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做業——案例分析

 

關於 石墨文檔客戶端 的案例分析

做業地址:前端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nenu/2016CS/homework/2505

第一部分 調研, 評測

1.下載並使用,按照描述的bug定義,找3~5個功能性的比較嚴重的bug。請用專業的語言描述(每一個bug很多於40字),若有必要,請配圖。算法

《構建之法》中第13章軟件測試 有關於bug的定義:後端

 

 

我選擇下載手機版石墨文檔並進行使用,感受登陸界面簡單大方,同時簡介了軟件的主要功能:可多人實時協做 、輕鬆添加同事協做、任意位置添加評論、多端同步等,但感受初入界面不知道哪些功能應如何使用,一些導出、打印等功能隱藏很深。前端工程師

接下來我就進行了一些功能的使用:框架

(1)在拍照上傳照片功能中,出現上傳失敗字樣後,點擊知道了後上傳照片的進度條依舊在沒有去掉,等了約30分鐘也還在,退出頁面從新進入後才消除進度條。工具

(2)測試導入文件時,導入速度有些慢。在導入後想對錶格繼續編輯,出現了沒法精確到某個字,屢次出現亂行,光標出現位置與點擊位置不一致。學習

 

(3)在桌面沒法徹底顯示名字,致使前十五個字相同的文檔沒法進行區分,對於用戶來講很不方便,沒法快速準確找到想要的文檔。測試

 

 

2.選擇須要使用這樣的軟件的用戶進行採訪,記錄你的採訪,記錄形式不限,圖片、文字或文檔連接。
(1)介紹採訪對象的背景和需求(他們爲什麼要使用這款文檔軟件,這款文檔軟件能爲他們提供什麼幫助?)優化

該採訪對象爲大四學生,不在學校在外實習,不少文檔材料須要與在校學生進行溝通協調後進行填寫,這款軟件可以遠程進行交流討論,同時省去了反覆更改反覆發送的麻煩。
(2)讓採訪對象使用5-15分鐘石墨文檔的功能(請上傳照片證實用戶的確正在使用,遠程採訪的同窗請讓別人幫忙照相)編碼


(3)描述用戶使用這個產品的過程, 用戶的問題解決了麼?軟件在數據量/界面/功能/準確度上各有什麼優缺點?用戶體驗方面有問題麼?

  • 用戶使用過程:經過社交軟件將其在校室友發過來的填寫的文件保存並導入石墨文檔,添加室友爲協做者,二人在石墨文檔上溝通如何填寫,如何更改,方便快捷,很好地解決了二人的問題。

 

  • 用戶體驗的問題:(1)導入表格速度慢,卡頓 (2)只能顯示部分文件名 (3)沒法將字放大後進行編輯 (4)沒法對某條特定評論進行回覆

(4)用戶對產品有什麼改進意見?

但願功能可以更加完善,解決上面用戶體驗的問題。若是能夠,但願出一個夜間模式。

3.請給出你對這款軟件的評價和理由。
評價:
a、很是不推薦
b、 不推薦
c、通常
d、 推薦
e、 很是推薦

評價:d、 推薦 

理由:軟件界面簡潔大方,軟件的主要功能:可多人實時協做 、輕鬆添加同事協做、任意位置添加評論、多端同步等用起來很方便,可以彌補其餘軟件的一些功能,推薦須要此種功能的人進行使用。

第二部分 分析

1.使用此軟件的全部功能(包括新建文檔、文檔導入等),聯繫第二部分的分析,估計這個項目作到這個程度大約須要多少時間(以周爲單位、團隊人數6人左右、計算機專業本科畢業生,並有專業UI 支持),人員如何分工?時間如何規劃?

石墨文檔是一款支持雲端實時協做的企業辦公服務軟件,能夠實現實時協做、實時保存、輕鬆分享、劃詞評論、還原歷史等功能,真正工做起來仍是有困難須要一些時間的。閱讀《構建之法》8.6節中整個軟件項目的時間估計按自底向下方法(未考慮各個模塊之間的相互依賴性)來看,估計這個項目作到這個程度大約須要28~36周。

人員分工:2個後端工程師,1個算法工程師解決算法問題,2個前端工程師(其中至少有1位有美工基礎),另外須要1個產品經理進行統籌規劃協調。項目執行後期,全體進行測試。

