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工網絡15團隊做業3——需求分析與設計

需求分析

一、訪問用戶

採用問卷調查方式進行調研
問卷調查連接前端

具體詳情:
git

二、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

需求規格說明書數據庫

三、NABCD

  • Need需求:有些時候家人想要考考孩子的計算能力,就能夠打開這個四則運算小程序;老師想在上課前出一些計算題在課上考考學生,也能夠用這個程序生成題目。編程

  • Approach 作法:開發一個微信四則運算小程序,進入後能夠選擇困難程度,答題完成後,會出現答案能夠查看本身的正確率,按照正確率和所用時間會出現一個排行榜。json

  • Benefit 好處:它能夠選擇難度也能夠查看正確率,能夠直觀的看到孩子的計算能力強弱;同時,因爲該程序是基於微信平臺的,有一個排行榜,老師能夠經過其察看班級學生的計算能力強弱,從而在課堂上能夠針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強弱進行訓練。小程序

  • Competitors 競爭:目前市場上這種類型的小程序較少,因爲該程序的表面用戶是家長和老師,實際用戶是小學生或者初中生;而該程序能夠很快的生成題目,並進行批改,能夠節省老師或者家長大量的時間,對學生來講也很方便。並且該程序界面簡單易操做,更易上手。後端

  • Delivery 交付:在朋友圈、qq空間、微博等發佈相關動態,也會在校園APP如集大通等場所進行宣傳推廣,先進行問卷調查統計對該程序的需求,後對不一樣地方進行不一樣力度的推廣。微信小程序

四、殺手功能

  • 殺手功能:錯題集!用戶能夠查看本身作過題目中全部作錯的題目,對本身薄弱的方面進行鍼對訓練,也能夠增強薄弱方面的訓練力度,最後加強本身的計算能力。

五、將NABCD要點組織成一段話

  • 將NABCD要點組織成一段話:咱們的四則運算小程序主要面對小學生,學生使用該程序進行答題後,正確率能夠直觀的看到本身的計算能力強弱,排行榜能夠看到本身與他人的差距,錯題集能夠對本身進行鍼對訓練,更好的加強本身的計算能力。

原型設計

原型設計使用的工具:墨刀數組

題目分三種難度:
微信

普通難度:

獲得答案:

從答案界面進入困難模式:

獲得答案以後返回主頁面進入排行榜:

任務分解WBS

1.請給出團隊項目的WBS;

  • 前端:吳劍通,鄒其元
  • 後端:吳劍通,江鷺濤,楊鈞宇

2.團隊成員估計各自任務所需時間

成員 任務 所需耗費時間(天)
鄒其元 前端四則運算題目顯示 5
吳劍通 前端界面跳轉,後端「簡單難度」全部功能 9
楊鈞宇 後端「中等難度」全部功能 6
江鷺濤 後端「複雜難度」全部功能 7


編碼規範

根據結對編程的經驗,你們已經意識到編碼規範的重要性。

討論制定團隊的編碼規範,知足代碼風格規範和代碼設計規範

編碼規範說明書

系統設計

一、系統的架構設計

配置文件 配置 做用
app.json 全局配置文件
pages 頁面路徑的數組,表示小程序要加載的全部頁面
window 設置小程序的狀態欄、導航條、標題以及窗口背景色
tabBar 適用於常規的Tab應用,Tab欄可置於頂部或底部
networkTimeout 配置小程序網絡請求的超時時間。
debug 調試模式開關,開發模式下建議開啓
page.json 全局配置文件
enablePullDownRefresh 是否開啓下拉刷新
disableScroll 禁止頁面上下滾動
核心函數 做用
App() 小程序註冊入口,全局惟一
Page() 頁面註冊入口

二、數據庫設計

E-R圖

其餘

一、團隊分工及完成狀況

成員 任務 完成的狀況
吳劍通 編碼規範 已完成
任務分解WBS 已完成
鄒其元 需求規格說明書 已完成
系統設計 已完成
楊鈞宇 問卷調查 已完成
系統設計 已完成
原型設計 已完成
江鷺濤 NABCD 已完成
殺手功能 已完成
原型設計 已完成

二、我的的感覺

  • 鄒其元:這周任務主要是需求分析,我負責寫了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深入體會到了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咱們作這個小程序最終是給用戶使用的,用戶須要什麼,咱們就作成什麼樣子。四則運算練習,首先,用戶使用這個程序後,沒必要再廢腦力的去找題目,小程序會直接隨機生成題目,用戶可根據實際狀況選擇題目的難度去練習,最終的批改也不須要人工去完成,能夠自動生成,還能夠把之前作錯的題目存到錯題集,用以之後的查漏補缺。

  • 吳劍通:週日中午,咱們團隊經過了第二次的團隊會議,同時討論出了本次需求分析過程當中的每一個人的分工,在這次的團隊合做中,我主要負責制定了團隊的編碼規範以及制定WBS,根據初步的討論肯定,並繪製出大體的分工邏輯圖。我覺的整個團隊的編碼規範是團隊編程中的重中之重,接下來的編程過程當中將按照這個編程規範來肯定代碼風格以及變量等。一個良好的編碼規範是會減小後期整合代碼時的工做量,因此編碼規範是不容馬虎的。

  • 江鷺濤:在這一週的需求分析過程當中,咱們組通過討論後,我主要負責的是原型設計和NABCD原型設計,剛開始對墨刀軟件不熟悉,致使前期浪費了不少時間,慢慢摸索後作出了應該算是簡陋的界面了;而NABCD寫起來就順利了一點,把咱們這個程序所要作的要點寫出來就好了。總的來講這周的任務咱們組完成的比較順利,但願下週咱們還能繼續保持這樣。

  • 楊鈞宇:這周工做是需求分析,咱們組討論的重點是需求的實現。需求有不少,可是作程序並非要知足每種人的需求,這樣容易形成功能冗雜,同時讓用戶以爲繁瑣。我負責的部分讓我明白,若是作微信小程序,咱們還須要去了解微信的官方手冊,學習他的模板語言,整體來講和其它模板語言相差不大。用戶調查必定要作,而且要不定時的作,這樣才能作到了解用戶的需求與體驗,從而完善程序。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