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猿生存指南-12 道聽途說


道聽途說編程

(33)微信

公司規定早上到公司時間爲十點至十點半,有半個小時的靈活空間。早到早走,晚到晚走,不刷指紋,不打卡,考勤全憑員工自覺。架構

起初,我比較上進,早上大約九點就能到公司。先刷會兒公司內網論壇,看點技術文檔,等我師父他們都到齊了,我再去領點任務,周而復始。編輯器

不過部門其餘人卻不像我這般恪守組織規章制度,他們都是老油條,一些條條框框早已沒法約束他們。他們常常是十一點左右纔到,有時候甚至是午餐事後才姍姍來遲。post

帶孩子去醫院看病,帶媳婦去孕檢,帶寵物狗去結紮等,他們有着各類遲到的理由。不過你們通常來的晚,走的也晚。項目緊的時候通宵加班也是屢見不鮮。所以,只要不是連續遲到早退,波哥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會去深究。網站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漸漸地到公司的時間也愈來愈晚,後來終於追隨了我師父他們的腳步。起牀晚,到公司待不了一下子就吃午餐了。因此,我幾乎不吃早餐,一天就兩頓飯。若是深夜裏實在扛不住了,就再來點夜宵。翻譯

朗雲大廈的地下一層承包給了一家知名餐飲公司做爲朗雲內部食堂,只提供午飯。那裏飯菜的價格倒還算實惠,只是菜得種類與品質差點意思,所以員工大都選擇外出就餐。cdn

午餐的時候,你們三五成隊,結成小團體,去找尋各自鐘意的館子。我沒來朗雲以前,王旭常常跟隔壁產品組的李向陽結伴吃飯。他倆是合租的室友,做爲王旭的徒弟,我瓜熟蒂落地加入了他倆的隊伍。blog

果真是意氣相投的人才能成爲朋友,李向陽跟王旭同樣,也特別健談。他比我大兩歲,跟王旭同一年入職朗雲,兩人結識於公司內部論壇的合租板塊,與我和老潘的狀況特別像。ip

王旭的健談體如今他講段子上,而李向陽的健談則主要是在對當紅明星,知名政客,公司高管等人的八卦上。僅僅在跟李向陽吃了幾頓飯以後,我就知道了很多公司領導的祕聞,他們的往昔的職業履歷,改換門庭的原因,以及在員工中的風評。

幾回攀談,李向陽彷佛洞察到了我心裏關於組內一些狀況的疑惑,他主動跟我聊起架構組的往事歷程。在他那裏,我知曉了緣何架構組哈工大與大連理工畢業的學生佔了半壁江山。

哈工大人多我理解,畢竟波哥畢業於哈工大,但組內大連理工的人爲什麼如此之多,我曾有些許疑惑。

經李向陽的一番講解,我才知曉原來波哥的媳婦畢業於大連理工。大學期間,波哥常常往返於這兩所學校,所以對於這兩所學校比較瞭解,也比較親切。

他在給組裏招人的時候會優先從這兩所學校裏挑。先富幫後富,共奔富裕路。混社會,校友圈,朋友圈真的很重要。

(34)

李向陽說咱們組有三大幫,哈工大幫,大連理工幫,郵大幫,其中哈工大幫與大連理工幫又可並稱爲東北幫,他們牢牢圍繞在李波身旁。

數年前,郵大幫也曾笑傲於朗雲北京分舵的技術部,當時北京分舵主管技術的副老是郵大校友。後來該副總下海創業,技術部改朝換代。空降的新任老老是哈工大的碩士,雖然是個兼職碩士,但畢竟也是哈工大校友。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北京技術部的哈工大幫開始崛起。

