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技術,智能家居與嵌入式——前景好的產業

第一章 雲計算技術及在平常生活中的應用java

1.1  三大應用linux

1.1.1 雲物聯web

  物聯網 數據庫

  顧名思義,「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這有兩層意思: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第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 編程

  物聯網的兩種業務模式: 緩存

  (1MAI(M2M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內部MaaS; 安全

  (2)MaaS(M2M As A Service), MMO, Multi-Tenants(多租戶模型)。 服務器

  隨着物聯網業務量的增長,對數據存儲和計算量的需求將帶來對「雲計算」能力的要求: 網絡

  (1)雲計算:從計算中心到數據中心在物聯網的初級階段,PoP便可知足需求; 架構

  (2)在物聯網高級階段,可能出現MVNO/MMO營運商(國外已存在多年),須要虛擬化雲計算技術,SOA等技術的結合實現物聯網的泛在服務:TaaS (everyTHING As A Service)。 

1.1.2 雲安全

  雲安全,顧名思義,是一個從「雲計算」演變而來的新名詞。「雲安全(Cloud Security)」經過網狀的大量客 戶端對網絡中軟件行爲的異常監測,獲取互聯網中木馬、惡意程序的最新信息,推送到Server端進行自動分析和處理,再把病毒和木馬的解決方案分發到每一 個客戶端。 

  雲安全的策略構想是:使用者越多,每一個使用者就越安全,由於如此龐大的用戶羣,足以覆蓋互聯網的每一個角落,只要某個網站被掛馬或某個新木馬病毒出現,就會馬上被截獲。 

1.1.3 雲存儲

      雲存儲是在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概念上延伸和發展出來的一個新的概念,是指經過集羣應用、網格技術或分 布式文件系統等功能,將網絡中大量各類不一樣類型的存儲設備經過應用軟件集合起來協同工做,共同對外提供數據存儲和業務訪問功能的一個系統。 當雲計算系統 運算和處理的核心是大量數據的存儲和管理時,雲計算系統中就須要配置大量的存儲設備,那麼雲計算系統就轉變成爲一個雲存儲系統,因此雲存儲是一個以數據存 儲和管理爲核心的雲計算系統。

1.2  三大服務

雲計算能夠認爲包括如下幾個層次的服務: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臺即服務(PaaS)和軟件即服務(SaaS)。 

IaaS

  IaaS(Infrastructure-as-a- 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消費者經過Internet能夠從完善的計算機基礎設施得到服務。 

PaaS

  PaaS(Platform- as-a- Service):平臺即服務。PaaS其實是指將軟件研發的平臺做爲一種服務,以SaaS的模式提交給用戶。所以,PaaS也是SaaS 模式的一種應用。可是,PaaS的出現能夠加快SaaS的發展,尤爲是加快SaaS應用的開發速度。 

SaaS

  SaaS(Software-as-a- Service):軟件即服務。它是一種經過Internet提供軟件的模式,用戶無需購買軟件,而是向提供商租用基於Web的軟件,來管理企業經營活動。 

