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GPS爲例,深刻淺出講解射頻接收路徑的匹配調試流程

RF接收路徑的匹配流程----以GPS爲例
調Matching前,至少準備兩塊板子。 一塊完整PCB,有上所有零件 :工具

以GPS爲例,深刻淺出講解射頻接收路徑的匹配調試流程
一塊裸版,徹底都沒上零件 :3d

以GPS爲例,深刻淺出講解射頻接收路徑的匹配調試流程
匹配前注意事項—銅管調試

可能不少人忽略這點,但其實這纔是最重要的,由於你在調匹配過程當中, 會量S11(阻抗),跟S21(Loss)。若是銅管這邊,該注意的沒注意,那麼你量到的S11跟S21,都是錯的。更直接一點講,你全部的匹配調試工做,到頭來都是無用功。blog

1. 銅管長度不宜過長ip

也許有人會問:反正我用Port Extension,我把銅管校掉就好啦!it

不對!!Port Extension也不是萬能的。若是銅管過長,便沒法徹底校掉,以下圖:io

以GPS爲例,深刻淺出講解射頻接收路徑的匹配調試流程
由上圖可知,若銅管過長,即使你作完Port Extension,其阻抗並不是完美的一點Open,而是會拖一段軌跡,那麼當你實際上去量PCB時,你量到的阻抗, 實際上是包含了銅管的。也就是說,此時你量到的PCB阻抗,是不許的,是有偏差的。你若根據這不許的阻抗去作匹配,那麼你調出來的匹配,永遠不達不到最佳!原理

並且,不論是PCB走線,仍是銅管,都同樣,只要長度一長,其50奧姆就會偏掉,那就會致使Mismatch Loss。換言之,當你實際去量PCB的 Insertion Loss時,由於包含了銅管自己的Mismatch Loss,以致於你量出來的Insertion Loss,會比PCB實際的Insertion Loss還大。bfc

所以時常有人誤解,單純量Insertion Loss,由於不看阻抗,因此不須要校訂。軟件

這是不對的觀念,你量出來的阻抗錯誤,會連帶使你量出來的Insertion Loss 過大。簡單點講,只要用到銅管量S參數,不論是S11,仍是S21,Open/Short/Load校訂跟Port Extension就是要作,並且銅管長度不宜過長,最好買專用調試銅管,這點不少手機射頻工程師都深有體會。

2. 銅管要彎折後,再作Port Extension。

由於實際上,你在作匹配時,銅管可能會彎折。

以GPS爲例,深刻淺出講解射頻接收路徑的匹配調試流程
若是你還沒彎折時,就先作Port Extension,即使此時你的阻抗是完美的一點Open,以下左圖;可是當你把銅管彎折後,其阻抗會偏,亦即此時阻抗並不是完美的一點Open,以下右圖。

以GPS爲例,深刻淺出講解射頻接收路徑的匹配調試流程
若是你一開始就未把銅管給校掉,亦即你量到的PCB阻抗,是不許的,是有偏差的。你若根據不許的阻抗去作匹配,你調出來的匹配,永遠不會好。

因此應該是,先在裸版上,把銅管彎折到你方便焊接的角度後,再去作Port Extension,直到其阻抗是完美的一點Open,以下圖 :

以GPS爲例,深刻淺出講解射頻接收路徑的匹配調試流程
此時才能夠開始去作匹配的工做。固然,一旦你做完Port Extension以後, 你這銅管,就不能再彎折。

簡單講,做匹配時,你銅管的長度跟彎折,都必須與做Port Extension時徹底同樣,不然後面的匹配工做,都是白費工。

3. 接地必定要足夠。

有些焊盤在板邊,以下圖,銅管這樣焊其實不對,但不少時候由於沒有足夠的接地面積,以下左圖所示;正確的作法應該以下右圖所示 :

以GPS爲例,深刻淺出講解射頻接收路徑的匹配調試流程
因此爲啥前面說,實際上在量測PCB參數時,銅管有可能會彎折,緣由之一就是,你得確保銅管有足夠的接地面積。

4. 銅管接地處要離焊盤越近越好

銅管接地處除了接地要足夠,要儘量大,還有一點,就是接地的位置,要離焊盤越近越好。因此用下圖爲例,你接地之處,應該是黃圈,而不是紅圈,由於黃圈離焊盤較近。

以GPS爲例,深刻淺出講解射頻接收路徑的匹配調試流程
那麼有人也許會問,若是我再黃圈處的地,只有一點點,這樣就接地不夠。紅圈處的地很大,但離焊盤很遠,那麼到底要選哪個做爲接地呢?