大形勢下,朗雲前景一片大好,各個部門急速擴張,內部一些能力強的人步步高昇,開始走向管理崗位,你們都傳聞李波將會晉升部門總監。

我詢問王旭:「波哥若是升上去了,那我們組誰當老大?」

李向陽搶話說:「固然是康神了,他技術強,資歷老。不過也很差說,康神最近癡迷於佛經的研究,有可能不熱衷於仕途了。」

王旭搖頭說:「波哥還不必定能升上去呢?」

我好奇:「爲啥?」

王旭欲言又止。

我眼神遊走到李向陽臉上,只見他眼珠一轉,應聲說道:「你是指五月份那次技術故障?」

王旭在嘴邊比劃了個噓聲的手勢,李向陽下降了分貝。

五月份?朗雲技術故障?搜腸刮肚,我忽然想起來了,當時朗雲的某個新聞App足足有八個多小時沒法提供正常服務。

我詫異:「當時我還沒入職我們公司,不過官方給的公告上說,由於主機房光纜被路政挖斷,致使沒法提供服務。難道是……」

我沒有點明,但你們都心知肚明。

王旭只是點了點頭,沒有再深聊下去。

李向陽眉飛色舞地說:「若是李波由於那件事受影響,那麼部門總監的另外一個熱門人選就是客戶端組的蔡暢了,他但是大家郵大校友。」

王旭點頭說:「蔡暢我打過幾回交道,技術挺強,是個全才。不過在待人接物,氣場談吐上,比波哥稍微差些,固然技術總監仍是靠技術說話。」

李向陽猥瑣一笑:「這麼說,你看好蔡暢?咱倆賭一頓飯吧,我賭李波能問鼎總監寶座,你賭蔡暢如何?」

王旭撇了撇嘴:「他倆不管誰升了,對我都沒什麼影響,我該幹嗎還得幹嗎,纔不操這份心呢。」

李向陽咂摸了幾下嘴說:「彆着急,長江後浪推前浪。這些老傢伙在朗雲也就是鍍金,不會在這裏終老。等他們到了必定級別升不上去的時候,就會一個接一個地跳槽。到那時,就有了多餘的坑,我們的機會就來了。」

(35)

自從在李向陽口中得知康神正在鑽研佛經的事兒後,我就特別留意康神的一舉一動。

某天,我路過康神座位,不經意地掃了一眼他的電腦屏幕,定睛看到了「北京龍泉寺」幾個明晃晃的大字。

我斜眼用餘光盯了半晌,妄想再看到一些他的小祕密。他卻打開了代碼編輯器,瘋狂地敲起機械鍵盤來,嚇得我趕忙退到本身位置上,再也不細觀。

我靜靜地坐在工位上,腦殼不停地運轉,力求找出這龍泉寺跟康神之間的關聯。囿於見識,思索不得,我不得不在微信上給王旭發去了求助私信「師父,康神跟龍泉寺有何淵源?」

王旭聽到微信消息提示音,拿起手機點開,隨後立馬轉頭瞅了我一眼,面露壞笑。

片刻事後,我收到了他的回覆「康神是龍泉寺的志願者,幫龍泉寺維護一些他們的官方網站。」

龍泉寺在京城乃至全國都十分有名,他們的僧人中不乏清華北大北航等國內名校畢業的精英。這些精英們有一些是編程高手,技術牛人。他們利用本身的特長爲龍泉寺注入了新的活力。

他們拋棄了傳統紙質書籍,採用ipad電子書唸經;他們利用天然語言處理,圖像識別等技術翻譯各類佛教典籍;他們開發語音聊天機器人,用於向信徒們解讀佛經,弘揚佛法……

在佛寺林立的中國,在與時俱進這方面,龍泉寺無疑是走在了他們的前列。在某些技術領域,龍泉寺甚至領先於國內的一些高校。

我繼續在微信上詢問「康神,這是準備出家了嗎?」

王旭秒回我「看他的髮型,我以爲不像,他應該還不能放下這滾滾紅塵。」

我轉身回頭特意觀察了一下康神的髮型。髮際線已經到了頭頂,他採用「地區支援中央」的辦法,把頭頂裸露的部分掩蓋住。從康神那一系列的護髮手段來看,他應該很在乎頭上的毛髮。一個如此愛惜本身頭髮的人怎麼可能會出家爲僧呢?

點擊進入下一章閱讀

點擊從第一章開始閱讀

ps:歡迎各位關注我,文章更新的消息會在「掘金動態」裏滾動,同時七筒也歡迎你們在動態的評論區給我評論。此致敬禮,感謝各位厚愛。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