1.3 平常生活上的應用

      「雲計算是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其核心部分依然是數據中心,它使用的硬件設備主要是成千上萬的工業標準服務器,它們由英特爾或AMD生 產的處理器以及其餘硬件廠商的產品組成。企業和我的用戶經過高速互聯網獲得計算能力,從而避免了大量的硬件投資。打個比方,這就比如是從古老的單臺發電機 模式轉向了電廠集中供電的模式。它意味着計算能力也能夠做爲一種商品進行流通,就像煤氣、水電同樣,取用方便,費用低廉。最大的不一樣在於,它是經過互聯網進行傳輸的。
      雲計算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愈來愈普遍,咱們也許有一天會忽然發現,愈來愈多的生活習慣已經被悄悄的改變了。
在線辦公軟件
      可能人們還沒發現,自從雲計算技術出現之後,辦公室的概念已經很模糊了。無論是谷歌的Apps仍是微軟推出的SharePoint, 均可以在任何一個有互聯網的地方同步辦公所須要的辦公文件。即便同事之間的團隊協做也能夠經過上述基於雲計算技術的服務來實現,而不用像傳統的那樣必須在 一樣一個辦公室裏纔可以完成合做。在未來,隨着移動設備的發展以及雲計算技術在移動設備上的應用,辦公室的概念將會逐漸消失。
雲存儲
      在平常生活中,備份文件就和買保險同樣的重要。我的數據的重要性愈來愈突出,爲了保護你的我的數據不受各類災害的影響,移動硬盤就成了每一個人手中必備的工具 之一。但云計算的出現完全改變了這一格局。經過雲計算服務提供商提供的雲存儲技術,只須要一個帳戶和密碼,以及遠遠低於移動硬盤的價格,就能夠在任何有互 聯網的地方使用比移動硬盤更加快捷方便的服務。隨着雲存儲技術的發展,移動硬盤,也將慢慢的退出存儲的舞臺。
電子日曆
      咱們的大腦並非萬能的,不可能記住咱們所須要記住的每一件事。因此咱們須要用一些東西來協助咱們。最初,圓珠筆和便籤就成了很好的選擇。後來,人們能夠在電腦上記下來,在 手機上記下來,但這樣作顯得有點麻煩:咱們須要在不一樣的設備上記錄不少次。雲計算技術的應用很簡單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咱們只須要在一臺數碼設備上記錄一 次,就能夠在全部的設備商實現同步,甚至與電子郵件結合在一塊兒,使咱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方便。谷歌日曆能夠幫助咱們作不少事情:提醒咱們要在母親節給媽媽 買花,提醒咱們何時去幹洗店取衣服,提醒咱們飛機還有多長時間起飛。谷歌日曆能夠經過各類設備提醒咱們,便可以是電子郵件,也能夠是手機短信,甚至能夠是電話。
電子郵件
      因爲各類不一樣的緣由,咱們都會有幾個不一樣的郵箱。而經常查看這些郵箱的郵件,就變成一件很繁瑣的事情,咱們須要打開不一樣的網站,輸入不一樣的用戶名以及密碼。雲計算服務商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經過託管,郵件服務提供商能夠將多個不一樣的郵件整合在一塊兒。例如,谷歌的Gmail電子郵件服務,能夠整合多個符合POP3標準的電子郵件,用戶能夠直接在Gmail的收件箱中直接收取到來自各個郵箱中的電子郵件。
地圖導航
      在沒有GPS的時代,每到一個地方,咱們都須要一個新的當地地圖。之前常常可見路人拿着地圖問路的情景。而如今,咱們只須要一部手機,就能夠擁有一張全世界的地圖。甚至還可以獲得地圖上得不到的信息,例如交通路況,天氣情況等等。正是基於雲計算技術的GPS帶給了咱們這一切。地圖,路況這些複雜的信息,並不須要預先裝在咱們的手機中,而是儲存在服務提供商的中,咱們只需在手機上按一個鍵,就能夠很快的找到咱們所要找的地方。
不用再下載音樂
      音樂已成爲每一個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隨着用戶的需求,用來聽音樂的設備容量也愈來愈大。無論是手機仍是其餘數碼設備,存儲問題一直是用戶一個糾結的問 題,老是會由於容量不夠致使不能聽到想聽的音樂而苦惱。雲計算音樂的出現解決了這一問題。咱們終於能夠不用再下載音樂文件就能夠享受到咱們想要的任何音樂 了,雲計算服務提供商的爲咱們承擔了存儲的任務。
減肥健身以及理財
      愈來愈多的諸如健身,減肥以及理財的網站出如今咱們面前,如今移動設備例如iphone上也有了愈來愈多的這樣的插件。正是雲計算的出現致使了這一切,全部用戶的龐大數據均可以在裏完成運算,而後直接呈現給用戶結果。咱們只須要按照服務提供商提供給咱們的計劃,就能夠享受到專家級的服務。這種結合雲計算的插件或者網站,會結合咱們天天的信息(例如養分攝取,運動量,收支狀況等等),由服務提供商來幫咱們處理這些信息,咱們只需花費不多的費用,就能夠獲得由專家幫咱們量身定作的計劃。
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如今已經進入了生活中的每個角落,對於哪些不愛逛街的人來講,不用忍受逛街帶來的勞累,就能夠買到喜歡的東西是一個很棒的選擇。電子商務不只僅是 應用在了生活中,企業之間的各類業務往來也愈來愈喜歡經過電子商務來進行。而這些表面簡單的操做過程其實背後每每涉及到大量數據的複雜運算。固然,咱們看 不到這些,這些計算過程都被雲計算服務提供商帶到了中,咱們只須要簡單的操做,就能夠完成複雜的交易。
搜索引擎
     現在的搜索,已經不只僅是一個提供信息的工具。雲計算技術賦予了搜索引擎強大的信息處理能力,咱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搜索引擎了。當咱們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 時,能夠去詢問搜索引擎;當咱們想要買東西時,搜索引擎會告訴咱們去哪裏買;當咱們要去旅遊時,搜索引擎也會幫咱們安排好一切。搜索引擎愈來愈像一個生活 管家,使咱們的生活更有質量,更加高效。

