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學習了《電子計算機的曙光》,對戰時及戰後的計算機的歷史發展有了更豐富的瞭解,今天繼續coursera的課程,感受已經有點適應了課程的節奏(除了常常有些奇奇怪怪的詞彙看都看不懂@#¥%),嗯。網絡
70年代開始的時候,只有少數幸運的人才能用上電傳打字機,就像視頻中使用的同樣。那時候的數據傳輸還依靠leased line(租用線路)來實現,和撥號上網其實有些相似,可是存在一個比較大的問題:當時的租用線路還不是光纖,受限於當時的技術而使用的是銅線,這致使了不便於長距離傳輸數據且價格昂貴。除此以外,租用線路在總數量必定的狀況下,每被租用一根,就致使其餘人能共用的數量少了一根,線路自己就是一個寶貴的資源。學習
爲了節省費用,最終學術界研究出了所謂的Store and forward networks(存儲和轉發網絡)——BITNET,目的是將咱們爲電話線支付的成本降到最低。可是你必須在電腦附近,或者在電腦附近有一個辦公室,使用本地電話網絡撥入,而後將有一個鏈接從該計算機的背面鏈接到另外一臺有用戶的計算機,一直循環互聯下去。測試
可是BITNET存在着缺點,例如圖中的綠點、黃點、紫點表明着從小到大的三個數量的數據,當你只想發送小綠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了一個驚天大祕密:這特麼居然要排隊?仍是排在一個巨大紫點後面((╯°Д°)╯︵ ┻━┻),正是由於數據按照一個線性的隊列來排列,所以有可能每次通過路由的時候,你都要收到前面大數據的阻礙,消耗了大量的時間,致使最後一封郵件可能要花費數個小時甚至一兩天。大數據
因而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由美國國防部主持研發的網絡研究項目——ARPANET出現了,爲了更有效地進行信息的交流。它使用了一種全新的思路——packet switching(分組交換網絡技術),將數據切割成小塊的包,這樣就不會出現BITNET中大的數據阻礙隊列後排的小數據最終致使耗費大量時間的狀況。每個小塊的包上都有一個標籤,標籤訂義了它從何而來到哪而去,所以不用擔憂它會迷失在網絡中。ARPANET是一個巨大的進步,惋惜的是它是一個比較排外的網絡,基本上只能在軍方內部使用。spa
因爲對超級計算機的需求,許多大學都向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申請資金購買一臺超級計算機,左一千萬美圓,又一千萬美圓,NSF終於不堪其煩提出一個觀點:咱們爲何不建造一個全國性的共享網絡呢?固然,這一切確定沒有說得那麼輕鬆。設計
上個視頻結尾說道要帶咱們要見一我的,他見證了網絡的歷史,他叫Larry Smarr,來自NCSA(National Center for Supercomputing Applications,美國國家超級應用計算中心),因而緊接着課程,點開了視頻。3d
"我是一個受過訓練的相對論天體物理學家。"——Larry Smarrcode
不得不說這哥們是個猛人......原本覺得又是一個計算機科學怪人,沒想到自我介紹是個天文學家???視頻
Larry Smarr是物理系的博士,研究涉及廣義相對論、氣體動力學等的天體物理學問題。在70年代,因爲他正在開發一種如今稱之爲數值廣義相對論的東西時,須要一個計算能力超強的超級計算機,因爲在當時超級計算機一半用於陸軍,另外一半用於阿伯丁(一半用於軍隊的軌道計算,另外一半則用於恆星演化)。因此他想擁有一臺超級計算機,就必需要作純粹的天體物理學研究,必須得到絕密的核武器許可,這顯然有些不太容易。blog
直到80年代初,第一隻CRAY(克雷超級計算機)進入了歐洲大陸一個開放的科學研究所——馬克斯普朗克物理和天體物理研究所。他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和Dave Arnet(戴夫·阿內特)一塊兒去了那裏,Dave Arnet是偉大的超級計算機專家之一,也是化學家。這聽起來有些滑稽,爲了弄清楚這是一臺美國製造的超級計算機,他們竟然跑到了德國慕尼黑,要知道二戰後德國是戰敗國,湊了很是久纔有錢買一臺超級計算機。
