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9日做業

1、信息系統集成有哪些特色web

  • 以知足用戶需求爲根本出發點;數據庫

  • 不僅是設備選擇和供應,它是具備高技術含量的工程過程,要面向用戶需求提供全面解決方案,其核心是軟件;服務器

  • 最終交付物是一個完整的系統而不是一個分立的產品。網絡

  • 包括技術、管理和商務等各項工做,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技術是系統集成工做的核心,管理和商務活動是系統集成項目成功實施的保障。數據結構

     

    2、信息系統生命週期中的開發階段包含哪些階段架構

    開發階段可分爲整體規劃階段、系統分析階段、系統設計階段、系統實施階段和系統驗收階段。框架

     

    3、軟件工程的維護類型及適用條件ide

    更正性維護:軟件產品交付後進行的修改,以更正發現的問題。模塊化

    適應性維護:軟件產品交付後進行的修改,以保持軟件產品能在變化後或變化中的環境中能夠繼續使用。工具

    完善性維護:軟件產品交付後進行的修改,以改進性能和可維護性。

    預防性維護:軟件產品交付後進行的修改,以在軟件產品中的潛在錯誤成爲實際錯誤前,檢測和更正它們。

    4UML語言的特徵

  • 不是一種可視化的程序設計語言,而是一種可視化的建模語言。

  • 是一種建模語言規範說明,是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的一種標準表示。

  • 不是過程,也不是方法,但容許任何一種過程和方法使用它。

  • 簡單而且可擴展,具備擴展和專有化機制,便於擴展,無需對核心概念進行修改。

  • 爲面向對象的設計和開發中涌現的高級概念(如協做、框架、模式和組件)提供支持,強調在軟件開發中,對架構、框架、模式和組件的重用。

     

    5、軟件架構幾種常見的軟件架構模式及特色

  • 管道/過濾器模式:體現各功能模塊的「墨盒」特性及高內聚、低耦合特色。

  • 面向對象模式:典型應用是基於構件的軟件開發。優勢是高度模塊化。缺點是對象之間的調用須要知道所調用對象的標識,若是標識改變,就必須通知全部調用該對象的對象。不然系統可能沒法正常運行。

  • 事件驅動模式:構件並不直接調用過程,而是觸發一個或多個事件。特色是事件的觸發者並不知道哪些構件會受到事件的影響,且不能假定構件的處理順序,甚至不知道會調用哪些過程。使用事件驅動模式的典型系統包括各類圖形界面工具。

  • 分層模式:採用層次化的組織方式,每一層都是爲上一層提供服務,並使用下一層提供的功能。典型應用是分層通訊協議,如ISO/OSI七層網絡模型。優勢是有助把複雜的問題按功能分解,使總體設計更爲清晰。缺點是並非每一個系統均可以很容易地劃分出層次來;層次的個數過多,系統性能可能會降低。

  • 知識庫模式:有兩種不一樣的構件:中央數據結構件說明當前狀態,獨立構件在中央數據存儲上執行,中央數據構件與獨立的外部構件間的相互做用是系統中的主要問題。有兩種不一樣的控制策略,基於傳統數據庫型的知識庫模式和基於黑板系統的知識庫模式。黑板系統的典型應用是信息處理領域,如語音和模式識別。

     

    6web service的典型技術及特色 以及哪些狀況適用web service

    Web服務定義了一種鬆散的、粗粒度的分佈計算模式,使用標準的HTTPS)協議傳送XML表示及封裝的內容。典型技術包括:用於傳遞信息的簡單對象訪問協議(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 , SOAP),用於描述Web服務描述語言(webservices description language , WSDL)、用於Web服務的註冊的統一描述、發現及集成(universal description 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 UDDI)、用於數據交換的XML

    Web服務的主要目標是跨平臺的互操做性,適用狀況以下:

    跨越防火牆;應用程序集成;B2B集成;軟件重用;

    不適用的狀況:單機應用程序;局域網上的同構應用程序;

     

    7、計算機網絡知識網絡存儲模式及各自的特色

    DAS:直接鏈接存儲,存儲器與服務器直接鏈接,通常經過標準接口,如小型計算機系統接口。產品有磁盤、磁帶庫和光存儲等產品。

    NAS:網絡鏈接存儲,將存儲設備經過標準的網絡拓撲結構(以太網)鏈接到一系列計算機上。既有強大存儲能力又有至關靈活存儲結構,它的重點在於幫助工做組和部門級機構解決迅速增長存儲容量的需求。產品包括存儲器件(磁盤陣列、磁帶庫等)和集成在一塊兒的簡易服務器,可用於實現涉及文件存取及管理的全部功能。即插即用,支持多平臺,物理位置放置靈活。

    SAN:存儲區域網絡,採用高速的光纖通道做爲傳輸介質的網絡存儲技術。將存儲系統網絡化,實現了高速共享存儲以及塊級數據訪問的目的。SAN擁有極度的可擴展性、簡化的存儲管理、優化的資源和服務共享以及高度可用性。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