1.4 四款最熱門的雲計算產品

  IBM雲計算:藍雲
  IBM是最先向中國提供雲計算服務的國際互聯網企業。IBM在2007年11月15日推 出了藍雲計算平臺,爲客戶帶來即買即用的雲計算平臺。它包括一系列的雲計算產品,使得計算不只僅侷限在本地機器或遠程服務器農場(即服務器集羣),經過架 構一個分佈式、可全球訪問的資源結構,使得數據中心在相似於互聯網的環境下運行計算。「藍雲」創建在IBM大規模計算領域的專業技術基礎上,基於由IBM 軟件、系統技術和服務支持的開放標準和開源軟件。簡單地說,「藍雲」基於IBM Almaden研究中心 (Almaden Research Center)的雲基礎架構,包括Xen和PowerVM虛擬化、Linux操做系統映像以及Hadoop文件系統 與並行構建。

亞馬遜雲計算:Amazon EC2 
  亞馬遜是雲計算最先的推行 者,Amazon EC2 是 Amazon Elastic Compute Cloud 的簡稱。EC2 其實是一個 Web 服務,經過它能夠請 求和使用雲中大量的資源(換句話說,是由 Amazon 託管的資源)。EC2 提供從服務器到編程環境的全部東西。亞馬遜 的解決方案的特點在於靈活性 和可配置性。您能夠請求想要的服務,根據須要配置它們,設置靜態 IP,並顯式地設置本身的安全性和網絡。換句話說,您擁有不少的控制權。此 外,Amazon 擁有很好的聲望和良好的按使用量收費(pay-only-for-what-you-use)的模型,EC2 是雲計算拼圖中一個重要 的、受歡迎的部分。 

(Amazon EC2 (Elastic Compute Cloud) 是一個讓用戶能夠租用雲電腦運行所需應用的系統。EC2藉由提供web服務的方式讓用戶能夠彈性地運行本身的Amazon機器鏡像文件,用戶將能夠在這個虛擬機上運行任何本身想要的軟件應用程序。)
  谷歌雲計算:Google App Engine
  從技術上講,Google 的 App Engine 是 Amazon EC2 的一個競爭對手,可是它們之 間又有很大的不一樣之處。Amazon 提供靈活性和控制,而 Google 則提供易用性和高度自動化的配置。若是使用 App Engine,您只需編 寫代碼,上傳應用程序,剩下的大部分事情可讓 Google 來完成。和 Amazon 同樣,Google 有很大的知名度,也有很大的緩存。 與 Amazon 不一樣的是,Google 開始是免費的,只有當傳輸量較大,並使用較多計算資源時才收費。另外一個不一樣點是,Google 是 以 Python 爲中心的架構和設計。若要使用 Google App Engine,則須要使用 Python。這個限制能夠被視做一個侷限性,也可 以被視做一個有幫助的、簡化問題的約束。 

