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定律

華爲網絡工程師離職總結:資質平庸的人該怎麼辦?震驚了無數人!


  天賦秉異的人永遠是少數,剩下的都是資質平庸的芸芸衆生。相信即便只是普通人,也有一顆不甘於平庸的心。那麼資質平庸的人該如何在職場上作出一番成就呢

  其實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你須要的是比別人更加熟悉職場的規則、遵照規則、利用規則,這個過程也是「被社會與職場的規律馴化」的過程。「被馴化」是沒法避免的,只有熟悉「遊戲規則」,才能更好地「玩遊戲」。
  一名華爲網絡工程師員工在離職時總結出11條職場心得,但願能幫助你更好適應職場人生。



1、你有「同理心」嗎?
  什麼叫「同理心」?
  說複雜點兒,同理心就是站在當事人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觀地理解當事人的心裏感覺,且把這種理解傳達給當事人的一種溝通交流方式。
  說簡單點兒,同理心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將心比心,也就是設身處地去感覺、去體諒他人。說白了,同理心就是「情商」。
  具體點說:同理心就是,領導交辦一項工做,你要讀懂他的目的、看清他的用意。
  我常常遇到這樣的狀況:給團隊成員安排工做時,一再詢問「我說明白了嗎」「有沒有問題」,再三確認後,提交上來的東西仍然答非所問。因此我在接受任務時,總會向領導確認:你想要的是什麼?你的目的是什麼?瞭解這個之後,就能夠站在他的角度,有效的幫他解決問題。



2、聽話,出活
  什麼叫「聽話」?有句老話叫「幹活不禁東,累死也無功」,誰是「東」啊?你的直屬領導就是「東」,大部分時候,聽他的話準沒錯兒。
  根據個人經驗,通常來講,領導都比你水平高,起碼在一點上是這樣:他比你信息更全面、判斷的更準確。由於領導更容易接觸到更高層,更瞭解更高層的意圖,他知道的你不知道,你在本身的角度上認爲「這麼作對」,但領導在更高的層面,並不必定這麼看。
  什麼叫「出活」?就是領導給你的工做,你得按時完成而且彙報總結。若是這個工做要持續較長時間,那麼你須要階段性的給領導反饋。
  咱們常常犯一個錯誤,領導安排的工做,他不問你也不說,黑不提白不提這事兒就算過去了。過去了?哪兒那麼容易啊!領導都記着呢,你等他問你的時候——「誒小陳,上次安排你作的那事兒怎麼樣了?」——他就已經在內心給你寫上了標籤:「不靠譜」。一個「不靠譜」須要用十個「靠譜」來扭轉,兩個「不靠譜」就很難轉變印象,三個「不靠譜」你就沒有機會了。



3、要想人前顯貴,必須背地裏受罪
  道理並不難懂,就是真到受苦的時候就含糊了。
  有的人會說,我年紀輕輕的爲何很差好享受生活啊?這種想法很廣泛,這本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沒什麼可說的,一我的想怎麼生活都對。可是有一些朋友是在追求理想和享受生活中糾結的,和這些朋友,是能夠聊的。
  馬雲曾經說過:咱們追求的應是人生的大平衡,而不是一時一日的小平衡(大意如此)。新東方也有一句話說:怕吃苦吃苦一生,不怕苦吃苦半輩子。兩句話大意相同,值得深思。



4、能忍多大事兒,就能成多大事兒
  有一天加班,晚上2點鐘到家,收到老闆的一封郵件,批評我工做不到位。我收到郵件後就很崩潰,還很委屈。因而立即奮筆疾書,回郵件!解釋我是如何工做的,我作的如何有道理,我作的如何有效果……寫了2000多字。
  寫完了,我好像冷靜了一些,我就琢磨一個事兒:若是我是老闆,我對一個員工工做不滿意,因而我給他寫了封郵件批評他,我想看到的是他洋洋灑灑的解釋和辯解嗎?顯然不是啊。而後我就忽然明白了,因而我把那2000多字都刪了,簡單回覆了一句話,大意是:我會反思工做的問題,而後儘快整改。
  兩個月後我晉升了。在個人晉升儀式上,我對我老闆提及這件事,他對我說,我知道你很委屈,我就是想看看你在面對委屈和壓力時,會有怎樣的反應,這體現了一我的的成熟程度。



