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e we living in the time of the end? (程序員的時代是否已經終結了?)html
最近,我時常問本身這個問題。程序員
剛讀完了一個美國博士的論文,UDT (UDP-based Data Transfer Protocol) ,應該是華人,署名 Yunhong Gu算法
固然,我沒有看到中文文檔,我看到的是英文原版,這位博士已經把論文,提交給國際互聯網專家組(IETF),但目前仍被標定爲「草稿(draft)「,顯然沒有經過。優化
https://tools.ietf.org/html/draft-gg-udt-03htm
在我看來,是永遠不會被經過的。文檔
最初,我是以崇敬的心態,來讀論文的,最後,失望的五體投地 —— 這個美國博士,沒有對TCP協議的窗口流量控制機制,有任何的優化。sed
而是,自創了一個協議,並且協議結構,定義的幼稚好笑,相對於TCP協議的結構來講,居然沒有wnd字段,可見是沒有窗口流量控制的。互聯網
以後,爲了硬生生的加入流量控制,不得不定義了另外一個控制結構。顯然,這種硬生生的結構,與TCP與生俱來的流量控制結構,是明顯的劣等和垃圾。程序
因此,我才說,國際互聯網專家組(IETR)是永遠不會經過這個UDT協議的。im
固然,畢竟是華人,我看到了他的努力,可是所提出的UDT很垃圾。徹底沒有應用價值。
Are we living in the time of the end? (程序員的時代是否已經終結了?)
很顯然,那位美國華人博士,已經沒法提出有價值,有含金量的東西。並不僅是他,不少人,都沒法提出有含金量的東西,儘管論文數量在增長。
IT 時代,最初,一個新算法,就能夠成立一家公司,並所以得到第一桶金。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甚至成就了不少億萬富豪,以致於讓人趨之若鶩。
但,這個時代,是否已經終結了?
程序員變成了「紅脖子(Redneck)」—— 美國南部的農民 —— 碼農
在我看來,應該是工廠裏的技術工人,只不過程序員不在工廠車間,而在寫字間,但都是同樣的 —— 有點小技術的勞動密集型行業
What the hell do we do ?(咱們到底在作什麼?)
一生,在不斷重複書寫 if{}語句 嗎?就像農民工在工地不斷搬磚?搬運一生?
That is not who we really are. (可是,那並非真正的咱們。)
如今,應該是最好的時代,就像100年前的美國 —— 太平洋帝國 —— 當時的美國人,任何一個點子,就能夠攫取大量「金幣「。
但是,IT行業的格局,已經固化。巨頭就是巨頭,碼農就是碼農。就像那個美國華人博士,沒法提出有含金量的東西同樣。
一個算法,一個新公司的時代,已通過去了。
科技從不是漸進的發展,而是階躍式發展,說到底,咱們都黔驢技窮了。