(Google App Engine 是一種讓您能夠在 Google 的基礎架構上運行您的網絡應用程序Google App Engine 應用程序易於構建和維護,並可根據您的訪問量和數據存儲須要的增加輕鬆擴展。使用 Google App Engine,將再也不須要維護服務器:您只需上傳您的應用程序,它即可當即爲您的用戶提供服務。)
  微軟雲計算:Windows Azure 
  微軟是雲計算領域的後起之秀。Microsoft 以一 種徹底不一樣的方式實現雲計算。就像 「I’m a PC, I’m a Mac」 這句廣告詞同樣,Microsoft 致力於提供一個很是豐富的、專業 的、高端的計算環境。所以,Amazon EC2 和 Google 針對的是那些仍然在 vi 中使用 Python 並喜歡與網絡協議打交道的人, 而 Microsoft 的 Azure 產品則直接瞄準Microsoft 開發人員。Visual Studio、可視化工具和可視化環境使 得 Azure 對於天天使用 C# 和 SQL Server 的人來講很是親切和舒服。就像 Amazon EC2 不一樣 於 Google App Engine 同樣,Windows Azure 與二者都不相同。最顯而易見的是,Azure 就是 Windows®。它 是基於 Windows 的;它針對使用 Windows 的人;它涉及 C# 和 SQL Server、.NET 以 及 Visual Studio。Azure 就像是 SharePoint 加上一點 CRM。很快您就會看到,選擇使用 Azure 不多是由於特 性,而是由於您習慣使用的平臺。

(Windows Azure微軟基於雲計算的操做系統,和Azure Services Platform同樣,是微軟軟件和服務技術的名稱。Windows Azure的主要目標是爲開發者提供一個平臺,幫助開發可運行在雲服務器、數據中心、WebPC上的應用程序。雲計算的開發者能使用微軟全球數據中心的儲存、計算能力和網絡基礎服務。Azure服務平臺包括瞭如下主要組件:Windows AzureMicrosoft SQL數據庫服務,Microsoft .Net服務;用於分享、儲存和同步文件的Live服務;針對商業的Microsoft SharePointMicrosoft Dynamics CRM服務。)

參考文獻:

1. Danielson, Krissi. Distinguishing Cloud Computing from Utility Computing. Ebizq.net. 2008-03-26 [2010-08-22]. 

2. Gartner Say's Cloud Computing Will Be As Influential As E-business. Gartner.com [2010-08-22]. 

3. Gruman, Galen. What cloud computing really means. InfoWorld. 2008-04-07 [2009-06-02]. 

4. Buyya, Rajkumar; Chee Shin Yeo, Srikumar Venugopal. Market-Oriented Cloud Computing: Vision, Hype, and Reality for Delivering IT Services as Computing Utilities (PDF).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9 [2008-07-31]. 

5. Open source fuels growth of cloud computing, software-as-a-service

6. 張德厚與學界合做 Google推廣雲端運算技術」. 中廣新聞網. 2008130日 [2008-2-1].

7.baidu百科-詞條雲計算

8.《雲計算技術及應用》,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通訊信息研究所

9.中國雲計算網

第二章 智能家居系統

2.1 概述

      智能家居產業有望接棒安防產業,成爲物聯網生態下一個繁榮的技術羣落和應用產業。從人類的需求和技術進步的角度來看,「安全性、溫馨性、個性化是人類需求的訴求演化進程。該進程也複合技術繁複程度演進的過程。第一個層次,安防產業覆蓋智能監控和視頻傳輸,知足人類的安全性需求;第二個層次,智能家居和智能建築等物聯網絡知足人們生活和工做經常使用電器以及各種消費電子之間的互聯互通,實現網絡化和控制智能化,知足人類的溫馨性要求;第三個層次,人們根據本身的使用偏好增強某些電子產品之間的互聯和智能控制功能,打造適合我的偏好的個性化智能物聯網絡,知足不一樣羣體之間的個性化需求。

 

圖1  從人類三個層次的需求看智能家居等物聯網演進的邏輯

 

圖2 中國安防視頻監測細分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社會各行業對安全性需求提高拉動安防行業快速發展。在過去十年中,中國安防行業取得了快速發展,年複合增20%左右。根據安防行業十二五規劃,到「十二五」末期實現產業規模翻一番的整體目標。年均增加率達到20%左右,2015年總產值達到5000億元,實現增長值1600億元,年出口交貨值達到600億元以上。

 

圖3  歐洲智能家居市場容量及增速(單位:百萬美圓)

