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請點擊】html
「魚」是利,「漁」是取得利的工具,你以爲哪一個更重要些呢?安全
有兩我的,很飢餓,又沒法得到食物,這時候上帝決定幫助他們,給了一我的一隻魚竿,另外一我的一簍魚。獲得魚的人,不久以後魚吃光了,在飢餓中慢慢死去;另外一我的拿了魚竿,還沒走到海邊也累死了。運維
後來上帝又遇到兩個飢餓且沒法得到食物的人。此次上帝一樣分別給了他們魚竿和魚,與以前不一樣的是,這兩我的沒有分開,他們一塊兒忍着飢餓向海邊走去,當實在扛不住了,就烤一條魚吃。這樣在魚吃完以前,他們終於到了海邊,釣到了魚。因爲有了不斷的食物,他們過上了富足的生活。ide
合做精神是一種品質,在上述「魚漁合做」的過程當中,全部的資源都獲得了最有效的利用,兩個主人公經受住了錘鍊,加強了彼此的溝通能力,加深了信任感和依賴感,培養了良好的合做精神,這就是合做求共贏。工具
做爲支撐業務運行的重要手段,IT基礎設施在當前變得尤其重要,保證IT基礎設施持續、有序運轉以支持業務的需求也成爲IT運維人員重要的任務。但僅僅是「運行」,也許並非最有利的「共贏」。若是咱們把IT的效用比做「漁」,把業務的成果比做「魚」。那麼如何將這樣共贏的局面循環滾動呢?spa
首先對於「漁」來講,目前大部分的運維人員都知道排障和保證IT系統的安全運行是一件要緊事,這當然沒錯,魚竿出問題了,那釣魚這件事就想都不要想了。可是魚竿沒問題就必定能釣獲得魚嗎?釣到的魚就必定多?釣到的種類就必定能賣得了好價錢嗎?回答固然是「NO」。這就如同運維人員對如何去處理IT與業務的關係同樣。個人IT自身沒有問題,但也只表明這根「魚竿」是好的,可能不能保證業務系統運行的效率,也就是說釣上魚,或者釣獲得能賣大價錢的「魚」還得看你這根魚竿上掛的餌是否是符合這片水域的魚的喜愛,你的捕撈時間是否是最合適等等符合你捕撈目的的操做。htm
對於「魚」來講,其實也是支撐「漁」能夠更好發展的動力。業務部門的增效,必然能夠對IT的發展帶來更大的促動,而且在這種促進下,IT才能實現與業務的同步發展,並充分釋放對業務發展的推進做用。blog
固然這個道理不少運維人員並非不懂,但每每在兩者關係裏,起主動做用的是「漁」,而非「魚」同樣,你不可能奢望魚本身找到並咬上釣鉤或者鑽進漁網,對這些「魚」的研究和驅動,每每應該由掌握「漁」的人來主動完成。因此這也是不少運維人員沒有作到,或者意識到卻沒法突破的問題所在。這種主動性,投射到咱們的運維工做中來,我認爲不只僅在於你應該把IT系統自己維護好,還應該主動地去創建與業務部門之間溝通的渠道,去了解他們,瞭解他們的需求,這種瞭解應該創建在對本身充分認知的基礎上,只有「知己」纔有可能「知彼」。資源
IT運維人員應該首先將IT資源作到透明化的管理,對這些資源的服務水平作到綜合的評估。這樣才能幫助業務根據其需求進行對這些資源的服務水平作到綜合評估和承諾。接下來,就是要幫助業務部門根據其需求進行資源的合理分配,作到按需分配。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夠順應業務部門不斷的變動與創新須要。get
這樣才能真正地創建起「漁」與「魚」之間的共贏合做。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