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發現每次寫博客都寫了好大一堆廢話,本身看着也以爲有點累,從如今開始儘可能開始改正過來吧。android
找BUG前,先來看看什麼叫BUG,下面是引用《構建之法》第13章軟件測試中對於BUG描述的片段。程序員
Bug:軟件的缺陷算法
Bug能夠分解爲:症狀(Symptom)、程序錯誤(Fault)、根本緣由(Root Cause)。數據庫
1)症狀:即從用戶的角度看,軟件出了什麼問題。例如,輸入(3211)時,程序出錯退出。後端
2)程序錯誤:即從代碼的角度看,代碼的什麼錯誤致使了軟件的問題。例如,代碼在輸入爲某種狀況下訪問了非法的內存地址——0X0000000C。瀏覽器
3) 根本緣由:錯誤根源,即致使代碼錯誤的根本緣由。例如,代碼對於id1==id2的狀況沒有作正確判斷,從而引用了未賦初值的變量,出現了以上的狀況。服務器
bug01:Settings->Appearance->Language/(Content Font Size)更改設置無效果網絡
我一直在考慮他提供的這個設置中文,英文究竟是修改的哪一個界面的文字,惋惜一直沒能找到。無論切換什麼設置,原來的界面沒發現有哪一個地方發生了改變,該是英文仍是英文,該是中文也仍是中文。一樣,設置字體大小的選項也同樣找不到在哪裏實現了。框架
bug02:單詞分享功能不支持QQ分享佈局
短信分享卻是正常的,但是QQ分享並無獲取到任何分享的內容,多是設計人員並無提供QQ分享的功能,畢竟國外用QQ的或許不多。但若是不提供,我以爲能夠設計個過濾器,齊碼不要在分享選項裏讓人能夠選擇。
好吧,我收集資料作得不夠,該產品的開發團隊就在北京。
bug03:界面佈局錯位
這裏有強迫症的人很會受不了,多是兼容性緣由沒有考慮到。
bug04:快速點擊問題
這個幾乎全部軟件都同樣,金山詞霸也是這樣,也許他們以爲沒人會無聊到使勁的重複點擊同一個按鈕。雖然在這地方影響不大,但必應詞典還提供一個搖一搖的功能,也一樣存在這個問題。在搖一搖這裏沒有考慮清楚,我以爲問題就很大了。進入搖一搖,選擇必應電臺,而後使勁搖,在他響應第一次搖的事件頁面跳轉至必應電臺那裏以前多搖幾回,而後你會發現,進入了一個電臺後還會再進入另外一個電臺,你多搖了幾回,就會進入多少個電臺界面。這個時候,你在它全部的電臺界面沒出現以前退出程序,會發現竟然提示服務沒法獲取,而後直接顯示應用已終止,竟然崩潰了。
以上的bug只是列出軟件使用過程當中比較顯眼的一些問題,這類bug對於大部分用戶來講應該都比較難接受,由於有明顯的達不到預期結果。就像我想修改下字體大小,並且你也有提供這個選項供我設置,可我設置完後卻發現毫無變化,那這功能不就是個雞肋嘛。固然,還有一些軟件問題是用戶體驗方面的反饋,我會結合以後的用戶體驗及採訪來書寫。由於,我以爲以後要列出來的軟件問題應該不能算進bug中,畢竟並不知道這些問題對於大部分用戶來講到底算不算問題,或許有的用戶正習慣這種方式。因此,我以後將會以用戶體驗建議再列出幾個軟件問題出來。
·採訪者背景和需求
此次配合我作用戶體驗的是個人一個高中同窗,他英語不太好,跟我同樣,六級還在掙扎中。因此,他須要有一個能背單詞的軟件,偶然碰到什麼單詞不懂的也能夠順便查一查。
下面是我同窗正在試用這軟件的圖片。
·採訪者反饋
就上傳部分截圖吧,由於順便跟老朋友聊了會,內容雜七雜八混合在一塊兒,很差截圖。下面是我對朋友給的反饋的一些總結。
我是在幾天前就叫我同窗下載這個軟件用用看,今天跟他聊天的時候他跟我說這軟件很差用。
