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6】貝業新兄弟IT總監李濟宏:第三方家居物流的IT架構探索

5月6日,物流人的節日,這一天,全國的物流人匯聚中國上海嘉定,以「新時代、新物流」爲主題的2017中國貨運產業大會暨貨運企業家高峯論壇如期召開,同時,首屆嘉年華活動隆重開啓,八大主題分享活動,精彩進行時,如下爲5月6日上午IT主題專場的嘉賓分享乾貨實錄:數據庫

濟宏

你們好,我叫李濟宏,來自於貝業。今天我分享的話題是第三方家居物流在IT方面的探索。服務器

首先介紹一下本身,我工做已經有十幾年了,都是三方物流公司,可是在物流IT行業有五年左右的時間。五年前很偶然的機會我進入優通,2012年的時候,其實整個物流業,特別是第三方物流,價格競爭很是激烈。第三方物流,那個時候已經出現了一些困惑。當時,優通有融資,咱們上線了SAP的TMS、WMS系統和ECC財務模塊。2014年SAP系統用的正爽的時候,整個物流業有了很大的發展,當時O2O以及互聯網+、移動互聯興起,車貨匹配平臺紛涌而入,從那個時候開始,咱們就一直在解決整車、零擔以及區配在途跟蹤的問題。微信

我是去年年末加入貝業,貝業是由海爾控股的上市物流公司,八年前就用國內比較知名的物流軟件作信息化。應集團的要求,我如今每月都會到青島總部,和海爾CTO和CIO等集團的負責人一塊兒討論新的技術。由於隨着如今互聯網的深刻,整個業態變遷和IT的更新很是快。咱們之前用短信,如今用微信,國產飛機都上天了,因此IT架構也是每天在變。咱們一直也在探索。架構

 

三方物流面臨的挑戰運維

首先,咱們上面是客戶。客戶對咱們整個運營質量要求很是高,物流運做KPI稍微有點差錯就會被叫去開會批評,各類多樣化的要求也愈來愈層出不窮。可是,又由於這幾年的經濟壓力,客戶的成本壓力也很是大,一年一招標,價格佔主要因素,形成咱們的利潤也愈來愈低。微服務

下面是供應商。由於第三方物流沒有車,因此幾乎車的調度都是在小三方、專線、大車隊這裏。可是如今,新型的現代專線和大車隊幾乎都是70後、80後,他們不像之前拿個紙本子作物流了。他們也是以最低的成本,藉助如今的SaaS系統,以及實體運做經驗,來和咱們搶客戶。大數據

其次還有線上的第三方物流平臺諸如卡行天下、菜鳥等,還有如今剛對社會開放的京東物流,以及咱們的競爭對手,都在與咱們競爭。優化

 

三方物流發展的三個方向阿里雲

yousha

咱們三方物流若是想發展,第一是要有專業的運營團隊,運營質量必需要保證。另三方物流如今其實就是牽頭物流,靠一二十年在客戶行業的經驗積累,必需要能給客戶提供專業的行業解決方案的能力。架構設計

第二是深刻供應鏈,切入客戶的生產採購及銷售,增長和客戶的粘性。好比說作輪胎,咱們作運輸,也作倉庫,那咱們就能夠把地區總代理也作起來,第三方物流不只作物流,並且要作整個配套的銷售。

第三就是信息化。可是,三方物流每日減小利潤和IT投入產生了巨大的矛盾,老闆有想法但沒行動,咱們IT負責人倒底要怎麼辦?基於這個話題,咱們能夠掃一下底部的二維碼,在個人官方微信有發佈一個文章,你們能夠看一下。

 

物流平臺的設計原則

物流平臺

物流系統的做用,對上就是知足客戶的全部需求,對下就是要進行社會資源協同,若是沒有一個完整的系統平臺,靠人工的話,上面的客戶需求是沒法知足的,庫、車等資源也是沒法良好的進行管控的。

驅動

一個現代化的物流技術平臺,應以訂單驅動,體驗驅動,數據驅動做爲設計原則。物流業務以客戶訂單的開始到結束做爲業務規則。全部的狀態節點、執行監控、訂單分發和歸集就是訂單驅動。

物流平臺的設計方式如今要以面向業務單一職責的微服務做爲基礎。有一個案例,以前咱們接觸過不少的軟件,國內的軟件很習慣把整個物流系統打包成一個系統軟件,可是底層架構由於一些緣由,隨着業務的發展愈來愈慢,三方物流客戶需求不同,因此須要作定製,否則形成最後一個訂單或者跑一個報表要半個小時,會形成整個業務系統的癱瘓,這是很大的問題。因此如今幾乎都是把單一邏輯的系統拆開,作成單一的職責微服務,好比WMS。

 