  • 市場調研。 2個周。
  • 產品需求分析、功能設計與分工,肯定產品使用框架。4個周。
  • 完成幾大核心功能諸如實時協做、實時保存、輕鬆分享、劃詞評論、還原歷史、跨平臺等。部分功能對算法層次諸如模式識別有要求,須要算法工程師進行樣本訓練、測試、調參。與此同時,前端工程師進行界面的設計。這一部分須要12~20個周。
  • 根據用戶反饋進行功能完善。4個周。
  • 進行測試。以後上線beta版本。 4個周。
  • 發佈完整版,並進行廣告宣傳。2個周。

2.分析這個軟件目前的優劣(和相似軟件相比),並給出團隊在軟件工程方面能夠提升的一個具體建議。

 

 

石墨文檔的頁面設計頗有中國風的感受,無廣告,幾個主打功能也方便好用,更致力於實時協做、實時保存、權限設置、細節討論、跨平臺等功能,而在管理方面有所欠缺,建議增長頁面管理、文件管理 、好友管理等管理功能,同時能夠增長一些國外元素,使軟件更加國際化,獲得更普遍使用。

第三部分 建議和規劃

1.這個軟件有不少能夠提升的部分,若是你是項目經理,如何提升從而在競爭中勝出?

  • 修復目前存在的bug
  • 優化現有功能和設計,做爲工具類產品,基礎功能必定要作到極致,文檔編輯和表格編輯都要繼續完善功能,同時也可增長夜間模式等,讓用戶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因爲同類軟件不少,因此不斷更新探索新功能,突出軟件特點,使其可以脫穎而出。
  • 增長英文版,增長用戶使用範圍。

2.目前市場上有什麼樣的產品了?你要設計什麼樣的功能?爲什麼要作這個功能,而不是其餘功能?爲何用戶會用你的產品/功能?你的創新在哪裏?能夠用 NABCD分析。

  • 目前市場上的團隊文檔管理、協做類工具產品有不少,好比Google Doc、Microsoft Office、騰訊文檔、WPS雲文檔、有道雲協做等。
  • 我想設計一個任務分配推動和時間提醒功能,緣由:石墨文檔的功能主要在於支持多人云端實時協做的工具類產品,多人協做須要對任務進行分配與討論,有了任務管理功能,就能夠將「複雜」的項目變成「簡單」的清單,將大的項目以任務清單的形式進行拆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每一個任務都指派到我的,設置到期日期,再也不拖延,同時能夠看到彼此的工做進度,方便進行討論和更改。並且,事件提醒推送到手機,用來提醒全部協做者,再也不錯過團隊任務。
  • 方便協做,還有良好的用戶體驗會是用戶選擇咱們的緣由。
  • N (Need 需求):

     不管是否從事文字編輯工做,每一個人在學習生活中都會接觸到文字編輯。石墨文檔是一款基於這一項需求,將文檔置於「雲端」,團隊成員都能對該文檔進行實時編輯的工具。工做文件集中組織管理,實時分享和討論,免去了反覆修改文件版本、發送郵件、沒法實時溝通等的麻煩。同時也解決了在移動端的體驗太差和兼容性上的問題。

    A (Approach 作法):可進行用戶體驗狀況調查,根據用戶需求優化和更新功能。

    B (Benefit  好處):

     實時協做——多人/多平臺,毫秒級同步響應;

     實時保存——文檔/表格實時保存在雲端,即寫即存。在編輯過程當中,文檔頁面上方會實時提示文檔的狀態;

     輕鬆分享——添加協做者,能夠自行控制文檔/表格的協做權限,只讀/可寫/私有,或協做或私密;

           細節討論——針對文檔的某處細節即時討論,告別Email+IM的低效時代;

           還原歷史——全部的編輯歷史都將自動保存,隨時追溯查看,還可一鍵還原到任一歷史版本。

    C (Competitors 競爭):石墨文檔的最大對手應該是有道雲筆記(協做)。有道雲出道時間較久,從我的的筆記工具發展到瞭如今的團隊協做,在功能上較爲全面,。

    D (Delivery 推廣):在各大應用商店和社交平臺上進行推廣,也可進行一些廣告宣傳。

3.若是你的團隊有5我的, 4個月的時間,你做爲項目經理,應該如何配置角色(開發,測試,美工等等)?

我會配置1個美工,3個開發,1個測試
4.描述你的團隊在16 週期間每週都要作什麼,才能在第16周如期發佈軟件。

第1周:開展網上問卷調查,收集用戶反饋2-3周:分析功能需求,生成設計文檔第4周:複審設計文檔,制定代碼規範5-9周:具體編碼,完成UI第10周:代碼複審11-12周:軟件測試,解決bug第13周:完成報告,計算工做量,提出改進計劃14-15周:完善產品,準備發佈第16周:正式發佈產品,收集用戶反饋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