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軟工實踐-第一次做業-迷茫

一、小聲嗶嗶

對於一個躺着連翻面都懶得人,強烈控訴這種開學前就佈置做業的行爲。固然若是有再來一次的機會,我仍是會屈服於這門課的淫威之下。程序員

二、閱讀與思考

(1)回想一下你初入大學時對計算機專業的暢想

  • 當初你是如何作出選擇計算機專業的決定的?
    a.啊哈哈哈,我大學被錄取的是數學專業,大一學了一年,理論學的太多,總感受站不住腳,飄乎乎的;
    b.又據說福大計算機比數學要好那麼一點點(咳咳);
    c.再加上當時有些緣由,促使我想要本科畢業就出去工做,而數學系本科就業實在吃力,綜合考慮,就轉到了計算機專業。
  • 你認爲過去兩年中接觸到的課程是否符合你對計算機專業的期待,爲何?
    a.實際上就學了一年,計算機類大一的專業課都是免聽過去的,考前抱着書啃兩天,混個平均分;
    b.大二的課程學一遍過去,感受還ok,多是剛轉過來擔憂跟不上聽的比較認真,甚至還水了個一等(偷笑),可是代碼能力是真的差,仍然記得數據結構考試明明算法一清二楚,代碼都是bug,坐立不安的情形;
    c.感受計算機本科仍是偏理論,實踐部分比我想象的要少。固然,跟數學系比起來,理論部分要少的多,也沒那麼抽象。不過轉到計算機系才發現數學理論在實際運用中有這麼大的用處,我又是個不愛打代碼,不愛熬夜的傢伙,估計之後就是往計算機理論,或者須要靠嘴皮子的地方走了。總的來講,雖然過去兩年中接觸到的課程並不符合個人預想,但也算合個人口味。
  • 你以爲計算機是你喜歡的領域嗎,它是你擅長的領域嗎?
    我高考志願填的是數學,心是向着經管的,但其實我最喜歡的是心理學。如你所見,我就是一個博愛沒有方向的人。計算機這個領域,剛接觸以爲很枯燥,(多是由於數學系光學C語言吧),大二開始學數據結構和離散數學的時候,真的是很感興趣,但也只是上課認真聽,課後代碼瞧瞧敲敲打打,一路艱難地走到了期末。那時候代碼打的少,看到旁邊機位飛起的代碼速度,也難免黯然神傷。在心底立下好好學習,每天向上的誓言,轉眼就被「中午吃什麼」所擊敗。拖延症是我一輩子的敵人。還好計算機不比軟工,實踐談不上多。要是我當初腦子一熱,轉到軟件工程那邊,如今可能也在考慮什麼樣的生髮水,會更適合我一點。計算機領域談不上熱愛,但也蠻喜歡的;擅長有點誇張,但總算學起來也不困難。
  • 未來你會選擇從事計算機相關的工做嗎?是的話給出你想去的城市、公司和崗位,否的話給出緣由
    大機率是會的,不過人生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在於它的不可預知性,或許未來我會作一份和計算機徹底無關的工做也不必定。去年舉辦心理講座,邀請過一個老師,大學本科學的是工科,研究生學社會學,博士生纔開始學心理學,她告訴咱們當時她就以爲,這輩子就是它了,心理學是她願意花一輩子去研究的東西。即使是到了她如今這個年齡,拿起心理學的書籍,仍是想少女時期看瓊瑤小說同樣,有着無盡的興趣和熱情。我很羨慕這種熱愛,這樣看來,興趣和職業就像伴侶同樣,值得你花一輩子的時間去尋找合適的,完美的。未來的事沒法預料,只能但願如今作的更好。
    言歸正傳,大機率仍是會從事計算機相關的工做,畢竟本科學了這東西,並且估計讀研也要學相關方向的知識。想去的城市有兩個,廣州(據說吃的多)和廈門(離家近),公司的話,阿里巴巴吧,雖然如今夠不着,但不妨礙我喜歡它,崗位傾向於產品經理,雖然我對計算機理論還蠻有興趣的,但瞭解個人人都知道,我是個靜不下來的人,窩着打幾天代碼的生活實在是不想嘗試。並且正好看到個人隊友楊喜源小同窗喜歡研發的崗位。這真是太棒了,我必定要他給我開發一個會變色的手機殼!!
    PS:寫到這裏發現前面寫的好多,估計老師助教們也沒心情看,(不信我就在這裏偷偷譴責柯逍大魔王組原實踐極其惡魔),後面仍是從簡的好。

(2)即將大三的你,對照前人們走的路和描述將來發展,如今的你

  • 自我感受你已經具有的專業知識、技能、能力有哪些?
    知識,emmmm,就如今已經學過的課本知識。導師讓我學點機器學習,結果機器學習沒了解多少,學習它的數學基礎卻是看了一些,Python也學了一些基本語法。
    技能和能力還真的談不上,做研發崗位的技能我真的太欠缺了,除了課本的知識,課外基本沉迷於戀愛,玩耍和學生工做了。若是要說其它能力的話,不知道組織能力和交際能力算不算。。。
  • 離成爲一個合格的計算機專業本科畢業生,在專業知識、技能、能力上還差距哪些?
    合格對每一個人的定義都是不同的,至少對我來講,我如今的編程能力,理論知識和項目經驗(這玩意基本爲0)都仍是徹底不足的。