回國後,他發如今60年代的「人造衛星計劃」以後,聯邦政府資助了大學,建造了科學大樓,創建了超級計算機中心,投入巨大。可是大約在1970年,隨着越南戰爭的開始,這些都中止了。例如70年代當他在利弗莫爾的時候,有四臺CDC 7600,它只是有史以來最優秀的超級計算機之一,可是當時卻沒有一所美國大學接收過一臺CDC 7600。因而他打電話給學校的同事,由於他意識到,不少時候他們知道如何作科學,卻由於沒有超級計算機而沒有機會。因此他讓學校的那些教授們發一份小說明書給他,說明若是有一臺超級計算機,能夠作什麼科學。最後他和聯邦政府報告這些併力排衆議,使得當時最早進的超級計算機進入了大學。
Smarr還構建新的網絡,雖然期間受到了許多阻礙,例如那時他遇到了來自華盛頓的telecom lobbyists的阻攔(大概是出於利益衝突),但這些阻礙最終並不會影響時代和科技進步的大趨勢。
看完之後只是以爲,短短9分鐘的視頻,根本說不完這哥們的牛逼經歷......
本節主要是三段採訪資料,之因此給"Internet"打上了引號,是由於此時的Internet還不是如今真正意義上的Internet,大概相似於一個雛形。
Doug Van Houweling剛到密西根大學時,密西根大學正由於沒有獲得國家科學基金會(NSF)項目資助而發愁,因而在Doug Van Houweling的提議下,密西根大學開始嘗試轉變研究方向——負責網絡鏈接,試圖創建一個網絡,把全部的國家超級計算中心鏈接在一塊兒。
從88年開始,這個網絡的網絡流量以及網絡主機數量的增加速度有每月百分之十五左右,由於他們採用了TCP/IP網絡協議體系結構以及當初的網絡設計觀念,纔可以支持這樣的網絡增加速度。除此以外,他們作了不少創新,好比邊界網關協議得以開發出來支持多個網絡通信交互,還增建了不少路由和通信設施。
1990年,網絡速度發展太快,很明顯T1的線路將很快不能支持咱們的網絡需求,必須升級到DS3,就是說從1.5兆(1-1/2)升級到45兆每秒。這是個很大的擴容,大概是30倍左右。爲了作到這一步,他們成立了另外一個非盈利機構叫Advanced Network and Services,仍然由Merit牽頭作項目資助的主要申請機構,這個45兆網絡的開發工做則轉包給總部設在Armonk的Advanced Network and Services國家科學基金會網(NSF Net),最終創建了最快的網際網絡。
當你走進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Boelter Hall(博爾特大廳)後門時,你可能會注意到入口的地磚圖案看起來很隨意。
可是你花一點時間觀察這個模式,就會發現這些圖塊表明0和1,是ASCII字符(恕在下眼拙....實在沒看出來),表示的是L和O。
關於L和O是有歷史典故的,本節標題的The First Two Packets是ARPANET從UCLA發送到Stanford的,內容LO
是經過ARPANET發送的第一條信息,原本是要發送單詞LOGIN,但因爲中途系統BOOM了,最終發送了前兩個字母——L和O,即便如此也足以成爲計算機歷史上值得記錄的一刻。
Katie Hafner是一位記者,從六十年代關注互聯網和計算機,做爲記者,她記錄了網絡空間構建的全過程,向人們講述了ARPANET的起源和發展。
她採訪過許多位在計算機發展史占上有重要地位的人,其中包括Ray Tomlinson——「@」符號的提出者,Jon Postel——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統)的重要貢獻者。
雖然僥倖經過了測試,可是有兩題沒有徹底理解,準備從新再看一遍視頻,查缺補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