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那些艱難的抉擇、浪費的時間

      從上年九月份回來學校到如今過程當中其實有幾回心裏很掙扎。年輕時,最糾結莫過於決定這一輩子要作什麼吧,以前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說幹什麼都是好的,但要幹出個樣子來,這纔是人的價值和尊嚴所在。想一想本身所在的這個領域知識面的廣度很深度都這樣的狹窄,有點不知所措,去年過年的先後一直在糾結考研的問題,由於看不到研究生的生活,總以爲高中看大學同樣,雖然你們都在說考上大學沒有用,可是真的來到大學之後真真切切的感覺到我的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發生改變,固然若是那時候選擇到社會可能也有另外一番的收穫(不可預知),以爲考上研之後可能我的的層次會更進一步的提升,年後其實已經堅決這個決定了,可是在後來本身又一再的糾結、瞭解考研發現如今針對我的的狀況真的不適合,我不能放棄在學校天天早出晚歸的積累,有時候以爲把這些積累當作本身的我的優點,之後再繼續發展,可是就考研的狀況來說,我必須放棄繼續在這裏學習的機會,一年後無論考上與否...其實也並非徹底由於這個,由於好多時候以爲考上之後可能平臺比如今更高,知識面更廣,但就像時間不可預支同樣,如今的年齡兩種大相徑庭的道路已經不能簡單的用時間來衡量和試錯,由於這個時間段和大學的這個環境是之後什麼東西都換不回來的。如今毅然決然的努力準備工做的事情,從這個比較艱難的決定上我意識到不少時候所謂的人生的大是大非的抉擇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人生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只有過去的遺憾或成就和如今的一年之間以及將來未知的種種。
       之前總是以爲這種抉擇很困難,是由於思想不夠成熟不夠獨立, 固然如今也不能說本身有多成熟、多獨立,人生就是一個體驗的過程。有時候也會比較煩或者難理解好多人總是以我的的立場去評判別人有多幼稚,好多時候不得不認可經事確實很少,閱歷不夠豐富,那些有豐富經驗的人能夠以爲別人有時候幼稚,你能夠指導他甚至批評他,可是絕對沒有資格嘲笑別人,由於你永遠不知作別人經歷過什麼,有點小雞凍,也算是對這種不天然現象的一種感受吧。
       有時候回過頭來想一想,之因此幾回心裏都比較掙扎,不少時候比較難決定,是有緣由的,好多時候你們都在說美國的孩子從小都有本身的夢想,從小開始培養本身的興趣,固然這些客觀的、悲觀的因素仍是先放一放面對現實吧。據觀察本身的階段思想和行爲以及周圍的人發現,可能比較大的緣由在於咱們對將來缺少目標,不知道之後想要什麼,由於沒有目標,因此不知道本身該幹什麼,加入不知道本身三年後要幹什麼,就不知道今年要幹什麼,也不知道這個月要幹什麼,也就不知道今天要幹什麼。不少時候其實爲本身定的標準越高,最後收穫就越大,就像英語等級考試,制定了550+甚至更高的目標,那就要比通常只要求過線的人更高努力,最後若是按照這個目標奮鬥,即便沒達到這麼高的分數,也會考500+左右。(不過上學期個人四級是徹底低標準要求本身的,451低分飄過)。爲了實現這個目標天天就要比別人多作一點事情,最後有了成果,就有了動力,有時候本身好像陷入在一個無目標無動力甚至天天都不知道要幹什麼的死循環中。固然實現目標有不少技巧,包括制定小目標、尋找榜樣、主動參與競爭,前提是必需要有人生目標,有階段目標,知道天天該作什麼,這些就要本身去主動尋找。最近你們都比較贊同雷軍一句話:不要用戰術的勤奮掩蓋戰略的懶惰。確實,有時候咱們將來目標思考上的時間太少,由於思考目標這件事很難,咱們都不肯意去思考,天天都幹一些瑣碎的事,真的浪費了不少時間,這就是用戰術的勤奮掩蓋了戰略的懶惰。
       一直以來由於沒有目標動力而收穫不多,每次制定的目標不實現都會本身對本身失望,反反覆覆最後的結果是使本身愈來愈不自信,回想之前的事情,確實是這樣的,不少時候理智每每被一些人性的弱點擊垮。可是重新審視本身,不能改變過去,浪費的時間也好,精力也好,都不能挽回,個人大學也揮霍和浪費的差很少了。但對將來必定要自信,不能由於本身的眇小而否認本身,咱們的生命並不由於如今沒有耀眼的光輝沒有別人的欣賞而不美好。之前總是以爲本身本身比較追求完美,但其實完美只是一種感受而已,而感受天天都在變化。
       不過從決定不考研到如今幾個月內本身的收穫仍是比較大的,這學期的目標從過六級到準備工做再到各類其餘東西,天天都要讓本身充實。感受咱們之因此要努力,不是爲了努力自己,而是爲了追求更多的東西。
       餓了,今天就寫這麼多吧.
 
學習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