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踢項目求生法則-戰略篇

摘要程序員

知道什麼是挨踢項目吧?什麼!不知道?那IT項目知道了吧?爲了避免讓客戶踢、不讓老闆踢、項目組成員之間不互相踢,俺爲你們分享一些減小被踢機會的心得體會。就算不能讓項目成功,也至少不會死得那麼慘吧!我將分戰略篇、團隊建設篇、需求篇、設計篇、編碼篇、測試篇、實施篇和計劃篇爲你分享。小程序

 

做者:張傳波
www.umlonline.orgide

 

什麼叫挨踢項目?測試

IT項目,特別是軟件開發項目,都屬於「挨踢」項目的範疇。挨踢項目的幾大特色:編碼

1.需求不肯定。
2.技術不肯定。
3.工期限死。
4.預算限死spa

兩大不肯定和兩大限死,你想不「挨踢」都難!設計

 

指揮戰爭多是最複雜的項目管理?事件

作挨踢項目可能比較杯具,但最複雜、難度最高、代價最大的項目管理多是戰爭的管理了。戰爭靠什麼取勝呢?若是你是這場戰爭其中一方的統帥,你會如何指揮這樣戰爭呢?你可能會說:你不是在扯淡嗎?說挨踢項目管理,怎麼跑到戰爭去了?讓咱們先看看戰爭的戰略管理,而後再回到項目的戰略管理吧。項目管理

白起的故事開發

白起你不會沒有據說過吧?就是那個殺死幾十萬趙國俘虜的殺人狂魔。但我說的不是他殺俘虜的事情,而是白起被稱爲戰神,一輩子沒有打過敗仗,他是如何作到的?由於他只選擇打戰略上能打贏的仗!

當時只有趙國有實力和秦國一戰,雙方几十萬大軍對峙在長平一帶。秦軍統帥是白起,趙軍統帥是廉頗。白起對於此戰的戰略上的判斷是這樣的:兩國實力、軍力至關,若是全力出戰,秦國能勝,但只能是慘勝,這樣的後果只能是削弱了本身,反而讓其餘戰國有隙可乘。秦國的優點在於全國上下一心,特別是秦王和大臣們衆志成城。而趙國雖然軍力不錯,但趙國內部權力鬥爭厲害,各派只爲本身利益不顧國家利益。所以白起定下的戰爭策略是:對外稱病不能擔當統帥,隱藏本身作統帥的事實,以拖待變,尋找有利戰機再出擊。另外一方面,秦國使出反間計,成功讓趙國更換主帥,換了那個很出名的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

趙括上任後,全軍出擊,結果中了白起埋伏,白起利用地形,用基本相等的數量的士兵困住了幾十萬趙軍,不與之決戰,消耗趙軍的糧草,最後趙軍被迫投降。後面就是白起殺死幾十萬降兵的事情了。白起成功地用比較少的代價,給趙國帶來致命的打擊。

白起殺死幾十萬降兵後,立馬建議秦王立刻揮軍滅掉趙國。秦王認爲此時出擊必會促使六國合縱,這樣秦國會招架不住;但白起認爲,剛殺掉幾十萬降兵,其餘五國還在震驚之中,沒有這麼快緩過氣來,一時沒法合縱,此時正是滅掉趙國的好時機!但秦王堅持本身的想法,白起只有退兵。後來秦王后悔了,想讓白起率軍滅掉趙國。這時白起認爲:其餘五國已經緩過氣來了,此時***趙國,六國必會合縱。但秦王獨斷獨行,白起託病不統軍,秦王另找人統帥,結果六國果真合縱,出現了「信陵君盜取帥印」促使魏國出兵的著名歷史事件,秦軍大敗。秦王再次要求白起統帥,認爲只要白起統帥必能獲勝,但白起仍然辭讓,最後秦王惱羞成怒,殺了白起。

白起在戰略上的判斷是至關準確的,惋惜他的老闆和他想法不同,白起拒絕執行戰略上註定失敗的決策,雖然避免了本身戰勝仗,但得罪了老闆,下場悽慘啊!我們這些作項目的,若是遇到一個戰略上有問題的項目,你是作仍是不作呢?

龐涓的故事

提及龐涓,你們可能立刻想到的是他如何害孫臏,而後孫臏又如何設計殺之報復。其實龐涓是一個戰略上判斷正確的人,只是被迫執行了戰略上有問題的決策。

龐涓是魏國的大將,他對魏王建議的國策是:先西進滅掉秦國,解除後顧之憂後再圖其餘。秦國當時並不強大,多年與魏國爭奪河西河東,「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的故事就是這樣來的。但魏王認爲:秦國很窮,但秦人很彪悍,滅掉秦國代價太大,沒啥好處。魏王最想作的事情是滅掉趙國和韓國,所謂的「三晉合一」,魏、趙、韓本來同屬晉國,後來他們將之瓜分掉。龐涓認爲:滅掉趙國、韓國是不可行的,由於附近的戰國,特別是齊國不會讓魏國成功的,其餘戰國必會出兵。但魏王執意要先滅趙國,而後是韓國,讓龐涓統帥。龐涓只能堅定執行老闆的決策,率軍猛攻趙國,就快攻克邯鄲之時,齊國忽然出兵突襲魏國的大梁,這就是「圍魏救趙」的故事。龐涓只能回師救大梁,途中遇到伏擊,損失慘重,但還不至於戰死。

魏王仍然不甘心,再次要龐涓統帥滅韓國,故事再次上演,此次是「圍魏救韓」。龐涓再次回師,孫臏上演了「逐日減竈」的典故,讓龐涓判斷失誤,率大軍進入死地,被齊軍伏擊致死。

龐涓一樣在戰略上的判斷是基本正確的,但他的老闆想法不是這樣,龐涓做爲老闆的手下,他選擇了堅定執行老闆的決策,但仍然得不到好下場!

