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5工具作屏幕自適應的兩種方法

近一兩年,HTML5在中國很火,也出了很多HTML5工具和模板。別的先不說,對於不一樣的H5工具,解決屏幕自適應問題的區別是什麼?工具

 

簡單來講,感應式設計是當用不一樣設備訪問時,可以根據設備的寬度和高度對設備進行動態的適配。例如,用iPhone四、iPhone五、iPhone六、PC、iPad訪問同一個H5網頁,都能打開一個適合該設備的一個HTML5頁面,不留白邊,不變形。測試

 

因爲設備分辨率和長寬比都不一樣,若是設計一次就能適應全部的屏幕(包括移動端和PC端),幾乎不可能。緣由有三: 網站

1. 若是等比例縮放,內部位置關係會發生變化,就會嚴重影響用戶體驗;同時,設備屏幕之間不存在等比例的關係,因此一樣會有部分屏幕內容沒法顯示或留白邊;人工智能

2. 若是把小屏幕適配好,放在更高的大屏幕裏面,那兩邊就會有白邊;或者把圖扯大,這樣就會變形;設計

3. 若是把大屏幕適配好,放在小屏幕中,就有些部分會丟失。3d

 

所以,除非藉助將來的AI(人工智能)的發展,不然很難自動解決這個問題。而之前的網站,也只能分開幾種版面進行設計,例如根據寬度大小採用設計板式。blog

 

那如今的HTML5工具是如何實現感應式設計的?經研究發現,共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僞感應式設計(以易企秀爲例),第二種是多版面感應式設計(以iH5.cn爲例)。模板

 

 

上圖是易企秀的測試結果,依次是iPhone四、iPhone五、iPhone6對同一網頁的顯示狀況。使用iPhone4時,變形最嚴重;iPhone5效果最好;iPhone6是等比例縮放後,兩側邊緣,有些像素顯示不了。因此能夠基本判斷這個HTML5工具按照iPhone5爲標準版型。所以,這種感應式設計被稱爲僞「感應式」,設計時不會留白邊,但要求儘可能把內容都往中間放,這就須要設計一張名爲「背景」的底圖,用於拉伸時用。原理

 

[存在問題]用戶體驗

1. 內容都要居中放,不能放上下邊緣,例如把按鈕放到最下面,iPhone打開後就看不到按鈕了;

2. 不可能適應PC、Pad等設備。

 

這種僞感應式設計比較簡單,但也只能在應急時使用,若是想要儘量實現完美適應,就須要採用多版面感應式設計。

 

能讓網頁自動適應多個屏幕的HTML5工具,須要爲不一樣尺寸和分辨率的設備設置不一樣的屏幕。iH5.cn採用的就是這種多版面感應式設計,提供在編輯H5頁面時添加多個屏幕,用戶能自主爲不一樣屏幕設計適於顯示的頁面。它自己原理是添加Device控件,若是是手機端的輕應用通常採用iPhone 四、五、6的分辨率便可。

 

 

這樣的話,纔可能用一個URL地址,完美適應多個屏幕,包括PC端和Pad,而不會出現任何變形或丟失狀況。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