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3】【GITC精華演講】貝業新兄弟李濟宏:如何作到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加減乘除

2017GITC智慧物流論壇李濟宏演講


導讀
11月23日智慧物流論壇上,貝業新兄弟李濟宏分享了《如何作到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加減乘除》演講,介紹瞭如何更好的構建企業信息化系統。
程序員

 

30秒get演講乾貨
爲何用戶總說系統難用?爲何IT團隊天天都在苦逼的敲代碼,可是得不到用戶的承認?物流信息化建設的困難點在哪?IT人如何作,才能不淪爲高級民工?
貝業新兄弟李濟宏將御用的信息化建設的四大法則全盤托出,帶領你們解決信息化建設中遇到的各類難題。數據庫

 

貝業新兄弟安全

貝業新兄弟的全稱是上海貝業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1997年成立於廣州,是國家4A級第三方的物流企業。2000年貝業成爲科勒中國區惟一的物流商。2004年貝業位居中國衛浴物流的前三,2007年的咱們跟宜家合做,開始接觸非標大件的B2C物流。2014年貝業和海爾進行合資。服務器

剛剛結束的雙11貝業總體承接了日日順的家裝和衛浴行業的倉儲和配送。很值得慶幸的是在菜鳥的統計中,大件家居倉庫,貝業承接的上海倉\武漢倉雙十一期間及時出庫率爲100%,KPI位列第一。微信

 

加減乘除四大法則網絡

加減乘除四大法則

用戶體驗作加法,業務流程作減法。加減法主要是指軟件開發方面的建設原則。數據作乘法,是指大數據分析,運維作除法是指基礎架構以及企業的非核心繫統。架構

 

體驗作加法運維


咱們首先來說一個蘋果和安卓的故事。iphone

在iphone 5s的時代,iphone幾乎成了中國的街機。到如今爲止,iphone也是全球智能手機佔有量第一的產品。這是爲何呢?微服務

咱們如今拿着5s打電話玩微信,也不以爲卡,可是若是你拿幾年前買的安卓手機,體驗感就會明顯的降低。

咱們再說說蘋果電腦。之前蘋果電腦是藝術設計專業人員的必備,但近幾年,蘋果電腦也成了軟件開發人員的最愛。這是爲何呢?

第一,品牌性強,撐面子;第二,Mac系統穩定、高效;第三,keynote等軟件,作出的ppt更具備創意性。舉個最直接的例子,如今的程序員直接擺脫了鼠標,也不再爲開機或是debug速度慢而着急砸電腦了。
    
咱們再講個案例,就是微信、快手和知乎。

微信在問世的時候,QQ早已有移動端,可是爲何微信一出來直接就把QQ給完敗呢?坊間有個傳說,用戶給張小龍提了1000個需求,被張小龍全否。就由於張小龍一直秉承了不忘初心的設計理念,才造就瞭如今的微信。微信如今已經替代了短信,成爲咱們平常必不可少的手機應用。訪問權限控制極佳的朋友圈,也成了你們瞭解朋友動態以及碎片閱讀的最好工具。

因此,體驗作加法,不是說要把系統作得很是龐大複雜或是很是完整纔是完美的,要抓住用戶的需求,更要一直秉承本身在創做時的初心。
    
咱們再說說快手。快手爲何一會兒火了?兩個字:簡單。可是,快手後臺的邏輯,並不簡單。我以爲快手是把AI用得最好的一個產品。快手的直播權限開通、推薦視頻、涉黃識別等功能,所有是後臺自動計算。以日活量來自動開通直播權限,以你平常點擊的視頻類型,自動推薦你喜歡的視頻。
 
最後,咱們說說知乎。爲何如今你們在搜索問題的時候,都習慣性的在後面加個知乎兩個字?兩個字:定位。

知乎面世的時候,就以高大上的專業社區,吸引了不少的用戶。在知乎,你能夠看到很詳細的解答,每一個回答者都在用心,都在用本身最專業的方式來回答提問者的問題。我也常常被邀請回答問題,可是,我在回答問題的時候,都堪比寫一篇文章。知乎已經造成了良好的專業知識氛圍。
 
