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設計體會(0008)零零散散之三

Ø 博弈論告訴咱們,對領先者來講跟隨策略是一種好策略,市場裏領先者,好比微軟的ie,新浪的Blog(乃至最近的SNS?)都看得明白。對咱們,跟隨?跟誰?
Ø 總 有人說咱們生活在一個特殊的時代,用大歷史的眼光看咱們的時代,並沒道理特殊,只是由於咱們的親歷使得這個時代對於「咱們」來講變得熟悉、變得特殊。轉到 產品設計上(我認可,很是扯)……人們總會說本身設計的產品有多好多特別,這是由於他了解了其中的辛酸苦辣,也都是本身騙了本身。其實每一個時代、每一個產品都有她的偉大,也都有她的平庸
Ø 客戶(付錢的人)!=用戶(使用者,擴展開,產品的全部干係人都是廣義「用戶」)。
Ø 手頭上產品的特色:企業付費用戶,經過渠道銷售。幫你賣的人(又分2類:公司內的渠道經理、經銷商的銷售人員)!=付錢的人(中小企業老闆)!=使用者(中小企業員工),我到底應該討好誰?其實誰也說服不了誰……
Ø 一直提到的管理上的「人治、法治、德治(無爲而治)」,對應上公司在不一樣發展階段(簡單對應到公司人數:幾10、幾百、幾千)的核心控制力,正好是:領袖(創業者)、規則、文化。
Ø 產品功能需求–> 產品需求(功能+性能+可靠性+魯棒性+……) –> 產品包需求(市場需求(與產品需求大同小異)+測試需求+製造需求+服務需求+……)。
Ø 犯過的一個設計錯誤回顧:某系統爲了防止用戶對××的誤刪,設置了先要把××暫停,過 1 小時後才能刪除。我設計的「刪除」按鈕是這樣的,在界面上一直呈現,讓用戶知道有刪除的功能,在處於不能刪狀態的時候,按鈕呈現 disable 狀態,告訴用戶如今刪不了,當鼠標懸停在按鈕上的時候會提示「請先暫停, 1 小時後能夠刪除」。結果用戶看到 disable 的按鈕就不會把鼠標移動到按鈕上了,囧,覺得不能刪除,給客服增長了不少工做量。修改的方案,能夠把提示信息直接放在刪除按鈕的附近,或者其餘?
Ø 失敗的經歷是能夠重複的,看一個案例,理解了,你就少了一些失敗的可能;成功的經歷不可複製,由於人的不一樣,環境的不一樣等等,看一百個案例到頭來你的成功仍是獨特的,因此只有勵志的做用。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