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設計N大定律(三) ——美即好用效應

一段時間以來,人們一直在討論心理學模型與交互設計的關係。我的也認爲交互設計的最終目標是將用戶體驗優化到最理想狀態,而用戶體驗的實質就是用戶在使用產品時,產品對用戶的反饋,以及這種反饋對用戶心裏形成的影響。所以想要作好交互設計,心理學一直是交互設計的研究重點。
因此今天,聖誕老師繼續和你們研究幾條交互設計中與心理學結合比較緊密的設計定律。web

美即好用效應
記得在之前公司的開發團隊中有一個從技術型外包公司跳槽過來的夥計,技術確實不錯,有一次一塊兒吃飯,問了我一個問題:大家UI設計主要作什麼工做?我一聽有點尷尬,相處不算過短,並且當天上午咱們還交流過功能和界面佈局的問題,固然考慮他是技術型外包公司出來的鋼鐵直男,我就輕描淡寫的形容了一下:「咱們是建築設計師,大家是建築工程師,咱們負責畫圖紙,大家施工,咱們主要負責把軟件設計出來,軟件設計的好看,用戶就喜歡用」,隨後也許是無意,他說了這樣一句話:「那感受設計師也沒什麼用,把東西作的好看有意義?」 我……框架

信不信不止一名技術從業者有相似的想法,這也是不少中小企業中UI設計師們最難釋懷的痛。「爲何設計師不是美工嗎?作作電商設計PP圖,軟件產品線中須要UI設計師?有開發就能夠了啊,須要設計?有Echarts、EasyUI,各類kit,直接調用現成組件就能夠,並且天下設計一大抄,最後,設計師到底作了什麼?呦呦呦這位設計老鐵工資快遇上開發了,時代變了!」哎,默默地摘掉眼鏡,擦了擦眼角,設計師的苦,又有誰能訴呢……ide

扯的有點遠,咱們這裏要說的是「產品作得好看,到底有沒有意義?」介紹一個定律:美即好用效應,也被稱爲審美可用性效應。佈局

1995年,日立設計中心的研究人員Masaaki Kurosu和Kaori Kashimura測試了26種不一樣的ATM用戶界面,要求252名受試者對每種設計的易用性和美觀性進行評分。實驗的結果是:表觀可用性的決定因素對真實可用性的影響係數大多在 0.000-0.310 之間,而界面美觀度這個數據達到了0.589。測試

他們發現參與者的「審美情趣—易用性」之間的相關性,比他們的「審美情趣—實際易用性」之間的相關性強。Kurosu和Kashimura的結論是,即便用戶試圖評估系統的底層功能,他們也會受到任何給定界面的美學的強烈影響。最後試驗得出的結論就是:用戶一般將美觀的設計視爲更實用的設計。優化

簡單的說,就是用戶對產品的視覺印象,決定了他後期對產品體驗的評分。用咱們的話講叫顏值即正義!這個明星演技差,可是好看啊!這個明星抽菸,可是好看啊!這個明星出軌,可是他……固然,並非全部的明星你們都喜歡,每一個人喜歡的明星也各有不一樣,不一樣地區不一樣文化喜歡的明星也各有不一樣……網站

抱歉又扯遠了,剛剛上面的例子能夠說明兩個問題:
1.審美可用性效應有其侷限性。漂亮的設計可使用戶對較小的可用性問題更爲寬容,而對較大的可用性問題則不會。美觀的設計可讓用戶更寬容一些小的可用性問題。
2.認知風格(審美品位)是用戶的特徵,因文化等多種特性而異。爲人們設計一個單一的通用用戶界面並指望它平等地吸引全部受衆是不合理的。設計

好了,美好效應差很少講完,這些道理其實很直觀也很好理解,可是現實中大部分產品開發團隊並非這樣想的,在開發者眼中,產品只要不出bug就是好產品;在產品經理眼中,產品只要知足客戶或用戶需求就是好產品;設計師的建議和想法常常被無視或擱置,甚至很多產品團隊並無配設計崗。舉個簡單的例子,是否有人吐槽過銀行、民政、醫院的自動排隊機?開發

產品有bug嗎?操做起來難嗎?廣泛只有2-4個按鈕,功能簡單,而且都投入使用了,想必是知足了客戶需求,可爲何會被用戶吐槽呢?
用戶對於界面設計的感覺其實每每很主觀,也許每一個人並不在乎美,但對身邊的醜、俗、過期的事物或人,大都是沒法容忍的。這也是一種很直觀的體驗。產品

產品的美觀和交互都是產品體驗的一環,而產品的體驗是決定了產品用戶的留存的一環,一款沒有人使用的產品是失敗的,因此產品的交互和體驗,和開發同樣重要!

說到這裏,界面的美觀的重要性相信不言而喻了。可是另一個問題來了,界面需不須要設計?誰來設計?

就像上面說的,每一個人都沒法容忍很差看的東西,開發者也同樣,也許排隊機只是無意之過,所以有人會說:須要設計!開發能夠設計!沒錯,不少沒有設計師的開發團隊中,開發工程師爲了讓界面美觀些,作界面時會找不少界面框架,結果……

你是否見過一些東拼西湊起來的網站,以及過期的風格?
v2-8a09e847b6257ee727351ca246fd1a86_b.webp
1.57MB
你是否見過晃眼的動效和冗長的等待時間?

你是否見過一些彈窗,試圖理解,可是徹底讀不懂他的意思?

這樣的產品不只沒有使用戶體驗獲得優化的做用,這種設計也並非有效的設計。那設計師就會產出有效的設計嗎?
首先要聲明,確實審美並非設計師獨有的特性,否則也不會產生挑剔的用戶,和指點江山的甲方。可是能夠將美實現出來,並非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這裏想談一談設計師是怎樣煉成的。每一個設計師在從業以前,要儲備各類知識,基礎軟件、美學、色彩構成、平面立體構成、商業美術、版式、裝幀、社科人文、心理學、用戶體驗,並且每一項知識都是要日復一日的積累。不少互聯網就任的人常常訴苦996,可是在設計美術專業學生的眼中,曾經有多少個日日夜夜是「以地爲牀,畫板爲枕」?有的多是興趣,有的是專業使然,可是你們都在共同的道路上積累着經驗。設計師須要作出有理論支撐的設計,作出有效的設計,這是設計師的職責,也是使命。

因此,請給設計師一些尊嚴!咱們須要專業的人,作有效的設計,作出有利於用戶體驗的設計。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