5、總躲着領導,你就危險了
  很多人躲着領導,儘可能少跟領導說話、繞着領導走。由於跟領導近了事兒就多,不跟領導多接觸,事兒少,多悠閒。這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若是你想在工做上取得一些成績,我建議仍是應該主動的多和領導溝通。領導在平時開會時說的可能是大面兒上的話,真話、有用的話、有價值的話不必定說。這並非他不想說,而是沒機會說。
  有心的員工會隨時抽時間和領導溝通、增長私人交流的機會:一塊兒吃飯、一塊兒抽菸、一塊兒上下班、甚至一塊兒打球K歌……經過這樣的機會,你能夠了解領導對於你的見解、對於工做的觀點,這些都有益於你調整本身的工做的方式。
  有朋友擔憂這樣作會引發領導反感,其實徹底不會,領導們可能是孤獨的,若是他發現有一個員工虛心向他請教、積極分享工做的思考,他是很是高興的。
  老闆也是人,你們用人類的方式溝通,一切會變得簡單不少。



6、幫助別人千萬別吝嗇
  當你正在忙於某項工做時,有同事來向你「求助」,不少時候咱們會很直接、甚至粗暴的拒絕,卻不知這樣作正在給你從此的工做種下麻煩的種子。
風水輪流轉,在一家公司裏,你們的工做互相交叉的概率很大,說不定你會用上誰,這些人脈關係須要平時去維護。今天你幫助了人家,說不定明天對方就會成爲你的救命稻草,這很是可能。




7、目標再目標,量化再量化
  沒有目標的,都不叫工做;沒有量化的,都不叫目標。
  在接受一項工做時,先問目標是什麼;在佈置一項工做時,先交代目標是什麼。這個不說清楚,都是扯淡。
  不想成爲蒙着眼睛拉磨的驢?那麼除了清楚的知道本身的目標外,還得知道你的部門、你的公司的目標,最關鍵的,你須要知道,你的工做在整體目標中處在什麼地位、扮演什麼角色。若是你發現,你工做的目標和整體目標關係很小、甚至沒有關係,那麼你就很容易被拿掉。



8、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個人義務
  領導安排的工做,不能說「我作不了」、「我作不到」。
  公司請咱們來工做,是爲了解決問題的,若是不能解決問題,咱們就沒有價值。工做推動中遇到困難,沒法繼續進行,這是很正常的事兒,咱們須要作的是主動尋找答案和辦法,哪怕你的辦法不妥,那麼就去問,但不管如何不能對你的領導說,我不會。
  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員工最關鍵的能力,沒有之一。在工做中遇到困難特別正常,在這時,咱們有一項義務,就是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9、儘可能不說「不是我,我沒有」
  儘可能不說「不是我」、「沒有我」這樣的話,由於這些話毫無做用,領導聽慣了這樣的推卸之詞,絲絕不會爲之所動。
  此時若是可以主動承擔責任,反而體現了一種擔當。即使真是被冤枉了,當場辯解每每也不是最明智的選擇,能夠先保持沉默,私下找機會和領導進行溝通。



10、「言多必失」死得慘


  在公司裏,少說閒話,不說是非話,不作是非人。
  你就相信一點:你說的每句話,你的老闆都會知道。好話可能不必定,壞話則是必定的。仍是作個正直的人吧,這樣最簡單,也受益最大。正直人的原則是:批評當面說,讚美背後講。



11、知道何時離開
  好多同事和朋友和我聊過離職的話題,我對朋友們的建議是,若是你由於以爲工做不爽,那就別離職,由於甭管到哪裏,都會不爽:老闆不喜歡、同事不可愛、工做太勞累、關係太複雜……我以我在多家大公司工做的經歷擔保:幾乎全部我工做過的公司,使人不爽的事兒都是同樣的。
  那麼何時離開呢?有兩種狀況:

1、在這家公司,你已經沒有上升的空間、沒法學習到更多的東西了;

2、在這家公司,你已學到足夠的知識,能夠在新領域或新平臺上一展身手了。

本文轉自重慶網管博客,原文地址:http://www.023wg.com/wgjy/178.htmlhtml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