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型兩網」,國家電網在2019年提出的新戰略目標。其中,「兩網」分別表明着,「堅強智能電網」和「泛在電力物聯網」。「堅強智能電網」的概念已經隨着特高壓的持續建設而被你們漸漸熟知,那麼「泛在電力物聯網」又是什麼呢?網絡
3月8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工做部署電視電話會議在京召開,對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做出全面部署安排。分佈式
圖片源自電網頭條大數據
泛在電力物聯網到底是什麼?3d
根據國家電網公司《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大綱》,「泛在物聯」是指任什麼時候間、任何地點、任何人、任何物之間的信息鏈接和交互。「泛在電力物聯網」將電力用戶及其設備,電網企業及其設備,發電企業及其設備,供應商及其設備,以及人和物鏈接起來,產生共享數據,爲用戶、電網、發電、供應商和政府社會服務;以電網爲樞紐,發揮平臺和共享做用,爲全行業和更多市場主體發展創造更大機遇,提供價值服務。blog
能源互聯網=堅強智能電網+泛在電力物聯網圖片
2019年國網工做會議正式提出建設樞紐型、平臺型、共享型企業,在堅強智能電網基礎上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共同構成能源流、業務流、數據流「三流合一」的能源互聯網。泛在電力物聯網包含感知層、網絡層、平臺層、應用層四層結構,充分應用「大、雲、物、移、智」等等現代信息技術,實現電力系統各環節萬物互聯、人機交互,實現狀態全面感知、信息高效處理、應用便捷靈活特徵的智慧服務系統。目前,國網接入的終端設備超過5.4億隻,採集數據日增量超過60TB,覆蓋用戶4.5億戶。預計到2025年接入終端設備將超過10億隻,到2030年將超過20億隻。部署
帶來豐富的應用場景基礎
在傳統電網領域,泛在電力物聯網的應用場景整體上可分爲控制和採集兩大類。控制領域將從當前的星型集中鏈接模式向點到點分佈式鏈接切換,主站系統將逐步下沉,出現更多的本地就近控制和邊緣計算。採集類應用,在採集頻次、內容、雙向互動等各方面均將有較大變化。在新興領域,泛在電力物聯網將在統一感知、實物ID應用、精準主動搶修、虛擬電廠、智慧能源服務一站式辦理、大數據應用等領域,爲電網企業和新興業務主體賦能。軟件
2024年全面建成泛在電力物聯網互聯網
國網計劃到2021年初步建成泛在電力物聯網,實現業務協同和數據貫通,初步實現統一物聯管理,實現涉電業務線上率達70%,初步建成公司級智慧能源綜合服務平臺,基本實現對電網業務與新興業務的平臺化支撐。到2024年建成泛在電力物聯網,全面實現業務協同、數據貫通和統一物聯管理,全面造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能源互聯網生態圈,實現涉電業務上線率90%,實現對電網業務與新興業務的全面支撐。
電網智能化投入有望加速
2017年國網智能化投資124億元,其中信息化和通訊分別投資53億和70億,同比分別增7.5%和15%。到2018年末,國網公司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力專用通訊網,光纜總長達152.08萬公里,設備52.77萬臺/套,站點8.8萬座,骨幹網帶寬400Gbps,承載各種業務通道40.32萬餘條。考慮到泛在電力物聯網全面建設即將展開,咱們預計,將來幾年電網智能化投資金額與佔比有望同時快速提高。
三類企業有望受益泛在電力物聯網投資大潮
從受益的節奏與體量來看,有分析機構認爲首先受益的當屬具有泛在電力物聯網總體解決方案綜合實力的國網系信通產業單元;其次爲在電力信息化相關領域深耕多年的電力二次設備企業和相關軟件企業;再次爲傳感監測類及相關應用類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