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爲一位看起來「不那麼水」的產品

1、前言:微信

        如何把產品作的更好?像我這樣的狀況有沒有好的建議?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作到更好?架構

        學習嘛,就是相互交流,一塊兒成長,不管對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都有能夠學習的地方,只不過是大與小、多與少。基於此類狀況,我作了一些收集和整理,我會從產品、管理、用戶等這些方面,儘量的詳細描述我所認爲一個沒那麼差,不那麼水的產品應當作到的一些技能和經驗。但我的能力有限,因此有什麼不穩當的地方,那就不妥吧框架

2、基本能力工具

一、 態度佈局

態度我認爲是第一重要的。能力差點,沒有經驗均可以,但態度必定要端正,大多數的領導都會欣賞着一點,基本素質和培育潛能是領導優先承認你的條件。全部的公司都但願進來的人是能夠融入團隊,帶領團隊,提高團隊的,若是你不能作領頭羊,那麼也能夠作一個良好的中堅分子。學習

二、 抄襲/借鑑區塊鏈

對於不少人來講,沒有什麼是「能夠直接拿來用」有更好的答案了。但這個抄襲/借鑑是怎麼判定的,咱們能夠好好的理解一下。是由於不會、不懂、不理解,仍是由於懶,沒時間、不肯意思考。在不少的時候,咱們須要的是一個結果,不須要過程對吧,那麼針對已有的內容,怎麼轉變爲咱們本身的內容。公司須要的是高效,原創&獨特性須要排在第二位,請認真考慮一下這一點。測試

態度是對人作事,抄襲/借鑑是速度和效率,這兩條作好,基本就沒什麼大問題了。字體

3、專業技能架構設計

        身爲一名產品,專業技能的基本功仍是得紮實。若是你能力不行,那麼文檔寫的好也能夠;若是你文檔不行,那麼原型畫的好也能夠;若是你原型不行,那麼溝通順暢也能夠;若是你溝通不暢,那麼陪着加班盯緊任務也能夠;若是你又比較懶,那你只能長的好看了;若是你長的也很差看,那怪不得你來作產品,否則都覺得公司是你開的呢。

        既然是作了產品崗,該有的產品知識還得有,下面我就按照相關類別來一塊兒聊聊身爲產品人咱們應該掌握哪些。

一、行業的基礎知識:

        這裏爲啥沒有先放產品能力、溝通能力、學習能力這些呢?由於你如何更快的融入工做崗位,在業內玩的開,最主要是依靠你的行業經驗。其餘的在本職、我的、時間的狀況下,均可以逐步的去疊加。

好比咱們先來舉個栗子:

不熟悉行業的產品:咱們進入工做第一天熟悉一下辦公環境對吧;第一週基本作一些零散的事情、跟進一下當前產品線內容、熟悉同事的工做狀態、已有產品線輔助等;第一個月基本算熟悉產品線了,也可以知道當前的規劃是什麼了,而後纔開始對產品進行概括設計,但因缺少行業經驗,不少的需求變化不能從根本上去考慮,只能臨時的生搬硬套。

熟悉行業的產品:第一天瞭解產品線,在查看產品資料的同時就提出本身的建議;第一週就能夠運用本身的知識融入到產品線中,並對產品線進行規劃,或直接領取任務開始獨立工做。在這週會和核心崗位的同事融入關係,以行業爲切入點相互溝通,關係融洽;第一個月可以獨立帶線,對產品有短、中、長期的規劃,在面對方案溝通時,可以順着業務方的需求整理出其餘的需求。這個月可以讓領導和同事省心,由於以爲溝通不累,一句話就可以理解。

        在這裏推薦一個比較早的視頻課程,產品壹百里劉文智老師的《產品深刻淺出》課程。我當年就是跟着這個課程轉入的產品,今年又回顧了一次,裏面不少的內容仍是頗有深度的。

二、對軟件的掌握能力:

基本的軟件包含原型類、圖表類、協助類:

    2.1原型類:AXURE是原型的基礎掌握軟件,若是你不會用墨刀也行啊,在不行用摹客(Mockplus)也行啊,是在不行就用xiaopiu,最後在不行了就只剩下手繪了;原型軟件十幾種,找到一個最合適本身的就好。原型重要嗎?是否是要玩的666才能夠?原型很重要,但要注意一點,不要把原型看的過重,它是你產品道路上的一個重要積累點,但不是所有。

