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人如何感知app
人不只思考,還會感知。除了瞭解目標人羣的基本信息外,你還須要瞭解他們的心理情況。spa
72.七情六慾人皆有之3d
雖然情感在咱們的平常生活中相當重要,但關於它的研究並無你想象的那麼多。研究情感的科學家們將情感與情緒和態度區分開來。blog
要點:事件
1)面部表情廣泛存在,而身體姿態不具備廣泛性ip
73.情感與肌肉運動相關聯io
要點:請求
1)大腦一樣映射情感im
74.故事比數據更有說服力d3
故事比數據更有吸引力的一個緣由是它的形式比較好。故事可以引發共鳴,引起情感反饋,而有了情感反饋,人們就會去處理這些數據和感知。情感還會激活記憶中樞。
75.氣味能激發情感和喚起回憶
要點:
1)特殊的嗅覺途徑(嗅覺會喚起回憶)
2)企業將氣味做爲品牌(或者顏色做爲品牌)
76.人天生喜歡驚喜
舊腦的職責是掃描周圍環境中任何可能產生危險的事物。這也意味着無心識的舊腦會四處尋找新鮮或者新穎的事物。
要點:
1)渴望未知
當發生的事物是不可預見時,伏隔核是最爲活躍的。讓大腦活躍的緣由是驚喜,而非所偏好的的事物。
77.人在忙碌時更加愉悅
想象一下這個場景:你剛下飛機,須要步行前去領取行李。步行過去須要12 分鐘。走到行李處時,你的行李剛剛到傳送帶。這種狀況下你會不會不耐煩?再想象一下:你剛下飛機,步行前往行李處花了兩分鐘,而後站着等了大約10 分鐘纔看到行李。這種狀況下你會有多麼不耐煩?
以上兩種狀況你都花費了12 分鐘取到行李,可是在第二種站着乾等的狀況下,你會更加不耐煩,更加不悅。
要點:
1)人須要理由
2)人們喜歡作事
78.田園風光使人愉悅
要點:
1)田園景象能夠修復注意力
79.觀感是信任的首要指標
要點:
1)信任是快樂的最重要指標
80.聽音樂會釋放大腦中的多巴胺
你是否曾因聽到一段音樂而感到強烈的快感甚至發冷? Valorie Salimpoor(2011)團隊的研究顯示,聽音樂能夠釋放神經遞質多巴胺。即便只是期盼聽到音樂也會釋放多巴胺。
要點:
1)愉悅與預期的愉悅
Samlipoor 團隊發現,人們聽音樂時腦部和身體的活動模式與因獲得獎勵而感到興奮時是相同的。這種愉悅的感覺會讓大腦中的紋狀體多巴胺系統分泌多巴胺。當人們期盼使人愉悅的音樂片斷時,大腦中的伏隔核會分泌多巴胺。
81.事情越難實現,人們就越喜歡
1959 年,斯坦福大學的Elliot Aronson 最早開始了關於「入會條件效應」的研究。Aronson 設定了3 種入會難度(困難、適中、簡單,其中困難其實並不是想象的那麼難),而且針對被試者隨機指定難度。他確實發現入會條件越苛刻,人們越喜歡這個團體。
要點:
1)認知失調理論
2)稀缺性和排他性(「我」爲做者)
除了認知失調理論能夠解釋這個現象之外,我認爲稀缺性也起了做用。若是這個團體很難加入,那就意味着不少人都沒法加入。若是我沒法加入,那我就失敗了。 所以,若是加入一個團體的過程當中費了很大的勁,那麼它必定是不錯的團體。
82.人會高估對將來事件的反應
要點:
1)人是糟糕的預言家
Daniel Gilbert 在他2007 年出版的《撞上快樂》(Stumbling on Happiness)一書中討論了他和其餘人進行的一項研究,讓人們預測或估計本身對事件的情感反應。他發現,人們大大高估了本身對平常生活中那些快樂與不快樂事件的反應。不論是預測對失業、發生意外或親人過世等消極事件的反應,仍是對發財、找到理想工做或找到最佳伴侶等積極事件的反應,每一個人都會高估本身。若是是消極事件,他們預計本身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很是失落和憔悴;若是是積極事件,他們預計本身會興奮很長一段時間。
2)內部調節
其實,人們擁有內部調節機制。不管是發生了消極的仍是積極的事件,絕大多數時間裏人們的幸福感都保持在同一個水平。一些人的快樂每每比其餘人要多一點或者少一點,無論發生了什麼,他們的幸福感都會保持不變。這意味人們對將來幸福感的預測不是十分準確。
83.人在事前和過後的感受更好
在計劃旅遊以前,想象中的世界是美好的;然而在旅途中,人們對旅遊的評價卻沒有那麼高,這樣的感受會在旅遊後有增高,以爲旅遊的回憶是美好的。
84.人在悲傷或恐懼時會想念熟悉的事物
星期五的下午,老闆把你叫到辦公室,說他對你最近的項目報告感到不滿。你曾屢次告訴他這個項目比較棘手,請他多安排幾我的手。他無視你的請求,如今卻告訴你這個項目將對你產生極度不良的影響,你甚至有可能所以丟掉工做。回家的路上,你站在百貨商店門口,悲傷又懼怕。你還會買你常買的麥片嗎?會嘗試買些新東西嗎?
(會買常買的麥片)
要點:
1)人想要熟悉的事物
2)想要熟悉的事物是由於懼怕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