最後,我用一句話來總結體驗作加法: 用戶不會買你賣的是什麼,可是用戶會買你相信的是什麼。(People don't buy what you sale, but people buy what you believe.) 保持初心,很重要。

物流+

對於物流信息化來說,體驗的加法,主要體如今客戶是否能主動經過微信,被動經過短信等方式進行貨物的在途信息查詢,物流運做異常時的自動反饋,是否能實現系統的對接。

對內部用戶來講,系統是否穩定流暢,操做是否簡單,用系統可否享受像excel般的那種便捷性的快感,應收應付是否能夠系統自動計算,報表可否自動統計。

我見到不少公司的物流系統就是個擺設,用戶爲告終算的須要在補錄系統,跟蹤、報表、甚至應收應付結算,所有是線下excel。系統用戶苦不堪言,整天加班作最基礎的excel的工做,實在可悲。

系統是用的,不是當擺設的。系統是讓用戶優化做業使用的工具,不是累贅。

 

流程作減法

黃金思惟圈

如今大多軟件工做者,都不喜歡說No。客戶要我作什麼,慣常思惟首先就去想用什麼技術實現,而後就蒙着頭去作,等系統上線後,客戶又說,這不是我想要的,而後再改,改過來改過去,仍是整套系統上線失敗,人財物形成巨大的浪費。

國內的不少軟件相比國際化的軟件,差距就在於,國內的系統輝煌幾年後,就變成了四不像的系統,而國際型的軟件諸如SAP等,就不是這個樣子,這是爲何呢?

2010年,西蒙在TED演講中,提到黃金思惟圈的概念。客戶提到需求,咱們先多問幾個爲何,直到問到客戶問這個問題的初心是什麼,客戶提出這個需求背後的目的或是動因究竟是什麼,而後再考慮如何去實現這個需求。

給你們講個黃金思惟圈的典型案例:

小麗應聘到了本身心儀的一家汽車4S店作銷售員,試用期三個月。

一天,她接待了一位顧客,這位顧客上來一句話就是:「我想要一輛便宜的車」。

小麗聽聞,就帶着這位顧客介紹了幾款他們店裏便宜的車。

然而這位顧客聽了她的介紹以後,又會不斷地拋出新的問題——

「這款車若是之後出現了磨損,它的維修費多少?」

「這款車耗油狀況如何?」

「後期在使用過程當中,會不會遇到意想不到的狀況?」

一個上午的時間,小麗使出渾身解數,應對這位客戶的每一個問題,然而當問題解答完以後,這位客戶仍是搖搖頭,說再去別家看看,小麗頓時沮喪極了。

咱們用「黃金思惟圈」進行情景重現:

一天,小麗迎來了一位顧客,顧客進店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好,我想買一輛便宜的車。」

小麗試探地問:「這位先生,您好。您是否是在擔憂,買到了一輛又貴性能又很差的車?您身邊是否是有不少人都有了私家車?」

顧客:「是的,身邊好多人都有了私家車,他們也給我各類買車建議,說實在的,我不想和他們同樣,但也不能買錯了回去被他們笑話。」

小麗:「是啊,您說的很對,如今私家車愈來愈普及了。不過這私家車也在不斷地升級換代,毫無疑問,新出來的車不論款式仍是價位上,廣泛來講比前幾年好了不少。」

顧客:「我都到了這個歲數了,早就過了追時髦的年紀。我就想找一款經典的好車。」

通過進一步確認,小麗發現,原來這位顧客以前說的「便宜」,並非指售價便宜,而是指性能好,往後用起來省油、省維修費、經久耐用。

最後小麗圓滿的促成了這筆生意。

 

加減混合運算:KANBAN管理 & 樂高積木

kanban

在加減法實踐過程當中,最重要的工具,就是看板管理。

產品經理要利用黃金思惟圈,把20%的核心需求和關鍵性的需求理出來;