   2.2文檔類:Wor、Excel、PPT,主要的目的就是寫做、圖表、宣講。若是你說你寫過PRD,那麼你的PRD寫的怎麼樣?寫過大型的規範的600頁的PRD嗎?然而這只是一個角色的,還一個700多頁的也同步輸出。我曾認識一個大神,技術很牛,並且膠片作得很是很是棒,聽說身價價值百萬。文檔類的內容主要是輸出,須要有較強的理解能力,文檔是要作到高效、有價值,而不是作了。

    2.3協助類:Sketch會不會?不會沒關係,還有PS和photoshop,都是一個檔次的哦。輔助平面的要知道藍湖哦,註冊一個帳戶和設計師能夠友好的交互。Ximnd用來畫腦圖很簡單吧,我如今更多的使用億圖圖示。UML會畫嗎?就是用例圖啊,研發人員在建表和寫技術文檔的時候須要用,一個小小的協助會讓他們打你的時候不打臉。輔助類的工具更多的是爲了配合性的工做,不必定是你的本職內容,但小修小改的不用麻煩別人也能減輕很多的工做量。還有一點,若是可以和你們通用,寫做起來也很方便。

以上內容有教導軟件嗎?沒有,我只是提出了一些名字而已,怎麼掌控,掌控到什麼程度,徹底能夠由本身的狀況來決定,這些沒有什麼絕對。

俗話說一招鮮,吃遍天。對一個某一個軟件掌握透徹了,其餘的軟件就是熟悉操做方式。

    

三、可以運用不一樣的人:

    產品若是不能落地,那就是一種空想。若是須要落地,須要不一樣的崗位的人員來支援,那麼對這些不一樣的人,咱們要如何稱兄道弟呢?

    3.1對市場、商務、銷售、經銷商:衣食父母啊,固然要用崇拜的眼光和敬佩的語氣來對待。只不過,聽10分,記8分,信6分,這裏我不是說他們很差,而是他們會習慣性的增長和誇大用戶的需求。好比咱們常常會聽到的一句話是:客戶必需要這個功能!然而必沒必要須我不清楚,但客戶須要我能夠理解,還有是這個需求是基於什麼場景下所須要的功能仍是一個子功能。和他們保持一種積極,知足,優先解決的態度,會很讓他們滿意。

    3.2對設計、UI、UE:雖然我也是作設計出身的,但不少的時候我仍是去用反饋結果的時候去溝通。通常我不多會說,這個字放大,而是會告訴她:界面上的字體比較小,咱們的應用場景不少的時候不會直接盯着看,是須要掃一眼,若是內容小須要額外花時間。用戶體驗是什麼?就是考慮用戶的感覺,讓用戶以爲方便。對於原型來講,通常我不會讓輕易變更,若是你能有更好的佈局方式我能夠接受,但若是能力通常那仍是要按照個人要求來。

    3.3對研發工程師:通常的工程師都不喜歡瞎比比,以爲你煩,特別是你在打斷他們寫代碼思路和更改需求還要壓縮時間。那麼如何良好的溝通呢?撒嬌賣萌是無論用的,有點技術底子會更好的溝通,若是你可以去協助他們解決問題更好。還有就是你須要獲得一個結果,順便講述一下過程,不要過多的描述過程要怎麼實現。好比我要作權限功能,勾選每一個欄目(主欄目),每一個欄目都是基礎的看、增、改、刪四個權限,不用子欄目單獨設定,只有admin有總權限,其餘帳戶新增時候都無權限,須要admin配置。

    3.4對用戶:用戶是上帝啊,貌似用了兩個上帝,不過這個是真上帝,畢竟用戶是給錢的,可這個用戶不知道本身要什麼啊?只會說這裏很差,那裏不合適。根據用戶的反饋,實際理解用戶場景,模擬使用過程,這樣才能去理解需求。就像我常常說的,1個用戶下地鐵走15分鐘到公司是我的行爲;100個用戶下地鐵走15分鐘到公司是環境因素;10000個用戶下地鐵走15分鐘到公司是商業需求。用戶要的是結果,不是反覆去討論細節,用戶在下地鐵到公司的方式有不少,第一遍問了是走過去,第二遍問了是本身買的二手自行車過去的,第三遍是打車過去,第四遍是和同事一塊兒拼車;但少有人會告訴你我今天是作三輪車或打摩的,實際調查你會發現這種狀況會不少,但不少人以爲不夠有面子,會默認沒有這個過程。而產品從需求理解的方向來看,這就是一次需求理解的不到位。

