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好脾和肺,寶寶不積食不咳嗽長大個》05_第五章 穴位養肺

第五章 穴位養肺

第一節 肺經——宣肺清熱,祛除外邪

概述

  • 小兒常見病就兩類
    • 積食爲首的脾胃系病症;
    • 感冒引發的咳嗽、咳喘、肺炎等肺系病症
  • 肺經功效
    • 驅趕外邪
    • 加強肺衛
    • 補益肺氣(長期感冒咳嗽傷了肺氣,或慢性鼻炎、鼻竇炎),重者可加上揉肺俞(讀音shu,四聲,同腧)
    • 若是在感冒初期有症狀頭痛、鼻塞、流鼻涕、咽喉腫痛時,當即用清肺經可緩解症狀,縮短病程。
    • 本書按摩手法以湘西推拿流派爲準。

取穴

  • 肺經:無名指螺紋面
  • 肺俞:背部,低頭時凸起的脊椎骨爲第7頸椎,再往下數3個就是第三胸椎,旁開1.5寸便是。

按摩

  • 補肺經:旋推3分鐘,平時保健以旋推爲主;
  • 清肺經:直推螺紋面,適用於有感冒、咳嗽症狀。平時保健也可補肺經後再清肺經1分鐘。

第二節 外勞宮——去體寒,防感冒

概述

  • 能夠治「落枕」
  • 溫裏散寒,溫經止痛,能把人體內的寒氣散出來
  • 按摩外勞宮是「溫法」,能驅趕內寒、外寒、臟腑之寒、經絡之寒;還能「和臟腑之熱氣」,令人「遍身潮熱」,有喝薑湯的效果,可在冬季預防感冒。
  • 手掌內和外勞宮對應的位置是內勞宮,做用和外勞宮相反,清熱涼血,治療各類熱病。

取穴

  • 食中指之間掌指關節後0.5寸。
  • 孩子握拳時中指尖對應的位置

按摩

  • 平常保健,輕揉3分鐘
  • 已有感冒症狀或治療落枕,手法重一些,按摩時間延長到5分鐘。

第三節 三關——補氣散寒,溫補肺虛

概述

  • 三關是孩子身上自帶的麻黃、桂枝,溫補散寒
  • 除了有外勞宮的溫熱效果,還能夠補一切陽氣虛弱,對脾肺氣虛都有好處
  • 發汗退熱,適用於風寒感冒,至關於西藥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

取穴

  • 三關,線性穴位,前臂橈側緣,自腕橫紋至肘橫紋一條直線。
  • 三關穴的兩個「兄弟」:
    • 天河水,前臂內側正中,腕橫紋至肘橫紋一條直線,去火靈穴。
    • 六腑,前臂尺側緣,肘橫紋至腕橫紋一條直線,有清瀉效果。

按摩

  • 一手握住孩子的手,另外一手從拇指從腕橫紋向上推至肘橫紋,3到5分鐘。
  • 方向千萬不能反。

第四節 內八卦——調理氣機,平衡陰陽

概述

  • 內八卦是個圓形穴位,包括八卦的八個方位,在古代時各方位做用不一樣,在現代通常只講究順逆時針按摩。
  • 內八卦理氣做用強,可對咳嗽、化痰、氣喘和脾胃不和都有調理做用。

取穴

  • 以手心爲圓心,圓心到中指根的三分之二爲半徑的圓周。

按摩

  • 平時保健,順時針、逆時針各按摩一分鐘,
  • 若有咳嗽,咳痰,氣喘,腹脹等症狀,則以順運(順時針按摩)爲主。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