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html
初高中都在作算法競賽,雖然最後沒走自主招生,但計算機依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初的想法就是:頗有趣、很感興趣、我以前作得還行、工資不錯,因而選了CS。前端
很難說符合不符合,由於我也沒有帶着什麼期待啦。不過有一些課程給了我驚喜,好比面向對象就讓我有「很不錯的課程體驗」。程序員
毫無疑問我是喜歡計算機的,或者說是喜歡它所具備的創造力,但我不以爲這個領域是我擅長的。初高中時個人文科一直比理科好得多,那最後爲何還選了計算機專業呢,,可能我是個m吧(微笑.jpg算法
會。想去的城市不少,想去的公司也不少,如今喜歡也正在學習的是遊戲開發和數據科學兩個方向,固然也但願能從事相關的工做。數據庫
大體學習經歷:初高中作了四年的算法競賽,大學後雖然沒有繼續參加,但基本的算法和數據結構知識仍有繼續學習。大一到大二學過一年的遊戲開發,主要爲U3D,也學過基礎的3D建模。大二簡單接觸了Android開發,前端和後端開發都嘗試了一下(但前端基本殘廢)。學校課程中學習過MFC和ASP.Net。目前在實驗室進行的是大數據方向的學習和研究。編程
目前會的語言是C、C++、C#和JAVA,C和C++是刷算法題(Pascal也是會的2333);C#是U3D開發,網頁和桌面應用也會一點(真·一點);JAVA用來作Hadoop開發,Android會個Hello World;Python在作數據庫和大數據的時候用過一點,屬於半殘廢水平,但須要的時候也能強行作一下;JavaScript在起初學U3D時學過,但後來就轉C#了,因此跟PHP同樣是能看懂的水平。後端
編碼外的技能和能力:競賽和自學遊戲開發及各種開源軟件培養了我閱讀代碼、文檔、和搜索資料的能力,能紮實地面向百度、谷歌、CSDN、Stack Overflow等進行編程。Git和SVN都能「不大熟練」地使用。數據結構
專業知識上,基礎理論和前沿領域我都沒有足夠深刻進行學習。計算機是一個仍在不斷完善和發展的領域,我以爲對新知識、新技術的追求跟知識自己一樣重要。技能上,雖然學過不少,但能稱爲擅長的卻沒有。而且,在實際的協做開發中,代碼相互糾纏,效率堪憂。這點也跟我協做、溝通能力較差有關。我在時間分配和處理併發事務上也有待提升。併發
個人選擇是讀研。博文中有如E那樣痛恨糟糕的培訓機構的,也有如H那樣認爲本科教育並不重要的,但他們都認同知識的重要。的確大學教育不怎麼樣,但正如B中所說「咱們須要培養的是本身的思考方式,而不是簡單地獲取知識」。在大學裏或許無法直接學到工做的技能(它也不該該是崗前培訓機構),但大學裏提供了許多優質的學習資源,大學生這個身份也更容易帶來更好的機會。「勿在浮沙築高臺」,我但願能有機會更紮實地理解我所使用的工具們。工具
優點微乎其微吧...在個別方向我學的早些,有一些經驗積累。
劣勢是相對於工做的同窗會少了幾年工做經驗,相對一些讀研的同窗起步又有些晚了。
大三上好好學習,繼續數據科學方向的學習,刷刷六級分。以後課少了,就準備外語考試,試試參加相關方向的比賽,以及準備實習。
期待能與隊友共同作出好東西。具體開發時間根據實際項目難度不定,但我想盡可能作得更好,並且思考是不會中止的。回想在面向對象課時,第一次合做開發一個小項目,畢竟是從零學起,從正式開始到寒假結束前完成第一版可能花了四十二個小時。
瞭解過。想學習如何合做作出一個軟件,並且必選。
爲了更好地應對這種狀況,在開發前就須要作好各種文檔的編寫,敲定編碼細則、概設和詳設等,確保新同窗能順利接上工做。若是新同窗技術方向不符,就得按實際狀況更換職責,或是讓其進行學習以適應這裏的角色。
「計算機專業須要大量時間,須要付出大量精力,也須要極大的耐心。」雖然惹人煩躁,但解決問題後也能得到同等甚至是更多的喜悅。雖然學習計算機的初衷不同,但我想這份喜悅是你們共享的。
博文裏技術人們的各異人生讓我真切地感覺到「技術不是一切」。技術只要下功夫就能掌握,更要注意爲人處事的技能,它們能讓你走得更遠。用技術去解決問題,而不要糾纏於技術自己。比起技術的選擇,更多的是生活的選擇,畢竟無法裝個虛擬機試試嘛。
B:劉帥:在失望中尋找但願
E:達內,青鳥!大家使多少花朵誤入歧途!
H:【野生程序員】:優先招聘
K:談談職業規劃——CSDN對個人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