4、產品設計能力

終於說到產品的基礎和核心能力了,其實這塊早就應該提,但這塊既重要又不那麼重要。就好像你在打遊戲的時候,10級以前學到了一個基礎劍法,每升級就加2點攻擊力,剛開始頗有用,後面級別高了,裝備好了,這2點攻擊力就看不上了。忽然有一天你丟失了全部的裝備,發現本身依然攻擊力很高的時候,纔想起來你的基礎劍法。

這裏我分了5個部分:(須要仔細看標題和理解,每塊不是單一的內容)

一、基礎的業務設計能力

這裏不是說畫原型,而是規劃總體的架構設計。關於產品五個層級咱們都知道:戰略、範圍、結構、框架、表現。除去結構、框架、表現層外,戰略和範圍要怎麼設定?有沒有從長遠的角度去考慮過。就這麼一句話,當年你作的產品已有1.0的規劃了,那麼對於下個月的2.0你是否已經確認了方向?對於半年後的產品你有沒有考慮該如何應用?在遠一些三年的產品計劃你有嗎?

二、基礎的協調溝通能力

產品,一個有名無實崗位,說的好聽是產品經理,說的很差聽點就是需求分析師、原型設計師、方案文員加起來的半個背鍋俠。那麼針對這種狀況,固然須要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了,要屎也要一塊兒屎才行。

在上面也專門提到了可以運用不一樣的人,首先咱們要作什麼事情要讓你們都知道,其次還要讓你們都理解這個事情當中每一個人的角色都有多麼的重要,最後是一塊兒努力完成。最基礎的溝通,就是雙方可以對話,能聽,能理解,聊到共同的點上,沒有什麼事情是溝通解決不了的,若是解決不了就是一頓燒烤的事情,不行就兩頓外加一打啤酒。

三、基礎的市場宣講能力

前面兩塊主要是對內,還有一個事情是對外,對於市場、用戶、商業化要怎麼面對。假如須要參加技術研討會,PPT最後必定是你來定(技術寫出來的東西,要整理成白話文),你要鎮得住場子,會說能聊,可以把握住話題。幾百人的大型會議中發抖那是你沒經歷過場面,若是幾十人的中型會議或幾我的的高級別專家評審會你也依然發抖,那就是我的可以不夠強了。對外的宣講很重要,前幾年的創業PPT就是對外宣講最好的解釋。

四、基礎的前沿構想能力

產品是什麼?產品是一個概念性的話題,若是產品不能落地,那麼產品是什麼?產品就是一個空想而已,因此產品必定要落地,才能算產品。那麼對於產品來講,要思考的不單是一個解決方案,還要超越用戶思考,甚至說改變用戶場景的概念。好比微信,他的誕生就改變了人們發短信、打電話的習慣,然而這裏還要有一個概念是:整個大環境市場的方向。若是說咱們還處於2G時代,每月仍是用着5塊錢30M兆流量聊QQ的時候,微信也能成功,但只是另一個版本的QQ。

五、學習成長的心

做爲一個高達上的工種,學習是咱們保持良好生存的根本道理,因此除去基礎技能外,咱們還要保持良好的學習能力。好比有一個剛結束流行的技術叫區塊鏈,火的一塌糊塗啊,多少人拼着搶着玩這個,你要身爲一公衆人物你說你不懂區塊鏈,那真的是老土啊~這種狀況,務必要懂啊,強迫本身學習也要懂。還有就是對各崗位的工做多瞭解一些,並適當的去請教他們一些問題。

說到學習,其實咱們如今也是在說學習的概念,你們在聽這個課程也是在學習,我就在多嘮叨幾句。

該玩的時候要玩,該學習的時候仍是要學習,至因而經過語音、書、仍是視頻,這些均可以,關鍵是如何吸取。

至因而否須要爲知識付費,這個徹底看本身的狀況,畢竟不像我仍是處於公益的目的來作這個事情,錢嘛,雖然我沒有,但也暫時不考慮以此來盈利。

六、五大文檔的寫做

6.1用戶體驗報告。通常體驗報告和競品分析報告會合並起來寫,畢竟都不會特別深刻的體驗。寫體驗報告的好處,是能夠對理解其餘產品的狀態,寫的多了,有了套路,就造成本身的模式了。