正確答案是,你兩個都選。

無論怎樣,接地之處,必定要極接近焊盤。因此在焊盤附近,先找個能夠接地的地方,是當務之急,儘管這個接地面積比較小。因此像黃圈,無論地多小,你就是要焊錫。

可是若是以爲黃圈的地面積不夠大的話,那就是再找個能夠有足夠接地的地方,再做補強,也就是紅圈處。

不然,不論是地不夠大,或是地離焊盤太遠,都會使量出來的Loss過大。

實際操做中,若是遇到訊號附近的接地實在很差焊錫的話,必要時可在銅管外緣,多焊一個Pogo pin,以方便接地。

以GPS爲例,深刻淺出講解射頻接收路徑的匹配調試流程
匹配前注意事項—塑料鑷子

當你要焊接前,先用塑料鑷子,把零件壓在焊盤上方,去觀察Smith Chart ,這個方法最開始也是不少手機射頻工程師用的,不事後面因爲大部分射頻物料封裝是0201,物料變小了,就很差用「鑷子」操做了。

以GPS爲例,深刻淺出講解射頻接收路徑的匹配調試流程
也許有人會問,這看到的阻抗不許吧?

確定的啊,只是讓你先透過這方式,去觀察Smith Chart的趨勢軌跡,是否如你預期。固然,簡單點用Smith 相關阻抗分析工具也是能夠大概預知Smith Chart的趨勢軌跡的,以下圖所示:

以GPS爲例,深刻淺出講解射頻接收路徑的匹配調試流程
若是在你預期之只要預知正確Smith Chart趨勢軌跡後,你再去焊接都還不遲。若是在你預期以外,那你就不要浪費時間去焊接了,趕快換值再做觀察,方爲上策。

那麼爲啥要塑料鑷子?

由於金屬會影響阻抗,若是你用金屬鑷子,假設你夾的是電容,那麼你實際上在Smith Chart看到的趨勢軌跡,是(金屬鑷子+電容),而並不是只有電容。再次強調,根據不許的資料去作分析,後續所作的分析工做,都是白費勁!

接下來將匹配流程,終於到正題了~~~

以GPS爲例,深刻淺出講解射頻接收路徑的匹配調試流程
匹配流程

整個原理框圖,大概以下圖:

以GPS爲例,深刻淺出講解射頻接收路徑的匹配調試流程
① Step1,拿有上件的PCB,若是是Switch,就額外供給Vcc跟控制訊號,把Switch開啓,Port1接Connector,Port2接Diplexer/Switch輸出,調Matching1,調到50奧姆。

以GPS爲例,深刻淺出講解射頻接收路徑的匹配調試流程
調完後,再把這組Matching1,放到裸版,量S21,也就是Insertion Loss。不然以下圖,你今天串一個1nH電感,並5pF電容,其Insertion Loss高達3.7dBm,這樣的話,無論你阻抗多接近50奧姆,這組Matching都不能用,說白了就是匹配插損大!

以GPS爲例,深刻淺出講解射頻接收路徑的匹配調試流程
你們都知道,由於GPS訊號太微弱,因此對於Loss要很是計較,哪怕是SAW Filter或Diplexer,Loss也不會到3.7dBm,就更不能讓一組匹配Loss就高達3.7dBm了!!!並且這是在LNA輸入端,亦即你光這組Matching,就會讓你的靈敏度,劣化3.7dBm,那你後面無論怎麼調CNR跟靈敏度,都不會好。

固然,若是要串聯電感,記得要選高Q值的,由於Loss會比較小,另外高Q值電感還有擋帶外噪聲的功能。

以GPS爲例,深刻淺出講解射頻接收路徑的匹配調試流程

② Step1,拿有上件的PCB,若是是Switch,就額外供給Vcc跟控制訊號,把Switch開啓,Port1接Connector,Port2接Pre-SAW輸出,調Matching2,調到50奧姆。

固然,仍是同樣,Matching2調到50奧姆後,要再用裸版驗證其Insertion Loss。

以GPS爲例,深刻淺出講解射頻接收路徑的匹配調試流程
也許有人會問,我怕能夠調Matching1嗎?

答案是最好不要,由於Matching1也會影響到WiFi,因此一旦Matching1調到50奧姆,其Insertion Loss也很小,就肯定下來,後面最好就不要再去更動。

③ Step3,拿有上件的PCB,若是是Switch,就額外供給Vcc跟控制訊號,把Switch開啓,Port1接Connector,Port2接eLNA輸入,調Matching3。

以GPS爲例,深刻淺出講解射頻接收路徑的匹配調試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此時你的Matching3,而是調到Noise Figure最低的阻抗點,多是非50奧姆。其實不少手機射頻工程師其實對於GPS LNA更多的關注CNR值。

那麼有人會問,偏離了50奧姆,由於Mismatch Loss,連帶Insertion Loss必定會變大,你剛說一組Matching的Loss若是偏大,再怎樣都不能用。那我該如何衡量這組 Matching能不能用??

這是個好問題,咱們用下圖解釋:

以GPS爲例,深刻淺出講解射頻接收路徑的匹配調試流程
由於網分是50奧姆系統,因此當你Matching3偏離了50奧姆,量出來的Insertion Loss固然會偏大(Mismatch Loss的貢獻),例如1dBm。可是LNA是非50奧姆系統,故此時Matching3對LNA來說,其Loss就不必定是1dBm,也許會比較小。

但仍是要謹記剛所說起的原則,Matching的Loss不宜過大,假設你今天Matching3,用50奧姆系統的網分看,其Loss是5dBm。你以爲有可能,對非50奧姆的LNA來說,其Loss就縮減爲0.3dBm嗎??

