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過績效管理部分的章節後,咱們認爲貢獻度 = 工做量 × 工做的影響力 × 工做的不可替代性很具備參考價值。在討論事後,咱們找到了量化工做量,工做影響力,以及工做的不可替代性的一些指標。前端
以完成時間來衡量工做量,對於前端來講,「某個功能」指的是作完某個頁面。而對於後端來講,則是具體到每個接口的實現。對於測試組來講,則是完成對某一項功能的測試完成,而且反饋給開發組。 數據庫
以完成度來衡量工做的影響力。完成度有兩個影響指標,測試組在對功能進行測試的時候找出了BUG而且將其反饋給開發組,那麼修復這些BUG所要花費的時間即是第一個指標。第二個指標則是對項目進度的影響。後端
以難度來衡量工做的額不可替代性。在開例會的時候肯定各項任務的難度。學習
團隊中每一個人的基本分爲50。測試
難度等級 | 描述 | 分值 |
---|---|---|
A | 十分簡單,不須要太大的思考便能完成 | +1 |
B | 功能較爲複雜,實現起來須要必定的思考 | +2 |
C | 功能複雜,須要反覆嘗試才能實現 | +3 |
D | 沒有人有這方面的經驗,須要花費長時間學習新東西 | +4 |
E | 功能十分複雜,須要一些其餘成員沒有掌握的專業知識,例如重構數據庫 | +5 |
具體每項任務的難度由每日例會討論決定,若是在例會討論的時候錯誤估計了任務的難度,在與PM溝經過後能夠適當增長難度等級。接口
在測試組測試完成以後,向開發組報告全部發現的BUG。從報告BUG之日開始,到修改完畢某功能全部BUG之日截止。每多過半日,便-1分。若是須要花費3天以上修改功能的BUG,而且沒有用正當的理由與PM說明拖延的緣由,則認定該成員因我的緣由而致使項目的總體拖延,則額外減分。開發
對於PM來講:每有一次沒有按時完成博客則-1分,每幫助一次開發組或者測試組完成任務則+1分。博客
對於測試組來講:在測試完全部BUG以後,得到額外的5分。若測試階段完成以後,用戶或者團隊其餘成員每發現一次新的BUG,則-1分。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