      安全以後求溫馨,智能家居有望接棒安防產業得到快速增加。從行業刺激因素的角度來看,人類社會對安全性的需求拉動安防行業的快速發展,安全性需求以後的需求動力來自溫馨性,智能家居行業有望接棒安防行業得到快速發展。從全球行業發展趨勢來看,歐洲市場在2005年啓動,2007年以後行業增速持續保持在20%以上,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對比我國與歐洲的信息化技術水平以及居民消費能力等因素,預計我國智能家居的啓動時間落後與歐洲5~6年,十二五期間有望進入快速發展期。根據千家諮詢顧問發佈的《2012-2020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發展趨勢及投資機會分析》,從2006年至2011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的年增加率平均爲20%,預計2012年至2020年,年增加率將達到25%左右,2020年達到3576億元,2013年開始智能家居市場將進入快速增加期。

 

圖4 三種智能家居技術適合不一樣市場

      有線、無線、電力線多種通訊技術並存是將來的產業趨勢,行業成長的彈性在於大衆消費領域選擇何種技術。從產業生態的角度來看,三種技術適合不一樣的市場領域,將來三種技術並存組成無縫通訊的生態環境是大機率事件。總線型技術方案可靠性高,可是須要單獨佈線,成本和安裝期長,適合高檔別墅和商品房高端市場。無線通訊和電力線通訊的競爭焦點在於大衆消費市場。從投資的角度來看,智能家居行業的成長性驅動因素來自大衆消費市場的普及和興起,電力線載波通訊和無線通訊技術在大衆消費領域的競爭是智能家居行業最大的看點和投資機會。

 

圖5 多種通訊技術融合共存是智能家居行業的發展趨勢

 2.2 全球智能家居行業分析

1、 智能家居的定義

 

     智能家居能夠定義爲一個系統。它以住宅爲平臺,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綜合佈線技術、無線技術,將與家居生活有關的各類子系統有機地結合在一塊兒。與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有如下4大特性:

1) 智能化:

由原來的被動靜止結構轉變爲具備能動智能的工具。

2) 信息化:

提供全方位的訊息交換功能,幫助家庭與外部保持訊息交流暢通。

3) 人性化:

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重視人與居住環境的協調,使用戶能爲所欲爲地控制室內居住環境。

4) 節能化:

取消了家用電器的睡眠模式,一鍵完全斷電,從而節省了電能。

2、 智能家居的功能

 

通常來講,一個完整的智能家居系統應具備以上所述6項功能。根據不一樣實際狀況,業主會選擇不一樣功能。

 

3、 智能家居的技術分類

 

佈線技術說明

 目前市場上的智能家居技術,根據佈線方式劃分,主要有集中控制、現場總線、電力載波技術、RF/IR遙控技術4種技術。

 智能家居產品根據所採用技術的不一樣,特性以下表:

 

 配置綜覽

 

 智能家居總系統圖

第三章 嵌入式

      在今天所處的大時代背景下,嵌入式、3G移動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儼然已成爲信息產業的主旋律,無論從政府大力扶持角度來看,仍是從產業變革的主流方向來講,這股潮流早已勢不可擋。而嵌入式系統以其高集成、高可靠、功能強、成本低的優勢已成爲這些產業應用技術中最核心、最關鍵的部分。

1、 嵌入式工程師我的基本狀況

針對行業內嵌入式工程師我的基本狀況的調查,咱們從公衆廣泛關注的工做經驗、學歷、薪資範圍等關鍵項着手進行數據的彙總和分析。

 一、工做經驗

 

      伴隨着嵌入式行業穩步高速的發展,嵌入式專業領域內技術研發人才分佈已經呈現出日趨合理的比例結構,雖然從事嵌入式開發「不到1年」的工程師仍然是以33%的比例位居第一,但具有5年以上工做經驗的資深工程師所佔的比例已經攀升至22%。從這樣的一我的才分布統計中,咱們不可貴出這樣的結論:整個嵌入式行業已經進入一個日益成熟而趨於穩定的快速發展期,經驗豐富的嵌入式工程師已經開始成爲推進嵌入式核心技術發展及企業高速成長的主導力量。

二、學歷要求

 

