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久聽傷神;久聞傷心;久思傷眠

久聽傷腦;久思傷神;久視傷血;久睡傷氣;久坐傷...[轉自網絡,源不明]網絡

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久聽傷神;久聞傷心;久思傷眠 。

久臥傷氣 

「久臥傷氣」是指人長時間臥牀,老躺着不動,會致使精神昏沉、精神萎頓,引發氣的散亂,得不到凝聚,久之則氣散,無力化神,則人的精神更是精神萎頓,神疲乏力,造成惡性循環,因此說「久臥傷氣」。 

久視傷血 

「久視傷血」是指長時間使用眼睛的人容易近視或某種眼病。中醫認爲「形諸外必本於內」,因此眼睛的損害並不單純是眼睛有病。若是老年人習慣於長時 間的全神貫注看書讀報,並且又不配合適當的休息與活動,或沒有獲得睡眠等因素的調節,長此以往,則會出現面白無華或自覺頭暈目眩,兩眼乾澀,視物不清等血 虛症。 

久立傷骨 

「久立傷骨」是指人若是老站着不動,骨骼就會因長時間支撐身體而勞損。通常來講,適當站立有利於增大骨骼密度,加強骨骼硬度。若是人體沒有必定的 站立活動,骨骼得不到支撐力量的剌激,反而會致使骨質疏鬆。但長時間站立會致使支撐骨骼的肌肉疲勞,引發骨或骨關節的發育畸形和活動障礙,因此說「久坐傷 骨」。 

久坐傷肉 

「久坐傷肉」是指人長時間坐着不動,會損傷人體的頸、腰等部位的肌肉組織,引發局部疲勞。因爲人體呈坐姿時,頸、腰等部位的肌肉要保持必定的張 力,以維持身體平衡,若是久坐的話,肌肉長時間保持緊張,則頸、腰等局部肌肉必然疲勞。再者,人體呈坐姿時,被身體壓迫的肌肉以及位於心臟下的肢體,因爲 體位的關係,其肌肉組織的血液循環得不到改善,會影響肌肉等組織的代謝活動,久而久之,肌肉的功能便會出現退化,而且可能會出現肌肉組織的萎縮現象,因此 說「久坐傷肉」。 

久行傷筋 

「久行傷筋」是指人長時間行走,會使筋肉受到損害。由於人的行走主要有賴於筋肉對骨骼的拉動,如長時間行走,必然使下肢關節周圍的韌帶、肌腱、筋膜等軟組織因疲勞而受傷或勞損,這也就是爲何人走路多了會痠痛、疲勞的緣由,因此說「久行傷筋」。 


--------------------------------- 


自古中醫就有「五勞所傷」的說法,即「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但若能合理調養,會收到意想不到的保健功效。 

以「臥」養氣。冬春睡眠養生重保暖,注意身暖頭涼,睡眠才安,纔可減小慢性疾病的發做。但不可貪睡,應適當增長室外活動,散散步、多曬太陽都是消除寒冬鬱悶、加強活力的良藥。還應注意飲食調養,宜用熟食,忌生冷黏膩,桂圓蓮子湯、蓮子芡實湯等,適宜調養睡眠。 

以「坐」養神。適當靜坐休息,能促令人心平氣和、精神爽朗、睡眠良好,有防病、延年做用。坐姿可端坐、靠坐、盤坐等,但每次坐的時間不宜過長。入座後姿式要端正、天然,上身正直,天然放鬆,下肢天然屈曲,不要含胸弓背、蹺「二郎腿」。   

以「立」養骨。適當的站立,可以使骨骼肌產生短促迅速的縮張運動,激發人體新陳代謝,相應地疏通經絡。還能使氣血下行,血壓下降,精神振奮,有利於大腦的適當休息,使全身溫馨。還應常常進行適度的全身性活動,以維持肌肉、骨骼、關節、韌帶的正常功能。 


以「看」養血。看些有益的書籍、電視節目以及觀賞山水風景等,可以使人精神愉快、脾胃健康,血液生化也就充足旺盛,這是「視養血」的道理,但不宜過分。還應注意身體的保暖和膳食的養分搭配,保持氣血充足。 

以「行」養筋。冬季寒冷,多在陽光下散步,容易激發人體的陽氣,使全身關節筋骨獲得適度的運動,對身體的新陳代謝都會有良好的促進做用,提升機體的抗病能力。在身體條件容許時,也可進行快走和慢跑鍛鍊。 


--------------------------------- 


不論中醫的五勞,仍是常說的過分疲勞,它們絕非「不足爲慮」的「疥癬之疾」,乃是人類健康的大敵,應該引發辦公族的高度重視,並將其置於與其餘疾病(如心臟病、癌症等)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予以預防。下面就是預防醫學專家告訴你應該採起的對策: 

