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 6 月 17 日 9 時 22 分,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 F 遙十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準時點火發射,約 573 秒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約軌道,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 3 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安全
長征二號 F 遙十二火箭點火升空spa
按計劃,神舟十二號將在入軌約 6 小時後,與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進行自主快速交會對接。3 名航天員也將成爲中國空間站的首批「住戶」,「入住」時間將達 3 個月。rem
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標識|中國載人航天辦公室it
上月 15 日,我國首枚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着陸火星北半球的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着陸區,着陸器搭載了我國首輛火星車——「祝融號」,這是火星首次留下的中國足跡。class
這一次,它執行的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921 工程)「三步走」戰略規劃第三步中的首次載人航天任務,這也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 19 次飛行任務。程序
事實上,神舟載人飛船的跨越式發展並不是一步達成,自 1992 年 9 月 21 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立項以來,神舟載人飛船經過一次又一次驗證,一發又一發的成功不斷積累經驗和技術。im
神舟一號到神舟四號實現了天地往返的無人驗證,神舟五號搭載航天員楊利偉實現載人天地往返,神舟六號實現多人多每天地往返活動,神舟七號實現航天員出艙活動,神舟八號到神舟十號突破了無人交會對接和有人交會對接,神舟十一號實現了航天員的中期駐留。技術
時至今日,神舟十二號飛船成功發射,奠基了空間站建造任務載人飛船天地往返的良好開端。至此,神舟十二號集齊了全任務全模式天地往返所須要的所有「技能點」。經驗
在這項舉世矚目的任務中,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刷新了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的新高度,完成五項「中國首次」,即首次實現與天和核心艙的載人自主快速對接,首次實施繞飛與空間站進行徑向交會,首次具有從不一樣高度軌道返回東風着陸場的能力,首次實現載人飛船長期在軌停靠,首次具有天地結合多重保證的應急救援能力。img
「載人航天,人命關天」始終是神舟團隊心中的信條。爲了保證天上、地上都具備保護航天員生命、在緊急條件下接回航天員的能力,神舟團隊開創了天地結合的應急救援任務模式,即攜帶兩艘飛船進場,由一艘飛船做爲發射飛船的備份,做爲遇到突發狀況時航天員的生命救援之舟。神舟隊伍採用「滾動待命」策略,在前一發載人飛船發射時,後一發載人飛船在發射場待命,並具有 8.5 天應急發射能力以實現太空救援的能力,全力保障航天員的生命安全。
飛船入軌後,將按照預約程序,與天和核心艙進行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組合體飛行期間,航天員將進駐天和核心艙,完成爲期 3 個月的在軌駐留,開展機械臂操做、太空出艙等活動,驗證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關鍵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