      來自2011-2012年度的調查統計數據顯示,嵌入式開發從業人員的學歷仍然以本科(59%)和碩士(24%)居多,佔全部參與調查人員的83%,大專及大專如下佔15%。今後項調查數據能夠看出:在整個嵌入式行業的從業人員中,本科生和研究生憑藉其紮實的理論功底和綜合素質,依然是嵌入式開發從業者的主要羣體,而且在將來一段時間內也將持續穩居此項調查的前兩位。同時,咱們也能夠進一步得出結論:在社會生活壓力不斷增大、大學生就業難的今天,隨着高校專業學科建設更加趨於靈活高效,嵌入式及相關專業在大學校園內的普及和發展也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速度。

 三、薪資分佈

 

      與往年度薪資的調查結果比較,本年度嵌入式工程師總體薪資水平有較明顯的提升,嵌入式工程師的最低月薪基本在3000以上,高薪水的比例明顯增長,其中月薪爲3000-8000元的比例佔到近70%全面反映了嵌入式開發從業人員的一個總體薪資待遇狀況,顯然因爲整個嵌入式行業正處於高速發展期,這就必然使得專業人才的薪資發展空間與其我的專業技術經驗的積累直接相關。人才永遠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而嵌入式工程師做爲一個高薪誘人、極具成長空間及發展潛力的專業技術崗位,也必將成爲推進整個嵌入式行業更加快速的向前邁進的中堅力量。

2、 嵌入式行業公司的基本情況

      在充分了解了目前嵌入式工程師的我的基本狀況以後,咱們再進一步瞭解一下與技術工程師息息相關的嵌入式行業中衆多產品研發企業的發展示狀,藉助更廣闊的視野來了解整個嵌入式行業的現狀。結合嵌入式企業在產品應用及核心技術領域的特色,本部分調查內容主要從所屬行業分佈狀況、公司規模、硬件開發平臺、軟件開發平臺、軟件開發語言、軟硬件人員安排、企業人才需求現狀等方面展開,以幫助你們更加全面而充分地瞭解嵌入式行業內,專業研發企業的總體情況。

一、所屬行業分佈狀況

      目前嵌入式產品應用最多的三大領域依然是消費電子、通訊設備、工業控制,所佔比例分別是22%、19%和12%,三大領域所佔比例之和超過一半,而智能手機的普及應用讓消費電子成爲佔最大比例的類別。能夠預測的是,隨着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與更加普遍的普及應用,消費電子所佔比例將會進一步擴大。而佔據13%的「其餘」一項選擇中,參與調查者主要選擇的是「物聯網、儀器儀表、電力、教育」 等行業。值得一提的是,隨着物聯網被十二五規劃列爲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國家政策對物聯網發展的大力扶植和總體推進,必將會更快速地推進智能化電子應用領域的擴張。傳感網絡、RFID、短程無線網絡將會更多依賴嵌入式技術,功耗超低的微控制器應用將會再次成爲很是熱的領域,同時,在傳統的服務器與PC機領域也將看到嵌入式系統的身影,嵌入式技術應用將會呈現低端和高端兩頭同時熱的發展示狀,能夠預見的是,將來嵌入式系統將會走進信息產業的各個領域,成爲推進信息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二、公司規模

 

     從「公司規模」調查項的統計結果能夠看出,在目前嵌入式領域中,企業的規模處於比較成熟的分佈比例。其中100人之內的小型公司佔到接近一半的比例,這和傳統的IT企業規模差異很大,不過也正好說明了嵌入式系統靈活定製性、結合行業應用的特色。嵌入式系統應用領域很是普遍,要求企業要具有專一性和專業性,而不像傳統的IT行業常常會在某個領域內出現壟斷的大型企業

 三、硬件開發平臺的選擇

 

      該項問卷調查的統計結果,從專業角度反映了嵌入式開發硬件平臺的發展趨勢。在嵌入式開發領域中,ARM處理器毫無疑問的佔據了嵌入式處理器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基於最新ARMv7架構的Cortex系列處理器成功布局嵌入式移動計算領域,其中定位低端的Cortex-M系列處理器和定位高端的Cortex-A處理器較一年前的統計結果,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加,二者所佔比例接近40%,已成爲ARM處理器應用的主流。不難想像,物聯網產業對低功耗微控制器的需求推進Cortex-M系列處理器的快速應用,而高性能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普遍普及則使得Cortex-A系列處理器得到了快速發展的機會。相比往年的統計結果能夠明顯看出,曾經主流的ARM七、ARM9和ARM11處理器已風光再也不,所佔比例逐年降低,將來一定會逐步淡出市場。採用最新ARMv7架構的Cortex系列產品做爲ARM公司將來的主打產品線,相信在ARM公司及整個行業應用需求的全力推進下,將會在將來的嵌入式處理器市場上,異軍突起,大放異彩,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

