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踢項目求生法則(4)——設計篇

摘要

知道什麼是挨踢項目吧?什麼!不知道?那IT項目知道了吧?爲了避免讓客戶踢、不讓老闆踢、項目組成員之間不互相踢,俺爲你們分享一些減小被踢機會的心得體會。就算不能讓項目成功,也至少不會死得那麼慘吧!我將分團隊建設篇、戰略篇、需求篇、設計篇、編碼篇、測試篇、實施篇和計劃篇爲你分享。程序員



什麼叫挨踢項目?

IT項目,特別是軟件開發項目,都屬於「挨踢」項目的範疇。挨踢項目的幾大特色:
1.需求不肯定。
2.技術不肯定。
3.工期限死。
4.預算限死
兩大不肯定和兩大限死,你想不「挨踢」都難!算法

 

 

什麼是「漂亮」的設計?

一些關於軟件設計的資料提到,我們的設計須要高效、可靠、易用、安全、可擴展、兼容性強、移植性強……
每次看到這樣的文字,個人第一反應就是頭暈,這些基本就是廢話嘛!
軟件設計是爲軟件服務的,要服從項目的商業目標。一味追求所謂的優雅設計,項目可能會死的很慘。客戶購買的是軟件而不是你的設計。若是你在客戶面前介紹你的設計如何精妙、如何OO、如何依賴注入?那客戶只能當你是火星人看了,客戶並不會由於你的設計如何精妙而原諒你的推遲交付和增長費用。若是爲了節省時間,忽略設計或者粗略設計,項目一樣極可能會死得很慘!沒有想清楚就動手,就至關於冒着大霧往前走,可能走錯方向,可能跌入懸崖……

我認爲「漂亮」設計應該是這樣的:
1.能命中需求。
2.符合項目的戰略。
(什麼是戰略?請參考《挨踢項目求生法則-戰略篇》:http://blog.csdn.net/u010825142/article/details/9026279
3.作適度的設計。
固然以上內容可能仍然不夠清楚,請繼續閱讀下文。數據庫



爲何須要設計?

之前公司過ISO的時候,其中一個我以爲比較厭煩的問題是:軟件的實際設計已經和設計文檔不符了,ISO內審員要求我去更新設計文檔。爲了不這些麻煩,我試圖將設計文檔寫得比較粗和通用,這樣就大大下降了須要更新文檔的機會。若是將設計進一步抽象化,我徹底能夠寫出一個N層架構的設計出來,這樣的設計能夠複用到n多項目上,每一個項目的設計文檔複製這個設計就能夠了。但問題是:咱們的軟件設計就是爲了獲得一個不用怎樣修改的文檔嗎?何況這樣粗的設計對項目實際工做有什麼實用價值呢?
在某項目管理培訓中我展現了某項目的某模塊的詳細設計文檔,但有學員提出了質疑,從他的經歷看來,沒法讓程序員寫出相似這樣的文檔。寫不出文檔,是由於沒有能想清楚?仍是由於不會中文呢?軟件設計並非寫文檔,而是經過探索和思考,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文檔寫不出了沒有關係,關鍵是你有沒有解決方案?哪怕這個方案存在與你的腦殼當中,你能不能清晰的表達出來?表達的方式不必定是文檔,能夠是口頭表達,能夠是經過Demo來展現等等。

如今能夠來回答「爲何須要設計?」這個問題了,個人觀點以下:
1.需求解決作什麼的問題,而設計是解決怎樣作的問題。
2.如何更簡單、更少工做量地解決怎樣作的問題,是設計工做的重點。
3.需求工做決定了軟件的價值,而設計決定了軟件的成本。
4.寫設計文檔並不等同於軟件設計,軟件設計在於探索、思考、實踐,摸索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具體作法等。
5.Word文檔僅是軟件設計的其中一種表現形式而已。
6.設計不是一次成型就不變的,而是須要持續優化和改進。編程



咱們須要作什麼設計?

