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體驗爲何重要?如何提高產品的用戶體驗?(寫給產品小白)

近年來「用戶體驗」被愈來愈多的說起和討論,情感化設計,體驗式設計,交互設計,UI,UE,UX這些跟用戶體驗相關的詞彙現在也成爲了咱們談論產品時的平常用語。確實,產品、用戶體驗與咱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也在影響着咱們的思想和交流方式。
用戶體驗究竟是什麼?產品和用戶體驗之間到底存在怎樣的聯繫?產品又該怎樣去提高用戶體驗?本文將針對用戶體驗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一,用戶體驗的前世此生
「用戶體驗」這個詞最先被普遍認知是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由設計師唐納德·諾曼(Donald Norman)提出。用戶體驗概念認爲」一個良好的產品能同時加強心靈和思想的感覺,使用戶擁有愉悅的感受去欣賞、使用和擁有它」。圖片人物 唐納德·諾曼。
工具

唐納德·諾曼認爲,設計要從人的思惟和感官層面來考慮,強調用戶體驗。但現在的不少設計不只沒有以人爲本,反而讓人圍着機器轉。沒有去想着如何開發人的潛能,反而是利用人類的生物性,設計出會讓人「自我傷害」的產品。好比,不斷推送通知的應用程序,就是利用了人類天生容易分心的特色。諾曼呼籲人們要意識到這種「技術主導人」的現狀,而且提倡迴歸以人爲本,設計要解決問題,而不是創造問題。
佈局

他的用戶體驗思惟在全球設計領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並所以推進了工業設計和認知心理學的發展。隨着計算機和圖形技術的快速發展,用戶體驗更多的體如今人機交互中,用戶體驗思惟也引發了產品設計師,產品經理,互聯網人的關注,並得以快速傳播和發展。
性能

說了這麼多,用戶體驗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呢?
百度百科關於用戶體驗的釋義更加明瞭:用戶體驗(User Experience,簡稱UE/UX)是用戶在使用產品過程當中創建起來的一種純主觀感覺。
無論百度百科仍是唐納德·諾曼的解釋,均可以看出,用戶體驗指的是用戶在使用產品時的感覺。也就是說,用戶體驗的主體是用戶,對象是產品,用戶體驗是用戶在接觸和使用產品過程當中所創建的感覺,感覺是主觀的,所以用戶體驗也是主觀的。即 用戶體驗=主觀感覺

二,剪不斷理還亂,產品和用戶體驗的情緣
既然用戶體驗是用戶對產品的感覺,那就能夠認爲,有產品的地方就有用戶體驗。而事實也確實如此。咱們對產品的感覺無時無刻存在,從早上睜開眼睛到入睡,這一天中咱們接觸到多少產品,也就進行了多少次的用戶體驗實踐。
優化

舉個栗子:
拿洗漱這個天天都要作的小動做來講,短短几分鐘的過程就完成了對諸多產品(牙膏牙刷洗面奶,甚至牙缸,毛巾)的體驗。
網站

你或許會以爲這款牙膏不錯,味道清新,價格合理,對口腔問題也有改善做用。這即是一次好的用戶體驗。由於體驗不錯,你極有可能會繼續購買甚至把它推薦給家人朋友。
可若是是壞的用戶體驗,狀況就大相徑庭了。你可能會抱怨牙刷不太好用,毛刷太軟,清潔不到位,並且牙刷頭太大,設計不合理。此時你可能暗暗決定再也不買這款了,甚至連同品牌的牙刷也不會選擇。
因此你發現了嗎?雖然是一種主觀感覺,但對於產品來講,用戶體驗毫不僅僅於此。由於它能夠促發一系列行爲, 感覺(認知)→反應(喜歡/厭惡)→行爲(消費/拒絕)
就像諾曼在《情感化設計》中提到的那樣:「一旦到達品牌效應層面,人們就會願意爲這個產品或者服務付更多錢。」因此,用戶體驗是決定品牌/產品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

三,如何提高用戶體驗?三個層次,層層推動
正是由於用戶體驗對產品意義非凡,現在用戶體驗研究已經成爲重要的學科和課題。跟用戶體驗相關的培訓和課程,工做崗位等紛紛出現。雖然用戶體驗存在於咱們跟任何產品接觸的過程當中,但隨着互聯網產品的發展,咱們所談論的用戶體驗更多的來自數字和科技產品或服務。
spa