 四、軟件開發平臺的選擇

 

      來自2011-2012年度的調查統計數據顯示,在嵌入式產品研發的軟件開發平臺的選擇上,嵌入式linux比去年高了2個百分點,佔據了一半的市場份額(50%),因而可知,Linux憑藉其開源成本低的優點持續不斷的受到愈來愈多的嵌入式企業的歡迎。微軟的嵌入式平臺(包括WindowsCE/Phone/Embedded)已由去年的17%下滑至10%,下降了7個百分點。而做爲移動互聯網的重要切入點,智能手機操做系統平臺幾年來已成爲兵家必爭之地,通過一年的激烈市場競爭和風雲變幻,手機操做系統的春秋戰國爭霸局面已基本塵埃落定,Symbian操做系統基本退出了市場競爭, Android智能手機操做系統平臺則以強勁的增加勢頭佔得更多市場份額,由去年的9%上升到15%,提升了6個百分點。iPhone手機雖然熱賣,終端用戶市場份額高、利潤高,但從企業開發者的角度來講,因其非開源的特性限制了在更普遍領域內的應用,因此市場份額基本保持在3%左右,攀升不大。須要注意的是,這裏所指的市場份額,均從開發者使用的角度來看,而非從終端用戶(即智能手機出貨量)的市場佔有率來看。而在國內智能手機操做系統市場上,目前更多的競爭是體如今基於Android的二次開發上,包括小米科技、阿里巴巴、百度、創新工場、盛大等衆多巨頭的殺入,使得這一方向的競爭逐步進入白熱化階段,一樣也促進了Android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的強勢增加及相關人才需求的增加。目前Android已經不只僅是手機操做系統,也成爲一個能夠普遍用於平板電腦、消費電子、智能家電領域內的綜合開發平臺,其應用領域和市場份額也在急速擴張。目前,隨着國內3G行業的迅猛發展,各個企業對Android開發人才、特別是Android底層系統開發人才的需求量也呈現爆炸式增加態勢,而兼具Android應用開發和系統底層開發的全才型Android開發工程師更是成爲行業稀缺。

 五、軟件開發語言的使用

 

      來自2011-2012年度華清遠見的調查統計數據顯示,在嵌入式產品研發的軟件開發語言的使用上,C語言仍然是嵌入式開發最廣泛使用的語言,其市場份額遙遙領先,且在持續攀升,由去年的67%上升到今年的72%,提升了6個百分點,不管是在傳統的工業控制領域、通訊領域,仍是迅猛發展的消費電子,安防控制、信息家電等領域,C語言均是首選。Java語言的使用比例也上有所上升,由上一年度的8%增長到11%,究其緣由不難看出,Android系統的開發需求推進了java語言的普遍使用,成爲在嵌入式領域最受歡迎的高級語言。C++所佔比例爲10%,位居第三,比去年下滑了5個百分點,分析其緣由,原先嵌入式領域GUI編程主要使用QT系統,QT開發語言主要是C++,使得C++語言在嵌入式領域佔據主要位置,不過隨着這兩年Android系統的流行,各個企業產品紛紛轉向Android系統,從而帶動了java語言的流行,相比之下,使得C++語言受到冷落。不過相信將來Android系統開始全面支持C++語言後,C++會重現往日風采。在嵌入式領域,其餘開發語言均佔據了較少的比例,包括面向iOS的Object-C語言,蘋果公司封閉的商業模式從根本上決定了Object-C不會成爲主要的開發語言。

 六、軟硬件人員的安排

 