下面是我寫的功能體驗報告。

如何快速撰寫一份體驗報告-子彈短信

https://www.jianshu.com/p/05ecb5326a1a

網易系列-網易蝸牛讀書-功能理解

https://www.jianshu.com/p/d0bef5f53d9b

體驗報告要怎麼寫

https://www.jianshu.com/p/d98b180b6920

6.2競品分析報告。競品更多的仍是有一個對比的區分。就好比在快捷支付的時候,是你掃商家的二維碼仍是商家掃你的二維碼,何時在什麼狀況下使用哪一種模塊,一樣是微信和支付寶,這二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下面是我寫的競品分析報告。

如何作一份簡單的競品-網易嚴選

https://www.jianshu.com/p/686e701703d6

6.3BRD-商業需求文檔。若是你有一個好點子,那麼你要分析這個事情,構思一下,準備一個故事,描繪出藍圖,讓別人相信你。

6.4MRD-市場需求文檔。藍圖作好,故事講完,準備要實際的開工前,須要更詳細的描述怎麼作,以及這樣作的好處。要給你們去打雞血啊,要把當前的市場狀況、目標、競爭對手這些都說出來,而且誇大本身,擴充目標,適當的貶低對手。

6.5PRD-需求文檔。功能需求說明書,但如今不少的時候你們都不會在寫PRD了,直接在原型上寫標註,在開評審會的時候經過就能夠了。

下面是我寫的PRD。

寫一份普普統統的PRD

https://www.jianshu.com/p/b7ecd9987012

七、五種圖的設計

7.1思惟導圖-優先級最高的內容。不管是寫文檔仍是畫原型或者是說安排其餘的任務項,一個清晰的齊全的大小類目都清楚的思惟導圖可以讓你節省不少的精力。

7.2流程圖-最基本的圖形設計能力。從進入開始,到全部模塊對應的關係,到結束。畫流程圖能夠用講故事的模式,前中後,開始過程分支結果。

7.3框架圖-功能模塊展現。告訴你們要作的軟件架構層級是怎樣的。主目錄下包含哪些子目錄,優先級是什麼。

7.4原型圖-產品的兩大基本功之一。原型不光是考驗想法,還有佈局排版的能力。

7.5用例圖-角色、功能、邏輯之間的關係,研發和測試會用到,還有類圖、時序圖等。

5、總結

產品是一個輪迴的過程,通常狀況下按照下面四步作好,基本就可以作的穩妥當當。

5.一、發現問題-放大:前兩年流行的PPT創業,就是這種模式。我常常舉例也這樣說:1我的下地鐵走10分鐘到公司是你本身的平常;100我的下地鐵走10分鐘到公司是一個過程;10000我的下地鐵走10分鐘到公司是一個商機;1000000我的下地鐵走10分鐘到公司這就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5.二、收集資料-分析:作產品不是作其普通的東西,產品經理是要改變世界的人,雖然人人都不必定是產品經理,但至少如今你是。你要作的就是把1我的遇到的狀況和100000我的所遇到的綜合起來。

5.三、制定計劃-投產:作什麼,怎麼作,爲何作,給誰作,獲得什麼結果。想一下商業計劃書是怎麼寫的。

5.四、方案實施-落地:研發的過程雖然很辛苦,但畢竟是和內部人溝通,實在不行還有其餘個頭高的領導來扛着天。但對市場,可就針對是一刀一槍的幹了,迴歸到上一個節點中說的給誰作。

5.五、市場應用-迭代:一招鮮吃遍天是不適用於互聯網時代的,細切類目只是找到其中一個點,咱們須要不斷的去磨合這個點,而後去擴充其餘的點,用點連成線,在把線連成面。

以上內容是結合了我自身的一些經驗列舉的一些方案,不必定對每一個人都有效,也可能裏面就是我本身走的彎路,因此須要自行判斷。寫出來呢,也是但願可以對在這條路,和即將上路的朋友們起到一些幫助。畢竟創新很難,但參照就會比較簡單一些。

 

理論性的內容不少,說多了你們都很煩,但實際倒是平常的內容,若是有什麼更好的意見歡迎一塊兒討論。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