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這是發到郵箱裏面的一封信,有段時間了,我呢一直沒回。程序員
一來是前期在治病,沒精力,二來呢,我在想。
原文以下:
肖老師,您好!首先祝您康復出院,祝願您身體健康,闔家幸福!
我不是作IT的,但有看到您的一些文章,感受您挺厲害,人也蠻好,雖然並無見過您。
我32了,在外打工十來年了。在這期間,大部分時間都是作銷售,沒有學到什麼東西,曾經的理想早已煙消雲散。總的來講,沒有賺到什麼錢,至關一部分被我亂花掉了。時間對誰都是同樣的,無論你上進仍是不上進,它都一直悄無聲息的溜走。如今已結婚生子,小孩一歲多了,很可愛,老婆也很好。本身對本身說應該讓他們母子過優質的生活。但如今的境況讓我感受有很大的危機感和緊迫感。我性格比較內向,總以爲本身不適合創業,但如今沒有技術,年齡慢慢大了,感受有技術在身才比較有安全感。
這段時間一直想學點什麼,本身想學網絡。雖然對網絡並不懂,也沒有基礎。期間也到了一些培訓學校諮詢,在網上查網絡工程師的前景等等。在一家培訓學校諮詢了思科的CCNA和CCNP培訓,培訓加考試一共一萬二千多。金錢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是有必定的
顧慮:年紀這麼大了,又沒有基礎,沒有實際操做經驗,到底能不能學到真本事;學了以後缺少經驗,極可能也找不到工做。由於如今年強人太多了,有經驗技術的人太多了。
之因此打擾您就是但願您能在閒暇之餘可以幫我指點迷津,32了,沒有基礎,學網絡有前景嗎 若是學,學哪方面比較好呢
真有點很差意思,您像我這麼大的時候已是高手了,而我尚未找好本身的路。不過無論怎麼樣我會努力,必定要讓家人生活的好些。
一個迷茫的人渴望獲得您的指點,謝謝!! 應該說這類問題我已經收到不少了。熟悉個人朋友都知道,從2009年開始,我一直在網上幫助一些朋友回答一些問題,其中至關一部分就是這類職業方向選擇的問題。 回答多了,我發現一個問題,就是這類職業方向問題其實也要細分需求,之前呢,我面對學校裏面的學生娃娃多點,他們的需求很簡單,就是目前什麼經驗都沒有,可是急於找份工做,因此當時個人回答給了不少短平快的建議。 可是,近一兩年,我慢慢面對的職業人士更多一點,他們呢,有本身的工做和收入,可是不知足於現狀,又或者缺少職業安全感,須要改變本身。這些朋友不少並非IT業的,又或者,和IT業沾點邊,但不深刻,不過他們都但願進到IT 業裏面找飯吃,因此產生出第二類需求,就是職業轉型的需求。 這和學生顯然不同。因此,我發現本身之前的回答有點誤差,須要調整。 其實真要是細分,這裏面也還能夠分好幾種,有的是不知足現狀,想得到更高的收入,以爲IT業不錯,想進來。 有的是別的行業風險過高,好比銷售行業,富的富死,窮的窮死,但願學門技術,好比今天這位朋友,之後呢,能夠穩定一點,養家餬口。 不過呢,這種問題還真很差回答,緣由很簡單,這些朋友和學生不同,他們已經有了工做,有了必定的收入和社會地位,心中不免有患得患失之心,假如真的進入IT行業,確定會和之前的職業比較,若是比的好還罷了,若是還不如之前職業,呵呵,我貿然建議轉行,那不把我罵死。 因此我想了一下,仍是慎重點提建議吧,好的壞的都說,請朋友們看看,若是以爲有理,就參考一下,若是以爲說得很差呢,笑笑就行了,本身選擇一條道路,也許更恰當。 嗯,我算老IT了,對於IT行業有一些瞭解,咱們先說說IT這個職業吧。 IT這個職業,個人感受,不算壞,也不算好。算是目前社會上一個被你們公認的,還算是正當的職業,說出去去不丟人,可是也還沒到能夠處處顯擺的地步,你們日常心看待較好,你們以爲呢? 說很差呢,這個行業技術背景要求高,學歷要求高,通常說來,在這個行業混的,都不算笨人,屬於人精扎堆的行業,天然呢,競爭力也就遠高於其餘行業。 還有就是,技術更新快,新知識很快就會過期,其餘行業大學畢業幾十年吃老本的狀況在這個行業是看不到的,人得不斷自學,更新本身的知識體系,這個比較累,也很痛苦。 IT本質是信息產業,信息是最快的,互聯網天生就是爲IT業服務的,信息太過於靈通了呢,不可避免的就沒有國界的劃分了,所以,IT業要想搞點什麼,動不動就是全球競爭,可能某個縣城裏面自學了幾天的一個小程序員,隨便寫段代碼,發到網上,就被美國人看上了,要麼買下,要麼競爭,總之啊,在IT業,很難低調作點事情,這個壓力可有點大。 IT業呢,屬於新興產業,產業佈局不合理,好公司,大公司通常在大中型城市,小地方很差找工做,雖然能夠考慮互聯網創業,可是,競爭壓力大,信息閉塞,也很難在小地方創業成功。而到了大中型城市,遠離家人,空虛寂寞,工做、生活壓力大,這些,都是IT業很差的一面。 不過呢,好處也很多。