 

遇到一個戰略上有問題的項目,你不作會死,作也會死,怎麼辦呢?

 

認識軟件項目的戰略管理和戰術管理

上面兩個故事,但願我能大概說清楚什麼是戰略。項目的戰略大概就是指:能決定項目成敗的宏觀因素,如:甲乙雙方在這個項目上的商業利益、雙方領導的特色、項目的預算、目標、工期等,還有就是你所帶領的團隊是否有能力有條件完成這個項目等。

戰略上有贏的可能,加上好的戰術,項目纔有機會成功。

戰略上沒贏的可能,不管用什麼好的戰術,項目都逃不過失敗。

戰略上有贏的大好條件,但你的戰術不好,項目也會失敗,你浪費了一個大好的項目!

但願咱們能儘可能選擇戰略上有機會贏的項目,萬一運氣很差,挑上了一個戰略上沒機會贏的項目,那麼就要想辦法不要死得那麼慘。

下面的法則供你參考。

 

法則1:從戰略高度出發

客戶爲何要作這個項目?咱們公司爲何承接這個項目?

合同的金額是多少?咱們公司對這個項目的預算是多少?項目工期有多長?

你的項目團隊有什麼人?每一個人的水平和潛力怎樣?

有沒有其餘影響項目成功的重大風險?

以上問題應該儘早搞清楚,一般來講能夠在公司的高層領導那裏獲得不少重要信息,但若是你沒法接觸高層,或者高層不鳥你,你用盡全部辦法都難以獲取以上的重要信息,那麼你基本上能夠判斷:這個項目死定!

最怕遇到一些讓你本身解決全部問題的領導,這些只能是無水平、不負責任的領導!除了合同金額一些涉及公司機密的內容可能不方便透露外,其餘信息是必須讓項目經理知道的,並且有些事情是須要高層出馬幫助項目組去搞定的。

遇到高層不鳥你的狀況,法則1-4都沒啥做用,你能夠直接見解則5。

 

法則2:儘可能提升你在客戶面前的地位

一般狀況下,咱們須要門當戶對地和客戶接觸,高層VS高層,基層VS基層。若是你是一位小小程序員,想和客戶高層說話,這是大忌!

很不幸的是,項目經理能常常接觸的客戶中的最高領導,只能是對方的業務骨幹,最可能是部門經理,而項目經理如下的項目成員,身份更加是低微了。

爲了讓項目組未來的工做更加主動,要作好項目組成員的「包裝」,例如讓項目經理掛上副總、總監之類的頭銜,儘可能讓項目成員的身份放大和提升。第一次和客戶接觸時,就要包裝好你的高大形象。例如項目啓動會上,以比較高的形象來展現項目組各成員。

 

法則3:讓客戶的高層重視項目

越是高層的客戶,越抓得住項目的目標,越是基層的客戶,越容易陷入細節,甚至提出不少匪夷所思的要求。若是客戶的高層能向下屬明確本項目的目標和範圍,那麼客戶的中層基層就比較容易搞定了。

法則2作得好,就頗有機會讓項目經理能夠直接接觸到客戶的高層,項目經理在掌握了項目的戰略的狀況下,瞭解了客戶大體想法的狀況下,就比較容易驅動客戶高層作事情了。若是項目經理很差接觸客戶的高層,那麼就要動用法則4,讓你的高層去找客戶的高層。

 

法則4:驅動你的高層作事情

項目中不少重大問題,方向性的問題,實際上是須要咱們的高層去作的。例如讓咱們的高層與客戶高層明確項目的目標與範圍,推進客戶配合需求調研工做,推進上線試運行,推進驗收等。項目中出現重大問題,會影響項目成功時,都應該第一時間將問題反饋給咱們的高層,讓高層去處理或給出建議。

我不以爲你能解決全部問題才叫厲害,在項目組的層面確實有些問題是沒法解決的,這些問題若是不及時讓高層知道並讓高層支援你,問題將會變得更加嚴重。

若是你的高層是那種什麼事情都讓你本身搞定的話,那麼本法則不適用,看「法則5:輸少當贏!」

 

法則5:輸少當贏!

若是是項目戰略上判斷以爲無贏的可能,但你的高層領導認爲能夠贏,執意要求你執行他的決策,那麼本法則可能會讓你不會死得那麼慘。

作一個戰略上不可能贏的項目是很痛苦的,最佳選擇是不作這個項目,但一般你沒得選,你只能硬頭皮上。你應該慶幸,不是讓你作戰爭的統帥,你不會象白起或者龐涓那樣會死得很慘,你最可能是辭職不幹!

萬一贏頭皮要作這樣的項目,只能是「輸少當贏」了。向你的高層隨時報告進展,遇到什麼問題所有拋給他,美名其曰:向您請教應該如何處理!遇到與領導有某些分歧,你能夠適當地爭論一下,而後僞裝被你的領導說服,你還要裝做很受教的樣子。你只能在頗有限的空間內,儘可能下降這個項目的損失,儘可能下降你未來須要承受後果的嚴重程度。將一些問題及時拋給高層,或許會有機會幫助高層從新思考本身的想法,逐步修正他對這個項目的戰略判斷,這樣的話會慢慢變得對你有利。

採用法則5時,是不得已的選擇。若是想不作這個項目,恐怕只能選擇辭職;爲生活,只能暫時忍一忍,接手這個燙手山芋吧。

關鍵是心態要好,盡本身力就OK了,對得起本身,也對得起這個項目。挨領導的批多是不可避免的了,當他唱歌吧!

 

若是本文對你有幫助,麻煩點擊一下「推薦」,謝謝! 

 

做者:張傳波
www.umlonline.org/school/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