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應該是我第二次看這部電影了。第一次看的時候可能仍是初中,那時故事的背景一點都不知道,甚至連爲何要發生在1984都不知道(後來纔看了1984那本書)。此次又看了一遍,那曲獻給好人的奏鳴曲依舊感人。 百度
整個故事像一杯溫純的酒同樣慢慢滲入了內心。故事發展的很平靜,主人公被監視,男女主角的爭執,彷佛一切都在乎料之中。直到故事的末尾,主人公德瑞曼發現其實有個HGW在默默幫助他,明白全部的監聽記錄,都是由一人替他抹去。爲了他,犧牲了工做,犧牲了將來。那一刻開始淚崩了,淚水不住的在眼眶裏打轉。在音樂聲中,那個充滿塗鴉的城市裏,維斯勒一如既往的用最簡單的態度,依舊幹着送信件的活,德瑞曼在一旁默默注視着他的恩人。兩個男人,卻沒有對上話。維斯勒犧牲這麼多,卻連名字都不曾留下,這一切真的值嗎? 也許是他在德瑞曼的身上看到了本身想要的生活,或者是他在這樣的時代受夠了體制的壓迫,也或許僅僅是由於他想要幫助那個爲本身理想努力的的德瑞曼。曾經很不平,甚至很憤怒,這樣的人,即便是在事實中,一般也只會繼續着他們卑微的生活,而主人公卻能生活的很好。可是有時候,付出是不須要回報的。 生活
第二次看,就更多了一絲細節。從最開始的發生時間1984,到東德的體制(雖然也是後來百度的),還有電影中拿着皮球的小孩問維斯勒,「祕密警察是壞人嗎?」。一切都是在諷刺,東德畸形的社會主義。一切都是活在體制之下,任何的言語都是受到祕密警察的控制。電影中,雅思卡被列入黑名單而終身不能導演戲劇,女主爲了能上臺而出賣肉體。這樣的社會,拿着社會主義,倒是壓榨着全部的人,壓榨在體制內。一種痛呀,來自心理。這時的做者,讓我第一次看見了真正的魯迅,那種面對黑暗社會的痛恨,用本身的雙手想要改變這個畸形的世界。男主由於文章害死了那個他最深愛的女人,女主爲了可以登臺演出出賣了她最愛的男人。誰是誰非,已再也不重要,人已死,茶已涼。當柏林牆倒下,千萬人歡呼新世紀的到來,而男主卻放棄寫做,從那時起再也沒有寫下去的理由了吧。其實,從雅思卡,德瑞曼,到維斯勒,都是悲劇的,想要的卻在這個黑暗的社會不可以獲得,命運是如此的可悲。「獻給好人的奏鳴曲」,就是爲這樣的人而鳴唱。犧牲者本身,爲着心中的信念,爲着本身的堅持。 時間
慶幸的是,咱們生活的年代,遠離黑暗,遠離戰亂。不求聞名中外,但求本身關心的人,愛的人都在。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