按生物鐘做息 

所謂生物鐘,是指人體內各個器官所固有的生理節律。一我的應該按照自身的生理節律來安排做息,絕對不能違反、干擾這種節律。若是你反其道而行之,晚上熬夜,中午不睡午覺,三餐不定時,則你將成天昏昏沉沉,疲憊不堪。 

強化三餐養分 

咱們在安排每日三餐時,一要品種多樣,二要各品種之間的比例均衡,偏廢不得。固然,也不排除在保持「平衡」原則的前提下,根據各個年齡段的生理特 點對養分物質做出某些調整,以便更好地促進身體健康。至於具體食品,養分學家建議你不管在哪一個年齡段,都不要忘記雞肉、豆類、菠菜、魚類、草莓、香蕉、燕 麥片、海帶、脫脂酸奶等幾種,由於它們富含能量,能幫助你避免過勞傷害,保證機體這臺發動機高效率運轉。 

學會主動休息 

人體持續工做愈久或強度愈大,疲勞的程度就愈重,消除疲勞的時間也就愈長,這正是「累了才休息」的傳統休息方式效果較差的緣由所在。主動休息則不一樣,不只可保護身體少受或不受疲勞之害,並且能大幅度提升工做效率,具體可從如下幾點作起: 

其一,重要活動以前抓緊時間先休息一下子。如參加考試、競賽、表演、主持重要會議、長途旅行等以前,應先休息一段時間。 

其二,保證天天8小時睡眠,星期天應進行一次「整休」,輕鬆、愉快地玩玩,爲下一週緊張、繁忙的工做打好基礎。 

其三,作好全天的安排,除了工做、進餐和睡眠之外,還應明確規定一天以內的休息次數、時間與方式,除非不得已,不要隨意改變或取消。 

最後,重視並認真作好工間休息,充分利用這段短短的時間到室外活動,或作深呼吸,或欣賞音樂,使身心得以放鬆。 

按期進行體檢 

不管青年仍是中老年人,也不論體力仍是腦力勞動者,最好每一年作一次體檢,包括心電圖(運動負荷試驗)及有關心臟的其餘檢查,以便早期發現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特別是隱性冠心病,發現疾病,不論輕重,都要及時認真治療。 

善於勞逸結合 

人人都要學會調節生活,短時間旅遊、遊覽名勝;登山遠眺、開闊視野;呼吸新鮮空氣,增長精神活力;忙裏偷閒聽聽音樂、跳跳舞、唱唱歌,都是解除疲勞,讓緊張的神經獲得鬆弛的有效方法,也是防止疲勞症的精神良藥。 

堅持合理運動 

現代人的工做每每有靜而不動的特色,而最易令人疲憊的莫過於長期不活動。運動醫學專家認爲,要想保持持久旺盛的精力,須要常常運動,以增長體能儲 存,每週散步4~5次,每次30~45分鐘,或一星期進行3~4次溫和的戶外活動,每次30分鐘,都是必要的。剛開始時,你也許會感到運動後更爲疲勞,這 正說明你的機體須要調整,堅持一段時間後便會慢慢適應,體能會逐漸增長,抵抗疲勞的能力會獲得強化。常常運動的人,肌肉的萎縮和力量的減退可推遲 10~20年,血壓可保持穩定的正常水平。運動還能推遲神經細胞的衰老,幫助廢物排出,從而起到防癌抗癌做用。長期堅持健身跑和徒手體操,人體的新陳代謝 和工做能力會大大增強。 

保持心情舒暢 

不只是體力不濟會致使過勞,心理性過勞---失望、焦慮、恐懼、神情沮喪等也可以使人精力衰竭。現代心理學研究:當一我的感到煩惱、苦悶、焦慮的時 候,他身體的血壓和氧化做用就會下降,而人的心情愉快時,整個新陳代謝就會改善。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煩悶、懊悔、憤恨、焦慮、憂傷,是產生疲勞的 內在因素。所以,要防止疲勞,保持充沛的精力,就必須常常保持愉快的心情,作一個具備普遍的愛好和興趣,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的樂天派。 

中醫在應對「五勞」方面也有獨特的方法: 

首先,一切要適可而止。若有中醫主張變「五勞所傷」爲「五勞所養」,即「適視養血,適臥養氣,適坐養肉,適行養筋,適立養骨」。就是說,不管身或心,都要使其有所「勞」,但必須控制住度,適勞有益健康,過勞則損傷身心。 

其次要注意勞逸結合。古語有云:「一張一弛,文武之道」。「張」是緊張,「弛」是鬆弛,兩者適當配合,便不易產生疲勞。唐代醫學家孫思邈說:「不欲其勞,不欲其逸」。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最後,必定要重視睡眠。古人說:「眠食兩者,爲養生這要務」。「能眠者、能食、能長生」。充足的睡眠既能夠預防疲勞,也可以消除疲勞,從而對養生產生積極影響。 

只有充分的認識到過分疲勞的危害,合理的運動休息,注意養生,纔能有效應對過分疲勞,過分疲勞也將如同紙老虎,不足懼也。get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