臺面上,一番比較,相互權衡。
若是彼此以爲合適,就再作進一步地交流。若是不合適就一拍兩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此時門當戶對,家底千萬遠比情投意合重要,情義千千終究也抵不過身材曼妙,胸脯四兩。
不能否認相親省去了感情中的相互試探與揣摩,可也少了談情說愛中曖昧情愫。通過四海八荒常年累月的實踐,它有一些約定俗成的規矩:「不合適就是家窮,沒感受就是人醜,一見傾心就是好看,深思熟慮就是有錢」。
對於我來講,相親的惟一價值就是「當見到相親對象的那一刻起,我就能知道本身在介紹人眼裏是個什麼貨色?」。我到底是個什麼貨色呢?還需等待我那些相親對象來檢驗。
鑑於老姚已經將此事提上了日程,我想過不準久,我就會迎來一次又一次自我檢驗的機會。
ps:歡迎各位關注我,文章更新的消息會在「掘金動態」裏滾動,同時七筒也歡迎你們在動態的評論區給我評論。此致敬禮,感謝各位厚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