固然不會啊,針對Matching3,即使50奧姆系統網份量到的Loss,跟非50奧姆系統LNA看到的Loss不一樣,但Loss越小越好,都是不變的原則。尤爲是 (串聯電感 + 並聯電容)這種組合,更要特別注意。

也許有工程師會問:爲啥不是調Matching2?

由於Matching3離LNA最近,因此影響LNA最大。所以,使阻抗座落在LNA之Noise Figure最低之處,這個任務,由Matching3來完成。Matching2只要確保50奧姆,Insertion Loss不要太大,這樣就能夠了。

我光Matching1到Matching3,就花這麼多時間,我後面還有Matching4跟Matching5,這哪調試的完??

LNA以前,是最關鍵的,因此基本上而言,Matching1到Matching3做完就差很少了,Matching4跟Matching5,不是那麼重要。咱們以Noise Figure公式說明,以下式:

以GPS爲例,深刻淺出講解射頻接收路徑的匹配調試流程
由上式可知,LNA輸入端的Loss,也就是F1,是最關鍵的。所以擺放eLNA時,確定是離GPS天線越近越好,以減少F1,以下圖:

以GPS爲例,深刻淺出講解射頻接收路徑的匹配調試流程
由於爲了不干擾,GPS天線會遠離主天線,而主天線又會靠近接收機,再加上咱們把eLNA,靠近GPS天線。換言之,eLNA到接收機的走線會很長,但由Noise Figure公式得知,eLNA到接收機的走線,其Loss會被eLNA的Gain稀釋,故就算走線很長,Insertion Loss很大,其實對於總體靈敏度,並沒有啥太大影響。

即使Matching4跟Matching5不調,以致於阻抗會有Mismatch Loss,連帶使得Insertion Loss變大,但由於已經在eLNA後面,因此對靈敏度不會有啥影響。 如前述,eLNA到接收機,這麼長的走線,這麼大的Insertion Loss,都沒在怕了, 又何必太擔憂Matching4跟Matching5呢?

因此,坦白講,Matching4跟Matching5,是錦上添花,好上加好,一般是你想讓靈敏度再更好,纔去調。若是作完Matching1到Matching3,其靈敏度你能夠接受,那固然Matching4跟Matching5就不用調。反之,若是你調完Matching1到Matching3,靈敏度仍是很爛,那Matching4跟Matching5,也是救不了你,那就更不用調。

因此,其實到Step3就能夠結束,不過若你想進一步提高靈敏度,那固然能夠再調Matching4跟Matching5。

④ Step4,拿有上件的PCB,若是是Switch,就額外供給Vcc跟控制訊號,把Switch 開啓,eLNA也是額外供給Vcc,使其開啓。Port1接Connector,Port2接Post-SAW輸出,調Matching4,調到50 奧姆附近。

固然,仍是同樣 Matching4調到50奧姆後,要再用裸版驗證其Insertion Loss。

以GPS爲例,深刻淺出講解射頻接收路徑的匹配調試流程

⑤ Step5,若軟件已就緒,其接收機能夠開啓,拿有上件的PCB,若是是Switch, 就額外供給Vcc跟控制訊號,把Switch開啓。eLNA也是額外供給Vcc,使其開啓。而後用軟件方式讓接收機開啓,Port1接Connector,調Matching5。

以GPS爲例,深刻淺出講解射頻接收路徑的匹配調試流程
注意~!! 同Matching3通常,此時Matching5,未必是調到50奧姆。這時要跟平臺廠商,例如Qualcomm或MTK,索取接收機的Noise Circle,把Matching5調到Noise Figure最低的阻抗點,而非50奧姆。

固然,仍是同樣,Matching5調完後,要再用裸版驗證其Insertion Loss。

也許到這裏有人會問,爲啥不接Port2?

這牽扯到負載的觀念,以通常的50奧姆匹配爲例,以下圖:

以GPS爲例,深刻淺出講解射頻接收路徑的匹配調試流程
你最終的目的是,從Source端,一路看到負載端,都是50奧姆。要如何達成這目的??

那就是透過Matching,使Source端跟負載端之間,作一個阻抗轉換的動做,這即是所謂的阻抗匹配。因此,Matching只是橋樑,你還必需要有Source端跟負載端,網分的Port1,就是Source端,網分的Port2,就是負載端。所以Port1跟Port2都要接,即使你只量S11,由於Source端跟負載端,缺一不可。

但在Step5中,接收機已是負載端了,既然如此,固然就不須要接Port2。就算你要接,請問你要接到哪??接到基頻芯片的輸入端嗎?

固然不可能啊。

調Matching5的時候嗎,接收機必定要開啓嗎?

答案是確定的!

由於接收機是負載端。若是你接收機不開啓,那等同於你的負載阻抗是無限大,以下圖:

最後一個問題,若是你負載阻抗是無限大,表示無論你Matching怎麼調,從Source端,一路看到負載端,都是Open,那請問你調Matching的用意何在??

因此接收機,固然要開啓!

以GPS爲例,深刻淺出講解射頻接收路徑的匹配調試流程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