設計包括概要設計和詳細設計,這是咱們慣常的認識,但我將設計分爲如下幾方面的內容:架構設計、模塊設計、數據庫設計、用戶體驗設計
架構設計能夠近似看做是概要設計,架構設計是通盤考慮了全部軟件需求後的一個宏觀設計,我一般會用UML部署圖組件圖包圖進行架構設計,設計的粒度會達到組件及模塊級別。
模塊設計是指在架構設計的基礎上,在軟件系統劃分紅n個模塊,每一個模塊進行詳細設計。我一般會用UML的類圖順序圖來進行模塊設計,設計的粒度會達到類、類的方法和屬性、類之間的調用關係等。
數據庫設計這個不用多解釋,粒度要達到最終實現的程度,而用戶體驗設計可能須要多加解釋了。
用戶體驗是指用戶使用軟件時的總體感受,用戶體驗設計須要考慮清楚軟件的總體界面規劃、界面前後關係、文字表達、軟件與用戶如何交互等等。說到用戶體驗設計,不少人直接反應就是美工的事情,這是不對的,美工僅是用戶體驗設計的一小部份內容而已。一個軟件若是內部實現很爛,但用戶體驗設計作得很好,那麼這個軟件仍然會很受歡迎。相反,一個軟件的用戶體驗設計很爛,哪怕軟件的內部設計很精妙,客戶也不會賣帳。從這個角度上看,用戶體驗設計是至關重要的,但用戶體驗設計每每是被忽略的。不少軟件公司沒有專門的用戶體驗設計職位,每每由程序員本身設計軟件與用戶的交互,作出來的軟件很是不人性化。

我在之前的公司作項目,一個項目通常會有1份架構設計文檔,1份或者多份模塊設計文檔,1份數據庫設計文檔和1份用戶體驗設計文檔。我想說明的是,以上提到的四種設計並非非要對號入座,每種設計對應一份或多份文檔,而是軟件設計應該包含這四方面的內容,至於文檔的數量和形式沒有規定,你能夠一個文檔包含四個方面的內容。另外還要說明的是,並非軟件全部的模塊都須要寫詳細的設計文檔的,若是該模塊的實現方法已經很成熟,成爲項目組的「常識」,這些內容沒有必要額外再寫文檔。安全



法則1:需求驅動設計

之前曾經參加某項目的某設計文檔的評審,你們圍着一個局部的技術問題進行討論,但爭論的內容僅僅是一些軟件設計上的大道理,每一個人對這些大道理詮釋不一樣而已。因而我問:你們知道這個項目的需求嗎?能不能列出設計中須要重點考慮的需求是哪些?竟然沒有人能答出來!
我去評審設計文檔很簡單,就是事先將需求搞清楚,列出設計中須要重點考慮的需求,而後看看設計文檔是如何考慮這些需求的實現。設計就是用來知足需求的,用需求來檢驗設計文檔,這是很基本的「常識」,但這個常識每每被咱們忽略。編寫設計文檔的爲「節省」時間,不去全面深刻理解需求就去寫設計文檔,參加設計評審的爲「節省」時間也不去了解需求,這樣設計和設計評審就變成了走形式、浪費時間的事情。

前面提到設計決定了軟件的工做量,在設計時間上「節省」時間,你的代價就是將會花數倍甚至數十倍以上的項目工做量。認真地需求驅動地作好設計工做,這是必須的。下面簡單介紹一下什麼需求驅動什麼設計:
1.架構設計是通盤考慮所有需求後設計出來的,因此能夠說:所有需求驅動架構設計。
2.模塊設計是在架構設計的基礎上,針對局部需求的具體實現設計出來的,也就是說:局部需求驅動某模塊設計。
3.數據庫設計是整理了所有需求當中的業務數據,思考這些業務數據如何在數據庫中存取後設計出來的,也就是說:業務數據驅動數據庫設計。
4.用戶體驗設計須要考慮業務流程、業務數據等,爲知足客戶的業務目標,咱們設計出來的系統與用戶之間的交互細節等,也就是說:業務流程、業務數據、業務目標等驅動用戶體驗設計。
「需求驅動設計」這句話還不夠具體,還要進一步細化,什麼需求驅動什麼設計!上述幾點是我以往工做的簡單總結。