加減乘除,物流平臺的設計規則

加減

第一,體驗作加法,客戶的體驗來越重要,到貨及時率、在途信息、報表等內容是基礎,除此以外還要給客戶提供更多他們想不到的體驗。內部客戶也同樣。 若是一個系統操做員,對系統操做很是不爽,抱怨滿天,以前一小時解決的事情上系統後要10個小時才能解決,這就很差了。

第二,流程要作減法,爲何要作減法?我舉一個真實案例。一天中午我在公司門口乘涼放鬆,一個項目經理跑來問我,李總,我有一個很是急切的需求。我說,什麼需求?他說了一個WMS上的需求。我聽完後問他之前跟IT團隊講了這件事嗎?他說,我講了一年了。而後我反問他一句話,你這個需求講了一年如今尚未實現,並且沒有影響你的實際運做,那就說明這個流程是多餘的流程,而後我解釋了一二三四,說明若是知足他這個流程,會形成其它的問題。因此不是客戶全部的需求都要100%知足,咱們在系統設計的時候要抓住主要的核心流程。系統開發有一個特色,客戶當初提出的100%的需求,真正用到的只有30%到40%,或是徹底按照客戶的要求來作的系統,可能作好後,客戶說這系統不是他想要的。因此流程必需要作減法。

第三,數據要作乘法,全部業務數據要進行彙總和大數據分析,產生內部的運營決策以及給客戶展現的決策,好比咱們能夠按照整個全國的運輸數據進行分析,給客戶提供銷售預測報告,這都是大數據分析的結果。兩年前馬雲提出DT時代,數據科技時代,今年馬化騰提出數字經濟,如今你們都在圍繞着數據在作,你們可能系統用了不少,可是如何合理地應用數據,這是對你們的考驗。

第四,運維要作除法,除了數據庫這種IO讀寫要求較高的應用,其它架構能夠徹底扔到雲裏,好比說阿里雲、百度雲這些。對於軟件的運維,像郵箱、OA、HR這些非核心的業務系統,徹底可使用SaaS系統。特別是郵箱,咱們本身買個服務器,而後本身再折騰Exchange、白名單這些,有點耗費資源。

 

物流平臺架構的目標:統一入口、統一服務、統一數據

前臺統一入口,聚焦用戶體驗;中臺必須統一服務,聚焦業務邏輯;後臺要統一數據,聚焦運營智能,這是物流平臺的設計目標。

咱們客戶的全部訂單,電商訂單等接口都接入統一EDI開放平臺。你們看到不少箭頭都是指向O,如今OMS不僅是一個訂單分發,OMS還要兼顧WMS、TMS的邏輯職能,並作事件管理、訂單監控,而讓WMS和TMS儘可能作單一職責的內容。如今大部分的物流軟件設計,OMS都作的愈來愈重,這是個趨勢。OMS作強的好處就是,OMS進行部分的權限調整和功能閹割,便可在頂部實現Portal的功能,讓用戶、客戶、供應商徹底從Portal平臺完成各種操做。

數據層面,全部的生產數據都是主從庫,實時把從庫數據歸集、整理,能夠產出各緯度的報表。

 

物流信息化要抓住兩大核心:OMS BMS

第一,訂單驅動,OMS,如今像超強主板同樣,OMS從訂單的開始到結束,整個OMS都是聯動的,其它的WMS、TMS儘可能單一職責,實現熱插拔。

好比WMS對於三方物流來講,如今就應該有好多套。特別是對於2B端的倉儲系統和2C端的電商倉儲系統徹底是不一樣的設計理念,爲何?通常對B端的要求是行業性要求比較強,垂直化要求較高;可是對於電商的WMS,標準化較強,可是對於自動化的要求和分揀的要求就比較多,水平化要求更高。因此整個的設計理念徹底不一樣。因此咱們說的OMS是超強主板,WMS更像是內存,當下內存不夠就插一個內存。

第二,BMS是固態硬盤,全部的費用歸集,以及複雜性的計算。

o

b

頂部訂單驅動,包括車貨匹配、GPS的設備的在途信息,發車、到達、異常的狀態,以及EM事件管理、電子回單的管理,都所有在OMS。

BMS是費用的歸集,以及對TMS、WMS的複雜性運算。BMS更像一個結算的過程。BMS是核心業務的費用,其它的費用還要財務系統進行最後的數據分析。

 

持續迭代,是信息化的必經之路

diedai

這些年信息化發展愈來愈快,有時候甚至感受到,是信息化在助力各行業作變革,信息化時代已經到來。咱們的今天的想法和作法,可能在明天不必定是最好的,因此咱們全部的系統,包括架構設計,都須要進行迭代,一期、二期、三期要進行持續的優化和調整。

最後,總結一下分享的主要觀點,創建OMS、BMS兩大堡壘,自主掌握核心技術,提高技術團隊能力,打造強力做戰單元 創建共享平臺,提高效率、下降重複投入,最好要用技術提高平臺側的協同效率,來助力企業打造新的增加引擎。

 

-END-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