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可讀性話題的探討可謂是歷久彌新,從古至今,人們一直在探尋着如何可以把自身的知識、經驗可以更好的傳播下去,越簡單易懂,傳播速度也快,這也是一種書面表達能力的體現。程序員
本文將主要探討一下代碼的可讀性。編程
《重構》一書中曾說過,惟有優秀的程序員纔可以寫出人類能理解的代碼。軟件的規模愈來愈大,一個系統一般須要幾代程序員來開發維護。然而這些程序員們每每都素未謀面,只能「神交」於代碼的字裏行間。可見,代碼的可讀性的重要性,也是一個優秀程序員的標誌。segmentfault
在程序開發的大流中,相信每一個人都曾吐槽過他人代碼的難以理解,設計之差,然而一味吐槽他人而忽略自身的問題也將走入另外一個誤區,也就是忽視自身理解力的提升。所以,在咱們努力提高自身代碼可讀性的同時,一樣也要提高自身的理解力,多讀他人代碼,吸收他人經驗教訓,才能成長的更快!函數
寫得出好代碼,也看的懂爛代碼(若是過於爛則另當別論),纔是高手!編碼
(一)統一的命名規範。在市面上的大多數項目組中,都是有統一的命名規範的,只是規範略有不一樣而已。統一的規範可讓代碼整齊劃一像一我的所寫的同樣,你們讀本身的代碼固然效率更高,也更容易理解他人的想法。好的規範必定程度上也能夠避免新手程序員犯錯。關於命名規範的介紹:設計
<1>變量的命名。變量用來指定數據,因此最好的結構應該是[形容詞+名詞],經常使用的變量命名規範有匈牙利命名法、駱駝命名法、帕斯卡命名法、網上資料不少,可參考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F%98%E9%87%8F%E5%91%BD%E5%90%8D%E8%A7%84%E5%88%99/4084105?fr=aladdin;接口
<2>函數的命名。函數經常指行爲,因此最好用[動詞+形容詞+名詞+狀態],命名同變量命名;開發
<3>類的命名。一般接口前加個I,枚舉前加個E,結構體有S開頭,等方式,幫助你們更快的識別類型,提升效率;get
<4>命名必定要爲有意義的命名。有意義的命名就像註釋同樣,幫助他人更高效的理解程序想表達的思想;it
<5>給數字賦予含義。避免在程序中直接出現數字,用有意義的變量名代替,能極大下降閱讀成本,不然,代碼中忽然出現,15,37,等數字,你能知道是什麼鬼不;
<6>爲他人編碼。關於命名的描述,更多的是讓其餘讀者更容易理解代碼的含義,開發過程當中,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下問題,多思考本身讀他人代碼時遇到的坑,這樣編寫出的代碼可讀性纔會更高,協做的效率才能更高。
(二)關於函數的設計
<1>函數體的大小最好在100行以內,這樣在編輯過程當中一般能夠用一屏顯示完整個函數,更容易全局的瞭解函數。反之,函數過大,可能夾雜了過多的邏輯,不符合低耦合的思想,他人在閱讀的時候也必須反覆滾動視圖才能瞭解整個函數的功能,效率大大下降;
<2>將條件判斷放在開頭,邏輯放在最後。開發過程當中,爲了程序的健壯性,每每須要加入許多數據正確性驗證,來提升代碼的健壯性。將這部分代碼放至開頭,代碼會更聚合,優雅,同時他人閱讀時也能夠統一略過,直奔邏輯,提升效率;
<3>減小嵌套。多層相似for的循環,每每是編程過程當中的又一大坑,隨着嵌套的增長,可讀性曾指數型降低,更容易把本身繞暈,產生錯誤。把子循環封裝成函數來解決它。同時在循環中,常會遇到一些狀況,就會break,或continue,這部分挪到循環的開頭,理由相似<2>條。
<4>可讀性與耦合性。耦合性越低,內聚性越高的模塊可讀性天然會更好,由於邏輯設計集中,讀者心無旁騖,專一於單一功能。如何下降耦合性。http://www.javashuo.com/article/p-yrrpvwzi-gz.html
優雅的代碼,經常給人以美的感覺,在幫助他人閱讀的同時,也是自身邏輯清晰的體現。你們的可讀性都高了,團隊的協做效率天然也會提升。細節決定成敗,願你注意開發中的每一個細節,聚沙成塔,成就大我!
持續總結完善中,強烈歡迎你們給出有效建議,共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