關於需求,請參考《挨踢項目求生法則-需求篇》:
http://blog.csdn.net/u010825142/article/details/9042125架構

 

 

法則2:不要誤解「簡單設計」

極限編程中提到「簡單設計」,有些朋友很興奮,終於能夠用「簡單設計」做爲不寫設計文檔的理由了!
什麼是「簡單設計」呢?如下狀況是否是簡單設計呢?
1.簡單想一下,而後快速作一個設計。
2.沒有設計文檔的設計,就是簡單設計。
3.不設計就是最簡單的設計。
4.編碼就是設計。
極限編程對「簡單設計」的詮釋能夠總結爲兩點:
1.不要考慮太長遠,僅考慮當前的需求。
2.用最簡單的辦法來實現。
我基本認同這個觀點,但問題一些朋友的理解可能出現了誤差。第2點「用最簡單的辦法」這是很難作到的,將事情簡單化這是難度很高、很考驗智慧的事情。「簡單想一下」是很難想出「最簡單的辦法」的,隨便想一下想出來的辦法,每每是工做量巨大的辦法!簡單設計的意思是指要讓項目工做變得簡單,而不是將設計的思考過程簡單化。軟件設計是一種智力投資,多花一小時想清楚如何讓項目工做變得更加簡單,會節省你更多的項目時間。
數據庫設計


法則3:作高性價比的設計

在符合項目戰略的狀況下,用盡可能少的工做量來實現需求,這基本上就是「高性價比」的意思。
實際上咱們不太可能作出一個「最好」的或者說「天衣無縫」的設計,由於有如下的條件限制:
1.有限的項目工期。
2.有限的項目預算。
3.項目成員的能力條件限制。

軟件設計是高難度的技術活,須要你作出適當的取捨和平衡,作出一個合適的設計。
但高性價比的設計意味着:
1.公司項目的利潤更加大,公司賺錢更多了,我們能分到的錢也就更多了。
2.項目工做更加簡單,項目組不須要加班或少加班就能完成工做。
3.高性價比設計是挑戰智力的工做,會讓你的工做更加有愉悅感和成就感。
因此爲了公司好、你好、你們好,向「高性價比設計」的目標進發吧!學習



法則4:人人都是軟件設計師

有這樣一種觀點:由軟件設計師設計出詳細的設計,程序員按「圖紙施工」即可。
我不喜歡將軟件研發工做變成流水線的工做,將研發過程分割爲需求、設計、編碼、測試等幾個環節,每一個環節有專職的人員,他們作好本職工做就能夠了。這樣的工做模式有如下幾個問題:
1.人變成了機器,沒有創造力可言。
2.每一個人對工做職責負責,而不是對項目成功負責。
3.這樣的模式不可能產生創意,也意味着不可能完成複雜的、須要創造力的項目。

我認爲項目組中每一個人均可以是軟件設計師,不要剝奪程序員思考的機會,不要將他們變成按圖紙施工的機械人。
在個人項目中,我是這樣作的:
1.架構設計和數據庫設計由富有經驗的程序員負責,其餘項目成員參與學習和評審該設計。
2.模塊設計由未來負責該模塊編碼的程序員負責,架構設計師來評審該設計。
3.用戶體驗設計由測試工程師或實施工程師負責,程序員參與。
測試


法則5:設計文檔應該先己後人

一些QA一般用這樣的理由來講服項目組編寫設計文檔:
1.爲了讓未來接手項目的同事搞清楚情況,設計文檔是必須的。
2.未來你本身也極可能須要改程序的,如今寫下文檔對你未來的工做有用。

以上的作法,就好象你對一個正在挨饑荒的人說:如今多存點糧食吧,對你未來有用。聽你勸說的人確定氣死了,巴不得吃掉你充飢!
因此以上的理由是不能驅動項目組寫設計文檔的,設計文檔應該達到這樣的效果:對項目當前的工做有用,能幫助我馬上解決問題!若是設計文檔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就不能驅動項目組寫好設計文檔。

