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成功敏捷團隊的失敗歷程

昨天經過微信沙龍,分享到了一個案例,講述的是從成功到失敗的過程。編程

不少人可能疑惑,不少案例都是從失敗到成功,這個怎麼反了。不少成功背後都有其緣由,可能很勵志,但從失敗中咱們可以獲取更多。畢竟咱們的知識大多源於失敗而非成功。後端

故事是這樣的(括號中的是筆者的情緒表達 :)):微信

(在好久好久之前……)某公司成立了一個團隊,開發一款全新的產品。產品的開發模式是產品需求獲取和開發同步進行,團隊構成爲:項目經理帶領開發和測試兩個子團隊,每一個子團隊各有一名Leader。產品經理在開始僅提出最基本需求,根據內部用戶的反饋,不斷改進需求。(哇噢,很酷!)。這就致使了持續發佈的需求。開發流程選用了Scrum。(用到敏捷啦*_*)。開發測試同步進行,最先幾個Sprint,採用純手工測試,僅限功能測試。(噢~,會成功麼?)。純手工的問題馬上暴露:沒法迴歸。(出現問題了吧~)。形式所迫,引入自動化測試。(還好,糾正的及時 :))。項目經理很權威,馬上決定實施自動化測試,同時保留部分新功能的手工測試。但問題依然存在,當開發人員不參與測試,測試相對於開發的滯後是必然的。這個gap沒法逾越。工具

項目經理容許測試落後開發一個Sprint。(看來要違反敏捷中「完成」原則了。)測試工程師們通過努力,達到了這個標準,中國team表示很滿意;但美國老大不滿意,要求開發測試必須同步。(看來老大仍是理解敏捷的。)因而制定強制要求,要求開發人員必須寫單元測試,由此引入了TDD。(哇!原來這個神器是被老大逼迫使用的。)同時測試架設CI,並引入測試覆蓋率統計工具,若是新功能的測試代碼覆蓋率低於閾值,則不容許checkin代碼。(持續集成也有啦。手舞足蹈中~)。項目經理進一步要求,開發人員必須參與集成測試Case的編寫,這一點其實並無很好的執行,但靠着項目經理我的的權威和測試工程師的努力,產品就這樣發佈了。反饋很是不錯,Bug不多,且沒有任何致命的Bug。(耶~成功啦~,此處掌聲如雷!)。總結經驗,感受產品的質量很高,能到達這個質量,與開發和測試同步進行有直接關係。因此此產品1.0發佈以後的開發中,但願敏捷過程更加推動了一步。單元測試

成功發佈了一個產品後,團隊又接受了開發另一個新產品的任務,類型與前者相似。團隊將敏捷推動到了第二階段:全功能團隊,Scrum+pair programming+TDD。(此處能夠有掌聲!)(滿眼都是羨慕的小星星,結對都用上啦!)。開發測試不分,先後端不分,全部工程師都一概結對編程。因爲招聘時對測試人員的要求高,所以Coding技能並不比開發人員差。這時沒有QA和Dev的差異了,兩我的之間會自由交換角色。團隊終於從半敏捷轉爲全敏捷!(其實前面已經很敏捷啦~)。測試

可是從這時起,一個負能量的變化卻在暗流涌動:項目經理和測試Leader因升職或其餘緣由而調離團隊,整個團隊中沒有人再關心質量。可是問題並無馬上暴露,由於前一個項目中遺留的資產(Test frame work、Test case等)還能繼續使用。還有一點就是美國團隊引入了一位精力充沛的Architect,這位老兄天天20小時盯着項目,還會本身手動的去進行測試。(美國牛仔?)。他成了項目中惟一一個關心質量的人,不斷的督促團隊成員去寫測試Case。到這個階段,整個項目依賴着前一個項目的積累和Architect的我的英雄主義推行着。繼承

