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末來到如今所在的公司,在此以前將近一個多月的時間面試了三四家公司。當時想應聘的崗位有:產品經理和技術總監——這看似有些矛盾,一文一武,「你到底最擅長作什麼?仍是你兩個崗位都ok、不存在孰輕孰重?」,想必你會有這些疑問;不錯,其實這正反映了我當時心裏的糾結和掙扎。爲什麼?待我慢慢道來。面試
我以前作了五年多的開發,然後又轉型作了半年多的產品,不一樣的是:開發已由剛開始照貓畫虎的懵懂到後來已經得心應手而且有本身的想法,以致於感受已經觸碰到了目前能接觸到開發層面的天花板,沒有挑戰,也沒什麼興趣了;因此轉型作產品是有些偶然但也比較「瓜熟蒂落」的事。由技術轉型作產品經理,你們都知道有優點但也會經歷更痛苦的蛻變,這個我也不例外——一直當心翼翼、如履薄冰的作事,「困惑、束手束腳、鴨梨山大」是我對以前半年產品工做的最深入感覺;天天上班、甚至休息放假的時間,我都感受惴惴不安,想着怎樣將工做作的有聲有色,獲得老闆的承認,但越是這樣,愈加現本身被緊張的情緒所包圍,以致讓本身陷入困境,「無形的壓力壓得我好累...」,最終我選擇了辭職。由於我相信:在比較放鬆的狀態下才能有更多的想象和創造力;若是再這樣下去只會讓我想象力匱乏、身心疲憊!瀏覽器
但而正如文章開頭所說,對於找新工做,我卻比較糾結和掙扎——是繼續作開發:充其量只是作熟能生巧且無趣的事情,工資會比較高,不會被老闆臭罵,仍是冒險走產品的‘孤獨之旅’:有挑戰但仍是一頭霧水、縮手縮腳、提心吊膽,工資短時間內也沒法達到個人預期,跟我作開發的待遇也一樣相差比較大...,面試到最後,初步談成了兩家公司,崗位分別爲:軟件工程師和產品經理,工資都達到了個人要求,剩下就是須要我作二選一了。那幾天,我也一直在問本身:作開發雖然工資高,可是你真正想作的事情嗎?!我也比較清楚的知道我心裏的想法和感覺:我已經多少被‘產品思惟’洗腦了,反感再去寫代碼,就是作也是勉爲其難。仔細想一想後,仍是決定作產品吧,它彷佛以「神祕、未知」的強磁力在吸引着我,並且我也相信:將以前半年的工做總結,在新工做中努力去實踐和及時調整,應該也不會差到哪兒去。微信
產品經理崗位當時應聘了兩家公司,一家是如今所在的,另外一家是北京在襄陽的分公司;初試還算機智的經過,複試被淘汰,準確說就像跟一個高手過招被虐的很慘。這篇文章就想對當時的面試做下總結,以便能給須要的朋友一些幫助。網絡
1.以用戶的角度介紹產品spa
產品設計須要跳出角色,跟用戶介紹產品更應如此——產品介紹不是功能的堆砌、陳列,而是要以用戶的角度告訴他:這個產品/功能能給他帶來什麼(產品價值),而且要簡單扼要、清晰明瞭。好比:如今比較多的學英語的App都有這樣的功能:用戶能夠選擇(對話)課程,它會對你的每句發音作評分並給出錯誤發音單詞提示,這算是功能需求簡要描述,若是你這樣給用戶介紹,可能有很多小白用戶會聽的雲裏霧裏;但你若是告訴他:你能夠經過練習矯正發音,這樣是否是讓他更容易接收、理解呢?!設計
2.多思考如何去改進一個產品開發
記得初試時,面試官問了我一個問題:介紹一款App,談下若是你是PM,你打算如何去改進它?我當時也算是靈機一動,想了想以前用的比較多的UC瀏覽器,就說了兩點改進意見:同步
a.雲同步:登陸和註冊入口不明顯產品
b.斷網狀況下,提示界面不友好,且「網絡診斷」功能不能給予正確診斷結果和修復建議——應該讓用戶輕鬆搞定「斷網」class
雖然有些僥倖經過了初試,但同時也提醒了我:若是想成爲一名優秀的產品經理,你須要多思考「如何去改進一個產品」併成爲習慣,由於思考的過程就是你提升的機會!
3.要關注產品的每次更新
這點有點兒司空見慣了,但如同上面——你應該多去留心並思考,這個App爲何要作這樣的更新?它要知足怎樣的用戶需求或實現怎樣的產品運營效果?...
4.說話要有條理
你們都知道產品經理須要很強的溝通和表達能力,讓開發、美工和老闆等快速、清晰的理解你的想法,如何作到?讓本身說話有條理,即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那如何作到有條理?分類是化繁爲簡的方法之一,一樣,咱們能夠以「1,2,3...」逐條列出本身的想法。
還有就是:要留心生活中的細節;必定要多從用戶的角度考慮,目前的操做流程是否還能夠再簡化、再簡化,讓用戶在最短的路徑下完成操做!
好了,一個「在路上不甘平凡」的小城市初級PM——與你像是跟朋友同樣零零散散的聊了這麼多,期待能與你相識結伴同行!
個人微信訂閱號:zxcknowmore,你的關注與支持,是我多寫博文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