設計文檔必須先保證對本身、對項目組自己的當前工做有用,在這前提下有條件纔去考慮對本身的未來有用、對別人有用。也只有立足於這個出發點下,纔可能寫出有實際價值的文檔,文檔不是擺設,是要立馬在工做中用上的。
優化


法則6:設計文檔不必定是Word文檔

之前曾經遇到一個挺鬱悶的事情:
某項目用SQL Server數據庫,我直接在SQL上進行設計,也就是說數據庫的設計與實現一塊兒作了。在數據庫上作設計的好處有:
1.設計立刻獲得驗證
2.以利用數據庫的特性作不少設計上的探索,讓設計作得更好。
3.設計完成了,數據庫也建成了,不須要再作一次,節省不少時間。
我很喜歡這樣作,但QA認爲我沒有數據庫設計文檔,不符合ISO的要求。我以爲很鬱悶,數據庫這個文檔就是數據庫設計文檔,幹嗎非要寫一個Word文檔?後來迫於要ISO審覈,我用複製粘貼大法寫了這個數據庫設計的Word文檔。若是項目使用的數據庫只有一種,我以爲直接在該數據庫上作設計沒有什麼不妥,固然若是你的項目須要支持多種數據庫時,該作法可能不妥。

經過這個例子我想說明的是:設計的表現形式能夠不少,不必定是Word文檔,怎樣的方式對當前項目工做最有效,就應該採用怎樣的方式。固然有人會說,寫下Word文檔對未來的人有好處,但前面的法則說了,要「先己後人」而不是「先人後己」,若是我如今就餓死了,你讓我如今存糧有啥意義?何況Word文檔並不必定是全部軟件設計的最佳表現形式。


法則7:不是全部地方都須要有設計文檔

有這樣一種觀點:代碼沒有設計文檔是不符合CMMI要求的。
你認爲是否是全部代碼都應該對應有詳細設計文檔呢?
數據庫四輪馬車的操做若是大家公司已經得心應手了,大家項目組閉着眼睛都能作了,你還會寫一份詳細的設計文檔,而後對着該文檔編碼嗎?
並非全部的地方都須要設計文檔,僅在須要的地方纔寫設計文檔,個人作法一般是這樣的:
1.架構設計文檔通常不可缺。
2.數據庫設計文檔通常也不可缺。
3.並非全部模塊都要寫設計文檔的,通常在如下狀況下才寫該模塊的詳細設計文檔:
1)算法比較複雜;
2)想法不太成熟;
3)負責該模塊的程序員是新人等。
4.用戶體驗設計文檔通常也不可缺,但文檔的內容通常不會覆蓋軟件的所有內容,成爲「常識」的內容不須要寫。


法則8:「編碼即設計」是合適的,但爛代碼除外

「編碼即設計」這個觀點我支持,我要進一步修正,應該是「好的編碼即設計」。架構設計文檔、數據庫設計文檔或不可缺,但詳細設計文檔是能夠直接經過編碼來代替的,但前提條件是該程序員的編程素質足夠好才行。
中國計算機教育培養出來的程序員,大多數是編程基本功不過關,在校沒有寫過多少代碼。這是一大問題,而另一大問題是這些編程基本功很水的人士,大多不會認識到本身的問題所在,還自認爲本身水平不錯,編程是小菜一碟的事情。遇到不肯意寫或者寫不出設計文檔,又自認爲本身編程水平很行但實際不好的項目組成員,就須要項目管理者多花心思來引導了。
有時候遇到一些編程新手,死活寫不出設計文檔,我會讓他直接經過編碼來思考。文檔可能沒有辦法讓他理清思路,那麼直接編碼來理清思路吧,你能夠經過他的代碼來了解他的想法並給出針對性的指導,幫助他提高水平。

 

 

做者:張傳波

創新工場創業課堂講師
華爲某團隊高級顧問

《火球——UML大戰需求分析》做者

www.umlonline.org 創辦人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