他說,他是由於英語很差,因此須要一款軟件幫忙,有時背背單詞,有時查點翻譯。軟件一進去是新聞列表,點進去,倒是瀏覽網頁,並且不支持縮放,也沒有自適應屏幕,好不爽。
還有,菜單選項都是成英文的,看着很不習慣,想改爲中文的好像不行。
單詞庫裏提供了一堆六級的,外國常見的短語等庫,這很好,能夠跟着背。但是,單詞本背完一遍就不讓再背了。
軟件功能很強大,很適合那些對英語感興趣,每天想看英文報,練口語的同窗,他就是個想背點單詞,把六級過了,偶然查那麼幾個翻譯而言,這軟件不是很適合他。
要給建議的話,把軟件下方那個黑條搜索換個漂亮點的,那麼難看還每一個頁面都有,看着都很不爽,不當心點到,頁面就直接跳走了。另外,那個單詞匹配的,有時會出錯,雖然影響不大,但看着總不爽。
以上,大概就是我同窗所給的反饋。
總結
好吧,我好像是找錯用戶來體驗了。或許我同窗更想要的只是一款能背單詞軟件,就像滬江開心詞場那種。但結合我同窗說的幾個問題,以及我再次去嘗試後總結了如下幾點問題。
問題1:更改設置還要重啓才能生效
這裏真的很麻煩,我嘗試過更改Settings->Appearance->Homepage Module裏的設置,結果沒有任何提示說我更改爲功,我返回首頁,也沒看見更改的設置生效。這會讓用戶以爲是否是沒更改爲功,或者說這個功能沒用?由於,並非每一個用戶都會去嘗試一下重啓大法的,因此我以爲,這裏要麼就設置成當即生效的,要麼就給點舒適提示,指導用戶該怎麼查看到更改生效。
問題2:單詞匹配會出現錯誤
原本高亮就是爲了能讓用戶更快的看到重要的單詞以及翻譯,結果有的時候單詞和翻譯匹配並非那麼準確。這點雖然影響不大,但若是有的用戶對這個單詞很陌生,那這樣頗有可能會形成誤導的。可能你會說,單詞翻譯就在definitions裏有詳細的解釋了,這裏就能夠保證準確性,只是在sentences裏的高亮匹配有時會出了點問題,若是你對這單詞並不陌生,你天然會清楚這裏的高亮匹配有點問題,徹底能夠略過它。若是你對單詞很陌生,你能夠在definitions頁面中學完它的意思,再到sentences裏去看例句。問題是,若是我並不想看翻譯呢,若是我想直接從例句中學習這個單詞呢?
問題3:句子翻譯準確性不夠(目前彷佛全部的詞典軟件都這樣,畢竟中文不像英文有那麼標準的語法,中文但是很博大精深的)
就我使用過的詞典軟件來講,無論是有道,金山詞霸仍是近階段嘗試的必應詞典,在整個句子的翻譯中並非很理想。無論是漢譯英,仍是英譯漢,感受都是單個詞單個詞的翻譯,只是把它們拼在一塊兒造成一個句子而已。或者是由於整個句子的翻譯存在不少二義性,機器很難明確咱們到底須要的是哪一種翻譯。不過,這點影響不大,畢竟不多有須要翻譯整個句子的,基本上都是翻譯些關鍵詞,而後本身再來理解整個句子。並非我有多麼深厚的英文基礎,只是你們都心知肚明的知道整個句子翻譯的話可能會更加不知道這個句子的意思了,因此若是可以解決這點,我相信確定會所以吸引大批用戶,特別是學生。
問題4:界面佈局(搜索框)
用戶直接很軟件打交道的就是用戶能看到的界面了,因此我以爲界面設計得漂亮點,符合用戶感受點,會很容易得到用戶的好感。說實話,我對必應詞典的感受跟我同窗差很少,總以爲它的界面過於單調了,好像沒有什麼功能是突出的,好像全部的功能都同樣,並且我有點小小的強迫症,我也特別不喜歡界面底部的搜索框,但又沒有選項能夠把它禁掉。因此,我以爲或許能夠把界面底部的搜索框設計成FAB形式的,須要的時候一點,而後搜索框出來,不須要的時候就讓它以FAB的形式靜靜的浮在那不是很好嗎?