(3)大三是一我的生選擇的十字路口,考研、工做、考公、出國,不一樣的選擇在大三就有不一樣的努力方向。而不管考研仍是工做的每條路徑,也有許多不一樣的分支。

  • 對照以上你閱讀的前人們的經歷,你的選擇是什麼?
    讀研吧,能保研就保研,不行就考。本科生學的東西仍是太淺了,至少我到如今沒有感覺到本身比其餘人更有競爭力的地方,可怕的是,我在計算機系學生中成績還算上游。
  • 在這種選擇下,你認爲你相比其餘同窗來講有何優點,有何劣勢?
    優點的話,我如今在實驗班總績點11/55,努力努力說不定就能保研了。考研的話,我數學系出身的,對理論並不頭疼,英語和思政課雖然學的通常,但成績還行,短板比較少,姑且算是一個優點吧。
    劣勢的話,拖延症,懶癌,很難靜下心來。
  • 針對你的選擇,你給本身的大三設定的規劃安排是什麼?
    好好聽課,刷刷績點(老師您聽到我殷切的呼喚了嗎?),最好考前一個月就能開始複習,大二下平均兩天不到複習的日子實在是太難熬了;
    多打比賽,拿一兩個大獎,爲本身讀研的簡歷增長厚度;

三、將來的指望:

(4)你願意爲了一個你感興趣的、或獲得實戰鍛鍊的項目熬夜嗎?你想脫離小菜鳥的level嗎?如何評價上一屆同窗說的「真正和個人隊友們一塊兒見識了凌晨四點的福大。一塊兒熬夜,一塊兒吐槽,一塊兒說說笑笑,一塊兒打代碼。一切一切的都是「美好」的回憶。」

願意,想,雖然我懶,我渣,可是不妨礙我有一個想上進的心。
凌晨四點的福大,我在夢中見過,程序員的這種情誼,就像朋友一塊兒打遊戲同樣,有時候重要的不是遊戲自己,而是一塊兒玩耍,一同經歷的這種寶貴的回憶,但願下次也能體會一把。固然仍是要提醒同窗們,要注意身體。算法

(5)針對上述問題(2)、(3)、(4),你對這門課的期待是什麼?你打算平均每週拿出多少個小時用在這門課上,以達成你的期待以及你在(2)或(3)或(4)上的目標?

期待:讓我有更多的實踐能力,讓我能和朋友一塊兒感覺凌晨四點的福大。
每週除了課堂內容,我暫時打算花四個小時用在這門課上,以達成個人期待。編程

(6)據聞軟工實踐的退課率極高,在選課前你瞭解過這門課嗎?你爲何選了這門課?若是你的隊友在中途退出你會怎麼作?

不瞭解,並且你不說,我還真不知道軟工實踐的退課率很高emmmm;
據說是必修???;
找一個新的隊友吧,大部分人退出都有本身的緣由,除非緣由實在不合理,我會尊重他的選擇。數據結構

四、附錄:

PS:沒看懂題意,是要每一個問題後面都附一個提問嗎?爲了看起來比較清楚,順便證實我看過這些文章,參考了別人的博客做業以後,仍是把提問放到這裏。機器學習

既然已經覺醒,那就改變吧。我開始把大量精力投入到課程學習上:像高中同樣進行課前預習,增長了課後自習的時間,天天都在三教或圖書館待到關門。可是,我仍然感受時間不夠用,學習的時候總感受各類事情紛至沓來、壓迫個人大腦,恨不得能並行做業同時完成若干件任務。我很困惑,跟一個一樣作學生會工做的師兄聊天訴苦,談我面臨的問題。他很乾脆地給了一個建議:作好短時間時間規劃。具體而言,要把天天把要作的事情分紅A、B、C、D四類:A——緊迫且重要;B——重要不緊迫;C——緊迫不重要;D——不重要不緊迫。而後按順序爲每件事情安排一段專屬的處理時間。關鍵的是,必定要在專屬時間內專心致志地作好當前的事情,不受其餘任務的干擾,這樣才能提升效率。這是我從學長那兒得到的第一筆真正意義上的財富,馬上從善如流,受益不淺。大學期間,我每一年都能得到獎學金,而且由於良好的學生工做表現,得到了北京市三好學生、北京大學優秀學生幹部等榮譽。學習

--引用自《辜新星:時刻調整方向 找到人生的藍海》
我是比較贊同在大量任務前提早作好計劃,合理的規劃會讓人有前進的方向,至少對我來說,在未來的幾天有大量事情沒有完成,可是卻沒有提早計劃好的話,我會有種無從下手的焦慮感。但將事情分類是否有助於快速完成任務,而且像文中所說的這種分類方式是否足夠完美,是我所困惑的。每一個人對問題的看待方式不同,至少對我而言,C要比B更重要。同時我也在思考,大學生是否真的有必要每樣新鮮事物都去嘗試,專一與博愛,什麼樣的學習方式更適合我。至少如今,我還在尋找,那個能讓我熱愛一輩子的事業,除了賺錢。
順便引用一句朝鮮的諺語,話粗理不粗。spa

要挖井,專掘一口。遊戲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