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個性化推薦,你們通常會想到協同過濾、文本類似等推薦算法,或是更高階的模型推薦算法,百度的張棟說過,推薦40%取決於UI、30%取決於數據、20%取決於背景知識,雖然本人不是很認同這種比例,但推薦系統中,推薦算法起的做用起的做用是很是有限的。算法
就像任何數據挖掘應用同樣,算法不是起決定做用的,背景知識、數據很重要。經過算法或數學模型來描述和解決問題,我以爲是工科或者理科背景同窗的習慣性思惟,爲何會有這種習慣性思惟?很簡單,由於受本身的知識背景限制。對象
個性化推薦研究的對象是人和物品,針對人的層次,目前個性化研究領域上,用戶建模信息主要包括用戶喜歡的物品、風格、品類等,用這些比較靜態的信息來描述一我的,有固然總比沒有好,可是遠遠不夠的,相對於物品,人不是一個客觀的物體,但不少個性化推薦系統中迴避了這個複雜的問題,把人用一些數值和偏好來描述,而後根據這些來猜想用戶喜歡的商品。數學
人的消費心理有分流行消費、求新消費、偏好消費、求廉消費、求名消費等等,傳統的個性化推薦只是知足了偏好消費這個方面,有些的人的偏好消費習慣很弱,若有些女性,喜歡在淘寶上看到「打折」商品就買,或者看到「新款」就買,這種狀況下,傳統的個性化推薦起的效果會很是弱。推薦系統須要分析出消費者的心理,進行更精細化的推薦,從而獲得更大的收益。it
個性化推薦中須要避免過分消費的現象,過猶不及,任何東西過分了,用戶會產生厭煩心理,如用戶看了幾部恐怖電影,反覆一直推薦恐怖電影,用戶買了個外套,反覆推薦類似的外套,一開始時,這種推薦會有效果,後面慢慢的,效果會愈來愈低,進行交替和輪流的推薦,效果可能會更好。數據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