相對傳統行業,IT業充滿活力,也就是說,條條框框少,只要你有真貨,勇於競爭,在競爭中可能迅速獲取優點,作好了,趕英超美也不是什麼難事,反正這個行業就那麼新,你會的我也會,就看誰想到了,有時候,一個點子就能成就一家公司。 IT業廣泛薪水比其餘行業還算高的,收入上不算太丟人,比上不足,比下仍是有餘的。這也是合理的,畢竟這一行的人,要付出比其餘行業多幾倍的辛苦和努力,社會多回報一點,也是合理的。 IT業新知識多,其實也是新點子多,機會多,全球競爭以外,其實還有全球合做嘛,開源社區比較流行,只要有互聯網,再本身用點心,學習上倒不缺資料,所以,IT業要想突破一點新發現,新發明,其機率比其餘行業要高。 沒錯,如今作IT業主要到大城市,不過,一個行業的產業佈局,總的來講會愈來愈趨於合理,也許有一天,咱們在大城市攢夠了經驗和資金,回到家鄉開設本身的企業,其實也很不錯,你們說是吧。 因此,我評價IT業,就是風險與機遇並存,看我的本身把握。 所以,若是說上面這位朋友,目的是爲了求穩,求安逸要進入IT業呢,個人建議是要慎重,IT業什麼都不缺,就是缺少穩定和安逸。你們說是吧? 不過呢,若是說上面這位朋友的目的是但願轉型爲技術人員,求個一技之長,以不變應萬變,最終經過自身的技術實力來保障家庭收入和生活呢,我以爲這是好事,IT業正好適合你。 緣由很簡單,我仔細分析了一下,發現我本身剛好就是走的這條路線。 這其實已經在討論一個更高階的話題了,就是什麼樣的穩定叫作穩定? 在一個單位一呆幾十年,循序漸進,不用學習,工做也不會丟,這算一種穩定。不過我不喜歡。 擁有強悍的技術,不強求在一個單位呆幾十年(固然能呆得住更好),可是,不管到哪一個單位應聘工做,都很容易,並且薪資收入還不低,這我認爲也是一種穩定。 你們說哪一個好? 我以爲,真正的「鐵飯碗」,不是「這輩子在一個地方吃一生飯,而是這輩子走到哪裏都有飯吃」! 嗯,從這個角度講,我仍是鼓勵這位朋友走出這一步的。 可是怎麼走,可就講究了。 職業人士,尤爲是有了家庭、孩子,個人建議是必定要慎重,輕易不動,動就要作好充足的準備工做,力爭一次成功,由於生活給大家犯錯誤的機會已經很少了。 不說多了,有個三五年家庭收入不穩定,孩子的教育確定受影響,這但是影響他一生的事情,因此,儘可能別犯錯。 我想我說到重點了,進入IT業,須要準備哪些? 錢我認爲是必須的,IT行業和其餘行業差很少,剛入行的新人,收入不會很高,非得是你在公司裏面作出事情來了,有了成績,薪資纔會慢慢調高,真要到這一步,通常也須要三五年的時間。因此,給本身儲備一點資金是必須的。 還有時間,IT業競爭壓力大,工做時間長,加班是屢見不鮮,出差也不少,要有心理準備,也要請家人有心理準備,不說這事合理,可是這事行業特徵,加入這一行,就要有這個覺悟。 可是最重要的,我以爲仍是要進行技術儲備。 IT業裏面也細分啊,高高低低都有,像北京中關村,二十幾年了,我看那幫小攤販還那樣,賣計算機和賣魚沒兩樣,他們區別貨的好壞僅僅根據上家給他的進價,其餘什麼都不懂,這種人在IT業很多,也能賺獲得錢,不過,你們想不想作? 我想大多數有追求的朋友,仍是但願以技術身份切入IT行業,哪怕之後作IT老闆,也仍是一個技術型老闆嘛。 因此,進入IT業要進行技術儲備。 怎麼儲備?上培訓班,買書本身看均可以,這對學校裏面的學生,我通常建議他們這樣。可是職業人士,我以爲這不夠。 職業人士個人理解,對將來職位是有期待的,但願能走得高,走得遠,而這兩個目標,靠僅僅幾個月的培訓班是不夠的,若是之前大學裏面學的不是計算機相關專業的話,我建議這些朋友最好去正兒八經上個學,不管如何,系統地學習個幾年,比起培訓班的短平快是好不少的。 這中間主要須要儲備的就是數學知識,我如今愈來愈發現IT業須要數學,不管是開發、技術仍是銷售。另外就是英語,不管如何,英語好在IT行業是佔不少便宜的。 因此,不止這位朋友,我最近接到的不少諮詢轉型信件,個人建議是,去考一個自考,甚至上個研究生。 其實這裏面也有另一個意思,這是一個測試,職業轉型在人的一生生涯中是一件大事,必需要有很強的恆心和毅力才能作到,這中間要吃不少苦,個人本意是,若是一個朋友連自考都堅持不下來,那麼仍是算了,由於他很難堅持到轉型成功。 這不算什麼錯事,由於畢竟這個社會大多數人都是堅持一條人生軌跡走下去的,轉型畢竟是少數人的事情,只能說不太適合罷了。 其實不只僅是IT行業,即便想轉其餘行業,你們說要不要先學習? 勿以浮沙築高臺,這話是我在侯捷老師的書裏面看到的,以爲說得很貼切,所以,這裏順便就帶出來了,其實核心思想就是,職業人士的轉型,其實比學生更困難,由於顧慮多,風險高,萬事以慎重爲主。 固然,只要你們有恆心和毅力,堅持打好基礎,作好準備,謹慎地走好每一步,那我想不只僅是IT行業,其實他想作任何事都是能夠的。 你們說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