       2011-2012年度的調查數據顯示,在大部分從事嵌入式產品研發的企業中,基本都是採用軟硬件人員分工合做完成產品的開發方式(62%),而與去年的調查數據(56%)橫向對比看,這一選項所佔的比例也呈現出增加趨勢(提升了6個百分點)。由此咱們能夠看到企業最須要的仍是擅長某一方向的專才,特別是智能手機開發人才中Android人才需求的增長,也加速了這一增加趨勢。從各大招聘網站的搜索數據中也能夠看出,目前嵌入式軟件開發人才的需求量遠遠大於硬件開發人才,嵌入式系統項目研發差很少80%以上的工做量都是在軟件部分,軟件是嵌入式系統最核心的部分,也是體現嵌入式系統優點的最關鍵部分,企業對嵌入式軟件開發人才的需求必將持上漲。而從職業發展規劃上來講,嵌入式系統做爲一個軟硬件結合的系統,對於一個成功的嵌入式開發工程師來講,須要在兩方面都不斷深化學習。同時具有軟硬件開發能力的工程師,

將在求職過程當中擁有更多的選擇機會以及更大的成長空間。

 七、企業人才需求現狀

 

      來自2011-2012年度的調查數據顯示,在整個行業發展的過程當中,嵌入式人才需求目前仍然是供不該求,75%左右參與調查的工程師都表示,本身公司目前都急缺嵌入式開發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隨着國家政策的更加劇視、市場的總體推進及多渠道的嵌入式人才培養體系的不斷完善,嵌入式開發人才需求瓶頸的問題,將逐步獲得緩解,整個嵌入式專業人才市場的供求關係正在向更健康的方向發展和邁進,同時也須要更多專業嵌入式人才的加盟。

3、嵌入式工程師對職業生涯的見解

做爲一個正在高速發展的行業,許多技術工程師和準備進入行業的技術愛好者都很是關注嵌入式領域將來的職業規劃和行業總體的發展情況。本部分調查則主要從對工做薪資的滿意度、對公司所給予你的成長空間、等方面進行問題設置,但願能從總體上展示嵌入式工程師對目前工做狀態的的滿意程度和真實需求。

 一、對工做薪資滿意度

     本年度薪資滿意度的調查結果顯示,有近60%的工程師對目前的薪資水平表示很是滿意或基本滿意,另外有40%的人對目前薪資表示了不滿意。結合「薪資分佈」調查項的結果,本年度的薪資水平有了較明顯的增加,工程師的滿意度並無獲得明顯的提升,代表工程師對自身能力提高充滿了信心,對行業發展表現了積極的態度,對將來發展空間有很高的期待。另一方面,對於用人企業來講,要想留住優秀的開發人員,不能只依賴薪水的增加,還須要同時考慮開發人員的成長空間、工做成就感、企業歸屬感等各個方面。

 二、將來一年薪資漲幅

      調查結果顯示,基本上全部在職工程師對將來一年薪資的增加都表示了十足的信心,其中接近80%的人預測漲幅會在40%之內,這個數據要高於IT行業的平均水平,說明在嵌入式領域,開發人員對自身的發展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信心,對行業將來的發展也表示出樂觀的態度。嵌入式技術的成熟應用推進了不少產業的高速發展,例如物聯網、移動互聯網,這也讓嵌入式工程師看到了將來自身的價值。對於用人企業來講,開發人員對將來薪資有更加的指望會增長企業開發成本,企業只能經過不斷推出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更高效的內部管理,才能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三、對公司所給予的發展空間的滿意度

      在本年度的「對公司所給予的成長空間」的調查中,近70%的工程師表示了滿意,還有30%的工程師表示不滿意。相比上一年度的調查結果,滿意度總體呈現出下滑趨勢,這與當下物價上漲,城市生活壓力不斷增長也不無聯繫,嵌入式工程師對於漲薪的期盼也愈來愈高。對於用人企業來講,就要經過內部有效的團隊建設和管理、企業發展戰略、薪酬體系等多方面入手,關注工程師的工做感覺,給予他們更多的成長空間和工做成就感。近幾年隨着國外留學人員的迴歸及國內風險投資的青睞,嵌入式行業在國內的發展如火如芬,相信不久的未來,你們會用到更多更好出自中國人的嵌入式系統。

 總結

     做爲電子工程師,應當把握時代脈搏,學習實用技術。一葉落然後知天下秋。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