項目經理,要按需求的緊急重要程度,進行優先度劃分,並按需求、開發、交付、上線四個環節對團隊人員進行合理的調配。

Kanban提供了整個項目進度的可視化管理,能夠隨時把握項目節奏。

在軟件開發過程當中,雖然說能夠用黃金思惟圈、kanban等工具來提升項目的成功性,可是仍是會不免出現無用、多餘或是須要從新開發的功能,這就須要敏捷開發和微服務架構的思惟。

行業變革愈來愈快,誰也不知道明天又會是什麼模樣,在系統設計過程當中,儘可能把各個功能微服務化,就像樂高積木同樣,每一個積木都有插口,能夠隨時拼接。拼接的模塊很差用,沒事,只拔掉這一塊,從新作個新的接上便可。持續迭代是當今最好的方式。

 

數據作乘法

數據

數據分兩個層次,一個是廣度,一個是深度。

從廣度來講,內部系通通一使用API進行鏈接,對客戶、供應商以及IOT平臺使用EDI進行鏈接。在數字經濟時代,鏈接即一切。

深度是指數據的歸集及分析。每一個系統的數據庫首先要作歸集,而後作分類聚合,並從高層到底層進行數據挖掘,從而產生各種報表、圖表,最終實現運營監控可視化,數據智能化,供決策者進行分析。

咱們如今對數據的運用很有成就感。之前咱們公司運營負責人每天都在救火,以前系統不記錄任何異常信息,只是靠客服人員自覺的上報。平時貨損貨差,客服本身能解決的就解決了,每一個運單的跟蹤,客服偷懶不作也就不作了,但不是每次都是這麼幸運。 有貨物異常,收貨人一個電話就打到了甲方,甲方的物流經理氣呼呼的再打給咱們運營負責人的時候,運營負責人才知道這件事情。

如今咱們怎麼作呢?用報表反推操做。運營負責人天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運營監控平臺看異常報表,若是有異常,第一時間會處理。但若是仍是發生以前甲方物流經理投訴的話,直接責任到跟蹤文員。

另一個很好的案例,就是應收應付結算。經過TMS產生的費用,製做各維度的損益表、特殊費用報表,能夠快速準確的查出問題所在,作到真正意義上的降本增效。

 

運維作除法

除法

幹該乾的事兒,不應乾的事兒交給別人去作。這就是運維作除法的核心。

對於中小型企業來講,硬件網絡等投入儘可能使用雲產品,以下降人員成本及硬件成本,提升硬件彈性使用率,提升系統安全性和穩定性。

另外,對於HR、OA、電子郵箱等非核心繫統,也儘可能使用雲產品。雲產品更新迭代快,每月都有新花樣供使用者嘗試,用戶對IT系統的滿意度會大大的提升,並且雲產品對IT運維成本下降不少。

對於中大型企業來講,核心系統的本地化部署必不可少。

IT人員首先要考慮服務器的虛擬化。虛擬化系統部署方便,CPU、內存、硬盤等也可動態調整。

另外,核心系統的高可用,以及存儲是重中之重。數據是IT的核心。沒了數據,一切都是空談。無論你中毒也好,誤刪除也罷,有了備份,萬事都好商量。建議各位IT負責人,無論去哪,其餘錢都能省,存儲千萬別給公司省,這是我們IT的命根子。一天一全備少不了,高可用少不了,災備也少不了。

另外下一代防火牆也是中大型企業的IT須要關注的。通常企業給員工配的電腦並非很高大上,若是裝殺毒軟件,務必會影響用戶操做。下一代防火牆是基於應用層的防禦,在普通防火牆基礎上,能夠抵擋病毒及木馬。

最後,行爲管控也很重要,該關的關該封的封,防患於未然。另外若是IT團隊夠強大,不要忘了數據庫審計設備和堡壘機。

 

結語

一個現代化的技術平臺,須要以訂單驅動、體驗驅動、數據驅動,做爲設計原則。以面向單一職責的微服務,做爲邏輯單元。這,就是加、減、乘、除的精要總結。

用技術提高平臺側的協同效率

用戰術提高高效敏捷的做戰單元

助力貝業打造新的增加引擎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