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計算機網絡的做用瀏覽器
咱們平時所說的網絡是指「三網」,即電信網絡、有線電視網絡、計算機網絡;電信網絡可向用戶提供電話、電報(如今已經基本消失)、傳真的服務,有線電視向用戶提供各類電視節目(以前那種不接網線的電視),計算機網絡可使用戶可以迅速傳送文件,以及從網絡上得到各類資料。隨着技術的發展,如今有線電視網和電信網都融合進了計算機網絡,稱爲「三網融合」。服務器
計算機網絡的兩個重要功能:微信
1,連通性:使用戶的計算機都好像能夠彼此直接連通,直接進行交流。網絡
2,共享:資源共享,信息共享,軟件共享 ,硬件共享。性能
2、因特網的組成網站
1,邊緣部分:由全部鏈接在因特網上的主機組成的。用戶直接使用,用來進行通訊和資源共享。例如:咱們的筆記本電腦,手機,百度的服務器。加密
網絡邊緣的端系統通訊方式能夠分爲兩類:spa
(1)客戶--服務器模式操作系統
客戶程序:1,被用戶調用後運行,在通訊時主動向遠的服務器發起通訊(請求服務),客戶端必須知道服務器的網絡地址。計算機網絡
2,不須要特殊的硬件和很複雜的操做系統。
服務器程序:1,專門用來提供服務的程序。
2,系統啓動後自動調用不停地運行,被動地等待並接受來自各地客戶端的通訊請求。
3,須要強大的硬件和高級的操做系統支持。
例如:咱們的筆記本電腦訪問百度的服務器,咱們是客服端,當咱們須要時纔打開瀏覽器訪問網站,並且須要知道百度的地址,對咱們的電腦性能並無要求,而 百度的服務器會一直開啓,時刻運轉,並且能夠供不少人訪問,須要專門的機器硬件,特定的系統。
2,核心部分:大量網絡和鏈接這些網路的路由器組成,爲邊緣部分提供服務。例如:咱們家的路由器,從運營商接過來的網線。
網絡的核心部分起特殊做用的是路由器(咱們平時所使用的的路由器),是一種專用的計算機,其任務是交換網絡上的數據。
三種方式:電路交換:整個報文的比特流連續的從源點直達終點,好像在一個管道中傳輸。
報文交換:整個報文先傳送相鄰接點,所有存儲後轉發。
分組交換:單個分組(報文一部分)傳送到相鄰接點,存儲後轉發。
3、計算機網絡的性能
1,速率:鏈接在計算機網絡上的主機在數字信道上傳送數據的速率,這個數據又稱比特(0或者1),又稱比特率。單位:b/s,kb/s,Mb/s.
2,帶寬:1,某個信號具備的頻帶寬度
2,網絡通訊線路傳送數據的能力,單位時間內從網絡的某一點到另外一點所能經過的「最高數據率」(平時咱們本身家用50兆,100兆的寬帶)。
3,吞吐量:單位時間內經過某個網絡(信道,接口)的數據量。
4,時延:(1)發送時延:主機或路由器發送數據幀所須要的時間。
(2)傳播時延:電磁波在信道中傳播必定距離須要的時間
(3)處理時延:主機或者路由器接受到分組時須要花費必定的時間進行處理。
(4)排隊時延:分組傳輸進入主機或者路由器時可能路由器正在處理其餘的分組,故可能須要等待。
總時延 = 發送 + 傳播 + 處理 + 排隊
用火車進行類比:發送時延爲火車頭開始出站到火車所有出站的時間,傳播時延爲從這一站到下一站路途中全部時間,處理時延爲每一站火車停靠上下乘客的時間, 排隊時延爲火車進站時可能有其餘的火車在進站,所以可能須要排隊。
5,計算機網絡的非性能特徵
費用、標準化、可靠性、可擴展性、可升級行、易於管理和維護。
四,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
OSI參考模型:
1,應用層:全部能產生網絡流量的程序,例如:英雄聯盟,QQ,微信。
2,表示層:在信息傳輸以前進行加密或者壓縮處理,傳送的數據類型:二進制,ASCII格式。
3,會話層:進行身份驗證,查木馬。
4,傳輸層:爲兩個主機進程之間的通訊提供通用的數據傳輸服務。流量控制,差錯管理,可靠傳輸。
5,網絡層:負責選擇最佳路徑,規劃IP地址
6,數據鏈路層:幀的開始,結束,透明傳輸,差錯校驗。平時寬帶忘記交錢就是在這一層控制你能不能上網。
7,物理層:肯定電纜插頭應該有多少根引腳,各個引腳應該如何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