問題5:首頁新聞界面
每次登錄詞典軟件的時候還能夠順便看看最近有什麼英文的新聞,這點很好,有的人就不喜歡單單背背單詞,而是但願能看點英文小故事,英文新聞之類的。因此,這點我也以爲作得很好,可是當我點擊某個新聞,但願看下它的詳情時,滿懷但願的點擊它,結果你給我看的界面就是這種?不支持縮放就算了,你好歹來個自適應佈局啊,就像UC瀏覽器有個輔助功能可以將當前網頁設置成屏幕自適應的方式。雖然我不知道這種方式怎麼實現,容不容易實現,但至少我知道有人能實現它,但這軟件沒作到。並且,一點進去就這種效果,很難讓人有心情慢慢的去拖屏幕,找本身要看的內容在哪。因此,我以爲,這點能夠改進一下,或者設計成打開其餘瀏覽器來幫助顯示,或者本身可以實現縮放或者自適應屏幕。
問題6:查看單詞解釋的collocations選項卡界面白屏
不知道其餘版本的必應詞典是否是這樣,我在安卓手機上使用必應詞典時,點擊查看某個單詞的解釋時有三個選項卡界面definitions/sentences/collocations這三個,前兩個通常都有內容顯示,但第三個選項卡常常沒有任何內容,直接白屏,也沒有任何提示。這會讓用戶不知所措,是網絡問題呢,仍是這個單詞並無相關的內容?若是是網絡問題,界面上找不到任何表示正在加載中的標誌,若是是沒有內容,至少給點提示吧。後來,再一次偶然的操做下,我在Settings->Look-up Options找到一個Online Definitions選項的,默認是Wi-Fi,說實話我並非很清楚這個設置是幹嗎用的,都是英文介紹。但至少看到個Wi-Fi,因此我猜測應該是跟聯網有關的,我更改了它的設置,而後回到以前的collocations界面發現這下有內容了,是真的有內容了,並且若是這個單詞沒有相應的collocations內容,界面上還會有提示了。我實在是無語了,原來是出如今網絡設置上,但是你默認的是Wi-Fi,也沒跟我提示,若是我一直不用Wi-Fi,也沒有無聊到設置裏去隨便改改的話,豈不是我會一直以爲這個collocations就是一個白屏界面?因此,我以爲適當的提示很重要,用戶並不清楚每個按鈕,每個設置的功能是什麼,也沒有時間閒情去慢慢嘗試。
以上,是站在一個用戶的角度提出的幾點問題,或者能夠說至關於用戶的需求,能不能實現,有沒有必要實現就不是用戶須要操心的了。用戶把本身的需求,以及用戶體驗表達了,剩下的就交給程序員們去操心吧。
若是要我選擇推不推薦這個軟件的話,我以爲仍是選擇通常吧。由於我以爲必應詞典並非適用於任何想學好英語,想背單詞的。你的全部菜單選項,設置選項全是英文,這點就很容易讓人反感了,畢竟英文若是不夠好的同窗可能作相同的事好比更改某個設置會花費更長的時間。固然,若是對方本就是個學霸,想霸中更霸,我至關願意推薦他使用這軟件,畢竟功能仍是不少,也頗有幫助的。
好吧,我老實說吧,這段估計我確實不會寫。我實在沒辦法考慮清楚,要實現一個模塊大概須要多長時間,具體編碼要涉及到哪些部分。服務器要搭建,數據庫要設計,這些我知道,但我僅僅是知道而已,須要花費多少時間,交由哪些人來作,具體先後端是如何進行對接的,如何進行交互的?等等一堆無從參照的任務估計,實在沒法隨便給個時間來。還有單詞庫以及電臺模塊的數據確定不是本身生來的,那這些數據是從哪裏獲取到的,我查一個單詞的時候去搜索數據庫究竟是直接用SQL的Like去匹配?不可能吧,那效率不是特別低嗎?應該有某種算法能夠直接來搜索的吧,那掌握這種算法須要多久?這些我都不清楚,因此沒辦法進行估計。