依賴着這套貌似很酷的「敏捷」,項目堅持到了產品的發佈,但你們都知道這個項目的質量是沒法和前一個產品相比的。(我這時問了一個問題:團隊中是否有敏捷教練或相似的角色?回答是沒有。)故事尚未結束,原測試人員的頂頭上司(測試部門經理)轉變了職能,但團隊中QA engineer的report line並無改變。至此,團隊內外,已經沒有人關心質量了。以後持續了一段時間的結對編程,可是TDD已經被放棄了。(神器被首先拋棄了。)。CI雖然還在運行,但每次運行時執行的Test Case已經好久沒有增長過新的,舊的則無人維護以至被關掉了。(測試通不過怎麼辦?不測試就好了唄 :))。以後所謂的敏捷團隊,就是產品經理的Story,以及團隊成員天天去完成這些Story。他們以爲已經「完成」了,就Checkin。整個團隊陷入了噩夢的狀態,若是產品經理不去確認,沒有人知道這些程序是否可以運行起來。項目管理

最終的結果是,曾經開發新產品Bug不超過兩位數的團隊,如今淪落到一個新的功能完成後,都沒有人去測試一下的狀態。(嗚嗚嗚~,大哭!)。開發

是什麼致使了這樣的結果?下面是筆者的一點感覺:同步

  1. 前一個產品開發階段的敏捷,是權威下的「敏捷」。之因此成功,不是造成了真正敏捷的自組織團隊,而是在項目管理人員的我的權威之下,實施了真正的敏捷實踐。當權威再也不存在時,實踐也就沒法堅持下去了。
  2. 敏捷團隊中沒有敏捷教練/Scrum Master。許多人認爲這個角色在國內的公司內是沒法獲得認同的,由於他既不開發也不測試,對產品沒有貢獻。而這個案例偏偏對此做了很好的註釋。咱們是關心一我的的成本被「浪費」?仍是坐視一個團隊的成本被浪費?以前的那個項目經理這個角色是不是「浪費」?(關於此點當時有所討論,分享者認爲項目經理與敏捷教練是不一樣的,項目經理的責任更多,而敏捷教練則不多。筆者認爲這是一個誤解,項目經理的責任,包括權利被整個團隊繼承和分擔了,其中項目總體管理這個責任的一部分就放到了敏捷教練身上。同時,敏捷教練也承擔了更多其餘敏捷相關的責任。筆者我的認爲:當團隊成員都對敏捷有了極致的理解,敏捷文化高度盛行的時候,敏捷教練也就不須要了。也就是說,敏捷教練必定要作本身的掘墓人。)
    敏捷教練的角色之因此重要,就是由於TA在引導你們遵循敏捷實踐的原則和價值觀,遵照敏捷的紀律,最終促使團隊走向成功。
    缺乏了敏捷教練,就沒有人關注團隊中那些誤差和障礙,甚至當這些問題擺在面前時,你們也是熟視無睹。好比案例中:對TDD的拋棄、對「完成」定義的拋棄。
  3. 沒有敏捷教練的角色,帶來的另一個弊端就是沒有人宣揚和傳輸敏捷的價值觀和文化,沒有人對團隊成員進行敏捷教育。從而使得團隊只是一個權威下的「敏捷」團隊,而非最終造成一個自組織的敏捷團隊。

 9/28日更新:
剛剛看完Ken Schwaber和Jeff Sutherland合著的《30天軟件開發 告別瀑布擁抱敏捷》,其中在第8章——「在企業中應用Scrum」——中有這麼一段話,對此類案例作了精闢的總結:咱們已經見過太多例子,在企業內的其餘人尚未真正懂得如何用新的方法思考和工做,轉型尚未在企業內紮根時,發起人就因爲晉升或離職離開了原來的崗位。當發起人高官離開以後,以前取得的進步將灰飛煙滅,而剛被淹埋卻沒有根除的舊文化又會捲土重來。以前取得的優點和持續改進的習慣也會隨着時間的推移漸漸減弱。

歡迎你們板磚伺候!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