好的用戶體驗是產品設計師,產品經理們苦苦追求的高境界,而用戶體驗的提高也須要實現三個境界。
第一個層次:感觀體驗。
感官體驗指呈現給用戶視聽上的感覺。通常經過色彩、聲音、圖像、文字、佈局等要素呈現。諾曼說,「美觀的產品更好用。」一句話便道出了產品外觀的重要性。
人是視覺動物,咱們在選擇產品時每每依賴第一感受,而不是理性思惟。這便要求產品經理和設計師們對目標羣體有必定把握,掌握他們的喜愛,洞察他們的心理,在產品外觀上下功夫。
好比,咱們在瀏覽產品網站時,每每會被優美的圖片,精巧的按鈕,舒服的配色吸引。如來自 蟬知建站公司的幻燈片,按鈕等細節設計帶給用戶視覺上的溫馨感。
.net


但注重產品外觀並不意味着捨本逐末,譁衆取寵,過分追求細節的盡善盡美而忽視產品的核心功能。如,汽車不能由於追求外觀設計而忽視發動機性能,手機不能因追求壁紙而忽視通話功能,保溫杯不能由於追求色彩而忽視保溫效果。

設計

第二個層次:交互體驗。
若是說感官體驗是用戶體驗的第一關,那交互體驗就是對產品的最直接評判。用戶跟產品的交互貫穿瀏覽、點擊、輸入、輸出等用戶使用產品的全過程,產品設計師通常經過選取合適的界面元素,文字、按鈕、文本框、顏色等讓用戶在完成一項操做的時候以爲簡單易用。
而交互體驗的過程也正是用戶定義產品「好很差用」的過程。
移動互聯網時代,不少手機應用很好的詮釋了優秀交互和易用的特性。但好的交互體驗不該該僅僅體如今手機應用上,而是全部互聯網產品須要努力的方向。如 禪道項目管理軟件在2018年進行的用戶體驗升級。下圖爲 禪道的新舊使用界面對比。
orm


新的用戶界面採用了更加年輕化的設計風格,界面元素如導航、按鈕等從新佈局;配色更加豐富,並用不用顏色區分主次;優化操做流程,合併部分功能以減小用戶在特定操做中的交互次數;在主頁增長統計區塊,項目任務跟蹤分析更加方便。 對象

做爲一款項目管理工具, 禪道首先是一款效率提高工具,改版後的使用界面除了在外觀的優化以外,更主要的是對功能間交互的從新梳理,用戶能夠更加高效簡單的使用產品,這即是成功的體驗提高。

第三個層次:情感體驗。
相對於前兩個層次,情感體驗是更高級的體驗層次。由於它給予的是用戶心理上的體驗,強調「心理承認度」。讓用戶感覺到產品和品牌的價值、溫度,用戶經過產品實現認同、抒發本身的內在情感,最終發自心裏的使用。

如錘子科技即是將產品賦予情感體驗的公司。 產品的功能以外,負載更多的是人文關懷。 圖片來自錘子科技羅永浩在產品發佈會。

如,2017年錘子科技在手機系統中更新了爲殘障人士設計的輔助功能,優化視力障礙人士使用智能手機的體驗。即便咱們不是視力障礙人士,仍是對這家公司心存了幾許好感。早在第一代堅果手機發布時,配套推出的遠程協助功能,可讓子女遠程幫助不太熟悉智能手機的父母設置手機的功能。聽說這個功能發佈時,好多發灰會現場的關重都感動得流淚。

正是產品背後的價值觀打動了用戶,用戶選擇產品時並不在於它比起其餘同類產品好多少,仍是會義無反顧的體驗。這即是情感體驗的魅力。

一樣,無論用戶體驗的境界如何高級,而基礎的功能性體驗纔是最根本的。要想實現情感體驗的成功,也只有把前兩個境界實現纔有可能。 用戶體驗不是手段,而是目的。產品工做者們應該時刻保持以人爲本的思考方式,在產品設計之初,就要考慮用戶的背景、使用經驗以及操做過程當中的感覺,從而設計出美而好用的產品。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