我能稍微作出估計的就是開發前期,須要花費必定的時間來作需求調研,需求分析,由於這個步驟咱們剛經歷過,不少需求很模糊,或者客戶先後需求有矛盾都須要分析清楚。這個我估計是大概三週時間,完成文檔。而後就是編碼規範,以及一些框架設計,這些是咱們接下去要作的,大概會花費多少時間,過程當中會碰到哪些問題,如何去解決這些都須要後面去經歷才能說清楚,因此這裏只是大概的給出個2~3周的時間。
接下去就是產品各模塊功能的實現了,其實我不肯定必應詞典到底有哪些模塊,因此就按照軟件菜單欄裏的功能來劃分模塊吧。但這些模塊的實現要花多長時間,跟數據庫的交互難不難,有什麼須要注意的地方,說實話,這些都不大懂,因此只能儘可能的把估計的時間延長點,估計每一個模塊大概3~4周的時間吧。再加上最後的測試驗收階段,以及上線後修復BUG,總的大概須要25周左右吧。
此次的比較就只對必應詞典安卓版本和金山詞霸安卓版進行比較。
我以爲各類產品能在競爭那麼激烈的市場獲取穩定的用戶,那麼天然有該產品亮點的地方。若是硬要去模仿成功產品的優秀地方,那麼作出來的也就只能是模仿而已,因此要有本身獨特的風格。
對於金山詞霸,我一直在使用,我以爲它比必應詞典教爲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的UI界面設計很理想,重點也很突出。好比,你查詢你一個單詞,查詢結果的字體在當前界面中是最大也最明顯的,很容易讓你一眼找到。下面先來看看兩個軟件的一些基本界面。
從我使用過的這兩款軟件上來看,我以爲仍是金山詞霸的界面更好一些,無論是佈局仍是控件,都比較能讓我接受。可是金山詞霸提供的功能很少,我偶爾會用下每日一讀,但單詞本基本沒用過,由於還要本身下載。翻譯使用最多,畢竟它就是默認頁面。對比於必應詞典,必應詞典提供的功能就特別多了,無論是單詞本庫啊,仍是電臺啊,口語練習啊,都作得很到位。但我仍是那句話,界面能升級的話效果會更好。
Q:若是你是項目經理,如何提升從而在競爭中勝出?
若是我是必應詞典團隊的項目經理,我以爲要提升的就是在UI設計方面。首先,這個產品能夠說是已經不用擔憂缺乏用戶了,也不須要擔憂沒有推廣的渠道了,畢竟加上微軟這個前綴足夠吸引一批人了。那麼,須要考慮的就是怎麼留住用戶,怎麼吸引新用戶,怎麼從競爭對手手中搶奪用戶?假設,我如今所作的只須要在產品現階段的程度上稍做修改,那麼我會選擇在UI設計方面下功夫。畢竟如今是個看臉的時代,儘管你的功能再強大,用戶看着不爽,用着不舒服照樣不會鳥你,他又不知道你究竟是用了多高級的技術來完成的這個功能。
Q:目前市場上有什麼樣的產品了?
目前市場上關於詞典的產品實在是太多了,隨便在各大應用市場輸入詞典,你會搜出一堆產品,像什麼金山詞霸,有道詞典,必應詞典,牛津詞典,百度翻譯等等。這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仍然能夠脫穎而出的產品天然有屬於他們本身的亮點,好比金山詞霸,界面就設計得很不錯。好比有道,各類瀏覽器取詞翻譯插件也作得很不錯。
Q:你要設計什麼樣的功能?
這個在前面已經說過了,我要改進的就是UI設計方面。
Q:爲什麼要作這個功能,而不是其餘功能?
爲何,由於UI界面是涉及到臉面問題的。用戶並不像咱們程序員同樣,懂得各個功能實現的原理是什麼,哪一種算法來實現是有多麼高大上。他們接觸到的僅僅就是咱們設計的UI界面,因此要給用戶好印象。你問我爲何不是其餘功能?這不是廢話嗎,微軟集中了那麼多的精英,已經實現了那麼多高超的功能,我一個小小的計算機未畢業生怎麼可能能設計出比它還牛逼的功能!!hhhh,其實這是我給本身找的藉口啦,由於我有點小小強迫症,我就以爲UI很差看,既然能有機會來當項目經理,固然要知足下本身的私心,改改改,界面都改掉。這個,不行!那個,從新設計!(想一想都以爲好威風,都有點小激動)
Q:爲何用戶會用你的產品/功能?
用戶選擇一款軟件是怎麼選擇的?有的是直接在應用商城查找,而後查看你的幾張截圖介紹,看中了就下載先試試看;有的是別人推薦;有的是論壇請教等等。在這些方式中,用戶能提早接觸到軟件最多的部分是什麼,界面!我在逛知乎的時候發現有這麼個牛人寫了個小故事,他本身開發了一款APP,可銷售量卻不多。後來在朋友幫助下,重構了全部UI設計,果不其然收穫了大量的用戶。這裏附上知乎地址,有時間興趣的能夠看看,因此,提高了UI界面,這麼強大的功能的軟件還怕沒人用嗎?
Q:你的創新在哪裏?能夠用 NABCD 分析。
N:創新嘛?我以爲個人創新就是貼近用戶特別是學生的角度。怎麼說,咱們學生何時會去安裝一款軟件。就拿我本身來講,若是看到一款遊戲的截圖很是漂亮,我會忍不住下載下來看看。若是看到一款跟我手頭上正在使用的某款軟件是屬於同類型的,但界面看起來很高大上,那麼我也會下載下來試試,以爲爽,好留下,之前的刪掉。至因而否會真正的去體驗軟件中的各類細節,各類強大功能呢?會,上課特別無聊的時候,隨便登錄個軟件使勁亂點。因此說,對於一款軟件來講,學生更須要的是有舒服的界面,簡潔的操做,功能只要不是差距很大我就能接受。
A:怎麼實現?我不是項目經理嗎?這個,等我回去問問團隊再來講哈,據說最近Google推出的Material Design設計規範很不錯啊,要不就讓他們用這個實現?
B:該產品能幫助用戶更好的學習英文,能有效的幫用戶解決各類單詞,短語翻譯,練習國外國土口音。
C:雖然目前市場上的競爭特別激烈,但通過UI升級的必應詞典,加上微軟團隊的實力,要在市場上佔據一角,仍是能夠作到的。
D:推廣的渠道有不少,微軟有不少產品,雖然微軟的產品基本是不加上廣告機制的,可是推薦下自家的產品應該不爲過,因此能夠經過這點來進行全面的推廣。
Q:若是你來領導這個團隊,會有什麼不同?
若是要我來領導這個團隊,會有一點跟之前的開發模式很不同,我須要一我的來當個人助手。另外,無論是需求分析,仍是UI設計,或是代碼實現,我都但願能參與進去,不必定要負責到具體任務當中去,但我但願能參與進各類討論。或許我這樣脫離了項目經理該作的事,但我以爲我能更好的融入團隊,清晰團隊每個角色的工做,這樣方便之後無論在安排時間上仍是設計上都能從各個角色的角度上考慮。
Q:若是你的團隊有5我的, 4個月的時間,你做爲項目經理,應該如何配置角色(開發,測試,美工等等)?
由於這次的重點是放在UI設計方面,因此我須要有1個美工,3個開發,1個測試。我須要開發人員配合美工共同來設計出一份使人滿意的UI界面出來。至於測試只有一個,畢竟這次的項目是假設在現階段的必應詞典的基礎上改進UI,因此問題應該會比較少,一個應該夠用。
Q:描述你的團隊在16 週期間每週都要作什麼,才能在第16周如期發佈軟件。
第1周,美工設計出初步多套UI界面,經過網絡調查,用戶調研等多途徑獲取用戶反饋以及建議。 第2~3周,整理用戶反饋,美工繼續改進UI設計,繼續調查,繼續獲取反饋,並造成初步最終版。 第4~10周,開發人員完成內側版本,測試人員進行測試反饋。 第11~12周,投放部分市場,接收正式用戶的反饋,即時整理,修改BUG。 第13~15周,根據整理出來的反饋,開發人員進行修改,完成公測版本,測試人員進行測試反饋。 第16周,測試經過,發佈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